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归零,不上天!——商业发射服务如何转败为胜?

卫星与网络

共 5601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2-05-21 23:38



不归零,不上天!——商业发射服务如何转败为胜?

特约撰稿 | 刘雨菲万物生华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5月13日下午,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双曲线一号火箭连续第三次发射失败,导致箭上携带的卫星全部损失。

这个消息,让人的心情多少有点沉重,尤其是看好这个赛道的投资人。虽然,大家都知道火箭发射失败是一件很难避免的事情,但是,并非创新技术的火箭发射,完全可以,也应该,把整体的发射成功率提高上去。

回顾来看,从商业航天这个概念兴起到现在,国内民营火箭公司总计尝试过8次入轨发射,包括:星际荣耀4次,星河动力2次,蓝箭航天1次,零壹空间1次。其中星际荣耀1次,星河动力2次,总计3次成功,总体成功率为37.5%。在航天事业发展早期,美国与苏联摸索火箭技术基本原理的时候,才会出现比较大的失败概率。因此,今天的商业航天火箭发射失败率,还是高了点。后续要发射火箭的商业企业和团队,压力和责任变得更为重大

>如何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

今天的商业航天依然处在萌芽期,我们可以把现有的这些企业都看成是种子企业。有些种子肯定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就像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样,用持续的成功,为整个行业带来信心和投资。

种子企业的成长需要养料。这些养料包括人才、技术、资本、管理、成功等,但,也包括失败所带来的经验教训。而这其中,最昂贵的实际上是失败的教训。因此,每一家种子企业应该极其重视每一次——哪怕是其他企业的失败。因为,不是别人遇到过的问题,你就不会遇到;你遇到的问题,人家也可以学习。同时,这不仅关系到各家企业自身的存亡,更影响到行业的口碑与生存

在这样的态势下,后续准备进行发射的诸多商业航天企业,就要非常严肃地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虽然商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同样也因此有了很大的参考价值。发生在双曲线一号火箭上的问题,自己的企业,如何避免?从目前的反馈看,各家企业的火箭设计师们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根据我们的了解,包括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征火箭)、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工火箭)、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宇航)等企业在内的各家火箭公司已经行动起来,举一反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重塑信心的同时,也把进一步改进质量工作放在了首位,力争用一次乃至一系列成功来重建商业航天更大的信心。

“心拔凉拔凉的、碎了一地、碎了一晚上”——投资人的压力和失望与失落,我们也是理解的。在这里,我们不妨先看看几个国外的案例。

NASA的商业轨道货运计划(COTS),这个项目现有19家企业投标,但几经淘汰,最后只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轨道科学公司入围。其他企业当中,有波音、洛马、劳拉三家老牌企业中途退出,其余创业企业纷纷销声匿迹。有的甚至连样机都没制造。所以,航天产业的高风险是与生俱来的,既然选择了这个赛道,就应该对失败有足够的宽容心;对未来发展有更多的耐心和期许。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看一个更好的榜样,那就是美国阿斯特公司的投资人。阿斯特公司屡战屡败,到2022年3月15日为止,7次入轨的尝试只成功了2次,取消1次、失败4次。但是这家企业有自己的独特价值,那就是机动式发射。用户可以提前两周提出发射任务,火箭要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发射位置选择、机动到位、星箭结合与发射前准备等工作。虽然目前阿斯特公司还没能做到这个时间周期,不过前景是很乐观的。于是以DARPA为首的投资人们不离不弃,终于培育出了一个美国本土的小型垂直起飞发射服务企业,该公司在2022年内还有6次发射计划。

>先归零 再发射

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到的第四发双曲线一号火箭的失败情况,有说法是在火箭飞行过程中,姿控系统发生了故障,目前具体的原因还在分析。回顾以往,第二发双曲线一号因为保温泡沫影响格栅舵工作进而导致失败;第三发的失败原因,是整流罩未分离。三次失利,可以说,问题层次其实并不高,也就是说,并不是低层次的质量故障问题,反而是从一个侧面,暴露了该公司的管理问题以及基础能力薄弱的问题,包括骨干设计人员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能力等。这些失败一方面让人心疼;另一方面,也算是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及提供了宝贵的教训!那就是,传统航天科研中的质量控制架构和归零文化,应该充分继承到商业航天当中。

“归零”这个词汇,因为航天系统的使用而闻名天下。但实际上,在其他的行业当中,同样有着类似于归零的模式。如在软件领域,就有着内测、公测的完整程序;在消费电子领域,有着一轮又一轮的样机迭代和体验;在汽车领域,有着完善的产品召回制度。但是,我们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航天的“归零”,有着其最大的特色,那就是:没有机会召回!更没有机会打补丁!所有的归零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完成

靠飞行试验来发现问题、在下一枚火箭上设法归零,那是航天技术发展早期的模式,冯·布劳恩、科罗廖夫、切洛梅等火箭先驱,已经把地面归零的基本套路摸索出来了。国有航天企业的科研实践证明,地面归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哪怕有那么一两次发射失败,只要充分实施归零程序,就能保证绝大多数飞行的成功。

我们曾经反复讨论,火箭就是火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造火箭都要遵循同样的科研规律。在具体技术和新技术采用上,或许有激进和保守两种路线。但无论哪种路线,都要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吃透技术,充分实施地面归零。断然不能以任何理由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就是说,不归零,绝不把火箭竖到发射台上、点燃发动机!

民营发射服务的供应商们,面临着资金、场地、飞行机会等多方面的匮乏。让单个企业去承担整个火箭技术的归零工作,难度或许太大了一点。所以,供应商们不妨在创业早期采取一种合作的方式,把自己犯过的错误、改错的经验、归零的体验,总结出来,拿给友商们共享。友商们应该明白,也应该看得更加长远,那就是,只有行业取得整体发展和繁荣,各个竞争者们才有存活下去的空间。因此,彼此之间竞争的,不是眼前的合同、投资甚至一时的名声,而是属于整个行业及其广阔的未来和丰富的应用。何况,建立这种机制并不是太难,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民营发射服务的从业人员圈子并不算太大,老同学、老同事关系比比皆是。部分私下的交流是相当热烈的。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不妨把这些知识共享拿到台面上来,为整个行业和未来而团结、合作、共享,共同促进。尤其在当今的态势下,抱团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才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发射服务市场能走过创业期、走向繁荣,不仅仅能吸引大量客户涌入、实现多家供应商的航班化飞行,也会引起资本及各界资源的更高度关注,对所有企业都是利好。

>继续保持乐观

回顾2017年的7月2日,长征五号第二枚发射失利,举国震动。7月5日,《中国航天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惟其艰难 方显勇毅》。文章鼓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下重振旗鼓,直面事故带来的影响,全力归零,恢复飞行。航天科技集团发出这样的声音,是我们意料之中的。当时,该篇文章除了航天科技集团自己运营的公众号,几乎没有任何媒体转载这篇文章。《卫星与网络》出于行业整体的发展,跟进发表了题为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苏联N-1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面对公众和公众监督,除了勇气,还需要……》等危机公关文章。无言的压力透过屏幕,都能让人喘不过气来。直到2019年的年底,长征五号经过两年半归零,终于恢复飞行,正面报道才如同雪片一般飞来。

今天的商业发射,或许同样要经历这样的一段心路历程。然而,我们想要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两个型号的成功,而是产业的成功。我们的紧迫感,应该是共同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航天资源极为丰富,NASA全力扶持的环境之下,在美国本土也仅仅出现了一家航班化的发射服务企业,也就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另外有三家企业取得了入轨成功:火箭实验室公司有望实现航班化,但它是从新西兰搬迁过来的;维珍轨道公司刚刚实现了两次发射成功,离航班化还很遥远;阿斯特公司屡败屡战勇气可嘉,不过也还谈不上航班化。因此,中国的商业发射服务历经坎坷才能够取得细分市场的成功,也不是什么令人诧异的事情。

根据公开的信息,在2022年内还有多家企业打算进行飞行试验,其中包括长征火箭、科工火箭、中科宇航公司等。

长征火箭公司打算实施捷龙三号火箭的首次飞行。到目前为止,长征火箭是诸多商业发射服务企业当中,业绩最好的一个。这家公司保持了长征11号连续发射13次全部成功和捷龙一号1次发射成功。这与长期技术积累和深厚团队功力是分不开的。不过捷龙三号是全新研制的大中型固体运载火箭,今年的首次飞行团队压力并不小。

科工火箭今年打算实施快舟一号甲及快舟十一号火箭的发射。这也是2021年11月快舟一号甲发射失败后的恢复。能否取得成功,对企业和型号的信心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科宇航公司将进行第1次发射,也就是力箭一号的首飞。新型号首次飞行,对任何一个火箭研制团队来说,压力都是非常大的、神经非常紧张的,能不能够做到开门红,对于企业的后续发展和团队士气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也是对于该家公司总体设计的最终考验。

科工火箭和长征火箭代表了两大国有航天企业的重大尝试。在传统上,国有企业如何适应市场化运作,是个长期而顽固的话题。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了反复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例如电信行业的市场化就比较成功。但是,航天发射服务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条件,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彻底市场化道路,也就是在国家的有效监管下,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之间、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之间,开展符合商业规律的竞争。能不能用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摸索出一条适合于商业市场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产业运行模式,是科工火箭和长征火箭需要回答的问题。而这种摸索的核心就是发射成功,有过得硬的业务手段,才能拿到市场的门票,才谈得上模式的探索。

如果这三家企业都能够发射成功,那么整个2022年的中国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板块,整体来说,是处在向好的态势之下。虽然暂时还无法和美国发射业相比,但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了。而我们相信,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在大型、中型、小型火箭的细分板块上,都有多家企业参与激烈竞争,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扩大自己的市场,不但服务于国内的卫星业主,也能够走向国际,去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火箭实验室公司这样的企业正面竞争。如果有那么一天,其中的某一家企业能够让马斯克感到寝食难安,说明中国商业发射服务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

【后记】

就在撰稿的过程中,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颇感开心和意想不到。因此,也决定写下来。这两天,当我们和诸多企业讨论商业发射服务今后的发展时,企业的高管们纷纷提出了一个想法,他们认为《卫星与网络》杂志多年来为了商业航天鼓与呼,正面指出问题,及时褒扬成就,为行业形象的树立和融资环境的优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高管们纷纷提出,希望《卫星与网络》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担当商业航天产业和企业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的交流平台,正能量传播平台。

这意味着,我们的发射服务产业,对于如何对待火箭科研,如何肩负产业责任,如何向公众给出交代,开始有了更为正确的认识。

由此可见,更多优秀发射服务企业的涌现和成长,是可以期待的,让我们一起,继续而乐观的,坚定我们对商业发射服务的信心。

>End


>>>

本文系“太空与网络”公众号原创,转载全文及引用核心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我们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往期推荐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上)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下



俄乌战争启示:西方商业遥感卫星能力已足以匹敌军用侦察卫星



商业遥感的瓶颈仅仅是分析处理吗?理念转型才是核心问题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常务副社长:冉承新

·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陈红晞、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8600881613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浏览 3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