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高和学历低的眼界差距有多大?
开门见山地说吧,决定眼界高低的不应该是学历,而是洞察力,所以才有了下面的结论:
“没有思想的旅行,行万里路也无异于邮差”。
我们国内的教育,先是专业教育,其次才是对人心灵(思想)的建设。
我是个程序员,行业内近几年非常流行一个方向想必大家都能猜得到,那就是“人工智障”,不不不,“人工智能”。
这方面的从业者,学历远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除了国内最有名的清华和北大,还有不少常春藤名校。单从专业技能上来说,这些人都是无可挑剔的。
但是,坦率地说,如果让这些人走出这个专业领域的话,却有不少人谈不上有什么见解,主要表现在人文素养上。而人一旦缺乏人文素养,即使走遍全世界,也就是看个热闹。
我有一个比我长 10 岁的好朋友,去过欧洲的很多知名城市,比如说罗马、威尼斯、苏黎世、马赛、慕尼黑等等,我很羡慕他,因为我还没有出过国。
但他对这些城市却没什么好感,他说,“欧洲,最常见的景点无非就是古堡和教堂,第一次看到,你会感到很震撼,甚至脱口而出,‘哇,好壮观啊’,等你看多了之后,就会索然乏味,因为就那两样。”
他说的乏味感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在河南洛阳,一座文化古都,因此当我去了西安之后,竟然感觉不到一点惊喜。因为两座城市,在历史上有着太多的渊源,文化底蕴都很浓烈。
如果那些古建筑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话,旅游的价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河南因为地处中原,大部分景点都是依山而建,当你爬山爬多了以后,你就会感觉,好像每个景点都一样,大差不差,无非就是坐不坐索道的事儿。
假如,你是和一个对历史和宗教很有研究的人一起旅游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会给你讲这个寺庙、石窟、园林、宫殿的历史渊源,这个地方留下了哪些历史名人的足迹,有没有诗篇留下,有没有精彩的故事留下。
这些才是真正的趣味所在,否则只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
这也是为什么,你在朋友圈看见的都是美景,自己去的时候却发现很坑,因为很多地方都是翻修过的,再加上一些围栏刻意地将你置身事外,根本就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美景当中。
看朋友圈的时候会激发你的想象力、好奇心,等到你去了之后,景还是那个景,但却无法感同身受,因为少了一份思考。
人要真想提高眼界,就要大量的阅读,和缜密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然后去游历,游历的目的不是增长见识,而是对自己思想的验证。
比如说,你去杭州西湖,如果你没读过苏轼的那句诗:“浓妆艳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就只会感觉西湖不过是一滩水而已。如果你有认真思考过这句诗的意境,自然就能感受到西湖的魅力,就会体会到当年苏轼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再比如,你来我们洛阳的龙门石窟,但对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不了解的话,也就是来看个破烂石头。借这个机会普及一个知识点:
龙门石窟有一尊看上去十分慈祥和善、丰满富态的大佛,叫做卢舍那大佛,相传,这尊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样貌雕刻的。它微微上扬的嘴角,如钩似月的弯眉,略带笑意的面容,令人如沐春风。
现如今,交通和资讯高度发达。无论是在国内旅游,还是到国外,普通的中产家庭都是能够负担的起。但是,肯阅读和思考的人却不多了,因为这个时代的节奏很快,快到所有人都像一个陀螺,一刻也停不下来。
很多时候,一个爱思考和阅读的人甚至不用游历太多,也能拥有深刻的见解。
刘慈欣在成名之前,不过是娘子关电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宏大的视野,从而创作出《三体》这样杰出的作品。有记者曾问他其中的缘由,刘慈欣只是平静的回答:“人类是相似的”。
康德终身没有离开过故乡,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伟大的思想,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周杰伦和方文山的学历都不咋滴,却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巅峰组合。
这些名单还有很多…
这足以说明,思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思考什么远比看见什么重要。
所以,从一个人的学历高低,并不能推导出一个人眼界的高低。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人,可能只是专业技能的缺乏。与眼界最相关是社会和人性,而要理解这些,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是关键。
我讨厌有些人说“学历无用论”,但我也讨厌有些人只拿学历说事。伟大的罗素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参差不齐乃幸福本源”,这个世界因为包罗万象所以才丰富多彩。
学编程也是一样的,科班出身和非科班出身同样可以铸就伟大,即便是不伟大,做一个平凡的人,也能够为社会、为家人、为自己发光发热,只要有真本领。
PS:以上改编自沈世钧老师的一段文字,我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我把原文字的地址贴一下,大家可以对比感受一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184424/answer/650180306
喜欢就三连呀
关注 Stephen,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