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与老家

机器学习实验室

共 1267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02-16 00:55

笔者老家是皖东南的一座小城,按照网上的说法,没有十八线也有十五线。
 
结婚后跟媳妇约定,过年是两家轮流来。所以今年春节放假是直接去了千岛湖老丈人家过年,初二才回到笔者老家。
 
虽说老家在浙江省省外,但自从去年6月份商合杭南段高铁开通以后,从杭州东站到老家只要45分钟,比大多数省内的朋友都还要方便。
 
笔者生活的镇子属于本城主城区与本市下辖的另一县城的交界处,从小在背靠镇子的农村生活,后来才搬到的镇上。从农村到镇上走路大约10来分钟路程,这些年村上像笔者一样的年轻人大多数要么出来读书定居在外,要么回到本城市区安家置业,年轻人几乎没有留在村里的。
 
老家属于典型的江南农村,打小在田园环境下长大,笔者特别喜欢农村的草木花树,对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一直怀念有加。本地在地理单元上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向皖南浙西山地丘陵过渡地带,会有一些低矮山坡地形,但基本上还是以江南平原为主。

图1 老家卫星地图俯瞰

图1是老家的谷歌地球卫星地形图。其中红色方框是笔者从小成长所在的农村,绿色方框是现在居住的镇子,蓝色方框是笔者2015年拍摄图2油菜花的位置点。黄色箭头是本村水系走向,通往本市最大的湖泊以及最终汇入长江。

图2 老家村前的油菜花田
 
镇子上可以算是一个大号的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读书安家置业,父母老人在本地讨些营生,从笔者读初中开始,镇上的中学和小学每年在校人数就逐年减低,到现在中学已经关停,小学还有不足两百多的学生。因为本市背靠江浙两省,一面是江苏的常州市,另一面是浙江的湖州市,三地之间人员与经济来往密切,从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老家的发展。
 
皖南和皖东南一带从方言语系上也都属于江浙的吴语。当年笔者爷爷在世的时候曾跟我说过我们家祖上都是从河南信阳、湖北随州孝感一带迁徙而来。
 
后来笔者也曾专门做了考证,原先皖南当地从语系和文化上也都属于吴越文化,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皖南一带一度作为主战场,江南一带累遭兵燹,原住居民通常十室九空。清政府在战乱之后为填人空,强令湖北、河南一部分人迁入江南,也就是现在的皖南和皖东南一带地区。几代传下来,皖南本地的吴语几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中原、江淮官话。

图3是长三角吴语分布图。黄色方框的灰色区域正是笔者老家区域,本区域吴语基本上消亡。

图3 长三角吴语分布图


过年回家通常是轮流各家聚餐喝酒吃饭,老家菜偏辣且重盐重酱,笔者一直甘之若饴,回来之后顿顿酒足饭饱。
 

图4 在自己家的聚餐


图5 在小姑家的聚餐


除了拜年聚餐吃饭,在家里大多数时间都是休息状态,围观打牌麻将、跟儿时发小喝茶聊天、下午听段戏剧片段、没喝酒的晚上也会工作一两个小时。
 
图6 小烟花棒

今天已经大年初四,即将返回城里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公众号停更了四天,今天随便写一点过年期间的状态。

顺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浏览 1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