导师什么时候会放弃学生?

共 284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0-12-27 11:37

数学算法俱乐部

日期 : 2020年12月25日       

正文共 :2689

来源 : 社经研究社


如果我现在要对研究生读书期间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做个调研,我相信有这么两个问题一定是让绝大多数的研究生感到头疼的。一个就是科研中遇到难题解决不了,另外一个就是和导师之间的关系


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个千古难题,可以说,不但学生感到头疼,老师也感到头疼。稍微处理不好,双方都会受到伤害。从去年到今年出现的类似案例真是不少啊。

我稍微举几个例子,你们都应该还记得,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某导师性侵女学生被举报;南昌大学的某女生举报某教师长期对她进行性侵;西安交通大学的某博士生跳河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来调查这个事情发现可能和他的导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我刚刚举的例子只是摆在了明面上,大家拿出来讨论了,没有拿出来讨论的,其实非常多。

为什么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容易出现这么多问题?

其实很好理解,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认为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假如你是研究生,你的任务是学习,而导师要对你的的学习负责,他是你在这个学校里唯一一个监督人,你的很多重大的决定都需要他签字盖章的。

就拿你毕业这件事来说,没有他最后签字同意你毕业,你真就毕不了业,所以学生就不自觉地在这段关系中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你不要觉得研究生在导师与学生这段关系中处于相对的弱势,导师处于相对优势就不会受到伤害。不是的,导师也会受到伤害。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老师,他手底下有一个不靠谱的学生,向来都是独来独往,从来不和老师沟通,明天毕业论文就要拿出去外审了,今天晚上和导师说把论文让导师看一下,你说导师该怎么办?

如果不帮你看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不毕业;帮你看吧,可能要因为你的论文熬一个通宵,就算帮你看完了这个论文,第二天要送审,你也没有时间去改,如果论文的问题不大还好,一旦论文中出现了致命的问题,不但影响你毕业,还影响导师后面的招生计划,这个责任算谁的?

那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比较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其实,真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能够彼此提供各自的价值

我们先说导师给学生提供的价值。导师是学生学术路上的引路人,尤其是对于硕士生而言,可以说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做学术的态度,他们的为人处事方法以及他们聪慧的思维方式都会影响着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

就我个人而言,这一点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我的导师在论文写作方面是非常厉害的,措辞非常严谨,思维非常缜密,可以说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一位老师。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直到现在还是以他的那一套标准来严格的要求自己。

但是要注意的是,我刚刚说的这一套价值还不是导师能给你提供的最有用的价值。你的导师能给你提供最有用的价值是他的学术关系网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在学术圈子中,不论你在哪,都逃不过一张网,这张网叫学术关系网,这张网的节点越密,范围越广,对网中的任何一个个体帮助就越大。你如果和你导师建立了这么一张网络,他的学术关系就可以为你所用,你就想去吧,这对你以后的学术生涯能有多大的帮助,这个价值很有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

下面我们说一下学生对老师产生的价值。有人可能会问,学生能给老师带来什么价值?其实学生能给老师带来的价值也不容小觑。

首先我们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导师一旦培养出一个很优秀的学生,自己内心就会产生一种非常强的成就感,不要小瞧这样的成就感,这是导师以后更好工作的一种激励,因为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

除了在心理层面上为导师提供价值之外,学生也是导师课题的重要参与者。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导师课题中很多实验是由学生设计和参与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学生,导师的课题就无法正常开展下去。

最后除了帮老师开展实验,完成他的基金之外,很多学生在成果上也会给予老师非常大的帮助。

现在,回到我们今天的标题,导师什么时候开始放弃一位学生?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用一句话来简单说就是当这个学生自己放弃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为老师提供任何价值的时候

当一个学生主动放弃了自己,既不积极完成课题,也不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更不积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做任何事情都是拖到最后一刻,从来没有积极地主动向老师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能不见导师就不见导师,对导师敬而远之,完全是自己一个人闷头做。

这样的学生你还指望导师能为他做什么呢?

我说一个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

有一位导师带了两个学生,有一年放寒假之前,导师把两位学生叫到了办公室,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让他们根据导师给他们的方向写一篇小论文。

这位导师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为了让他们写一篇质量比较好的论文吗,根本不是,刚刚读完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没有经历过任何系统科学的论文写作训练,想让他们写出比较好的小论文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可能。

导师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想看看这两个学生靠不靠谱,自己布置的任务他们会不会努力去完成

果然在第二年的春天开学之后,两个学生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一位学生,我们姑且称他为A,认真完成了导师布置的论文,虽然论文的质量非常浅显,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是一个可靠的学生。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位学生,我们称他为B,在汇报的时候,B向老师讲了非常多的自己没有写这篇论文的理由,你们说老师会认真地去听你的理由吗?不会。在他的心目中对他们俩的初步判断已经形成了了,A是一位可靠的学生,而B不是。

从此之后,这位导师遇到很多关于学术方面的任务都交给A去处理,因为他比较靠谱,并且带了他很多篇SCI论文,最后还推荐他去读了博士。那你们说这样对B不是不公平吗,也许他是一位学术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呢。

事实上,从后面两年半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位导师一开始对B的不靠谱初步印象是完全正确的,他是一个遇事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从来不会积极和老师探讨问题,既不喜欢阅读文献,也不喜欢将自己的科研进展向老师汇报的学生,遇到麻烦的事情都是尽量向后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完成的。

最后,气得他导师打电话说以后你毕不了业不要抱怨我,是你自己今天种下的因,造成了你可能毕不了业的果

结果真的他最后差一点,毕不了业。

从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导师在对B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已经开始放弃他了。B本身又是一个需要老师在后面推着他学习的人,一旦没有人再去推着他,整个学习状态就崩溃了。

所以现在大家知道该如何经营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了吗?

重点词就是合作


— THE END —


欧拉公式——真正的宇宙第一公式
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
中科大少年班目前为止出过多少大牛?
丁石孙:了不起的北大校长
世界天才大汇总
法国数学长盛不衰的历史渊源
浏览 3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