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剑钒:2020年我的27个感悟
共 10603字,需浏览 22分钟
·
2021-01-06 18:43
作者简介:卫剑钒,北京大学信息安全实验室博士毕业,长期从事软硬件研发和信息安全工作,《安全协议分析与设计》作者和《大教堂与集市》译者。 内容来源:微月人话 微信公众号
前言
这是我2020年收集的27个感悟,希望你能看到最后,部分完全是摘录,但同样构成感悟。
1、运气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意大利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社会模型,每个人的技能、智力、能力都是平均分布,彼此相差不远,但是社会的发展都是随机事件驱动。模型发现,运行四十年后,财富分布是80:20,即20%的人口拥有大约80%的财富,与真实社会很相似。这说明,运气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成功。1
人有时候,也不是有多么高的智商和背景,也没有多么长远的目光。就是加入了或者身不由己被裹挟到了一个顺应时代潮流、有发展前景的环境,在单位或公司的安排下,非自主地做了一些事,然后锻炼起来了,掌握了技术、能力,产生了自信,又有资本介入,然后就开始成功了。
2、谨慎会让你避免重大损失。
以色列媒体报道了一桩匪夷所思的诈骗案。一家中国风投准备投资以色列创业公司,走漏消息被骗子知道了。骗子分别注册了双方的相似域名,都是末尾加s,然后给双方写信。风投和创业公司以为互相通信,其实都在跟骗子通信。最后,风投的100万美元汇入了骗子的指定账户。2
3、焦虑的本质是控制无力。
人为什么会焦虑,是因为要面对自己没有能力控制的事。
而这件事,又强烈关乎自己的利益。
比如面对考试会焦虑,因为心里没底,害怕考砸了。
对孩子学习会焦虑,因为心里没谱,怕娃以后缺乏竞争力。
对未来会焦虑,因为心中迷茫,看不到前途。
如果你手边有一杯水,而你又能完成饮水动作,你就不会因为喝不到水而焦虑。
如果你出门早,交通情况又正常,你就不会为上班迟到而焦虑。
如果你复习充分,理解透彻,又做了大量习题,你就不会因为考不过而焦虑。
焦虑的本质,是因为能力和条件不足,对自身或环境缺乏控制感,导致对预期利益丧失的恐惧。
克服焦虑的务实做法,是降低预期,做力所能及有价值的事,增强获得感、增强掌控感。
4、只有看得见的成绩才会对晋升有帮助。
在“我为什么从谷歌离职”3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他在谷歌工作四年后,由于晋升失败,开始认识到只有那些看得见的工作成绩,才会对晋升有帮助,最终对这个工作产生了厌倦。
在我看来,晋升委员会是一个无所不知、公平的实体。如果我每天花在选择正确的问题来解决,使代码库变得更好,并帮助我的团队高效执行,晋升委员会就会神奇地知道这一点,并为此奖励我。
不出所料,它不会这样工作。我花了两年时间才弄明白这一点。
在那之前,我的主要职责是一个遗留的数据管道。它多年来一直处于维护模式,但负载增加了,管道在压力下不堪重负,它经常默默死亡或产生错误输出。问题往往很难找,因为自其原始设计以来,没有人为它编写文档。
我骄傲而充满爱心地护理了这条管道,恢复了健康。我修复了数十个错误,并编写了自动测试,以确保它们不会再次出现。我删除了数千行代码,这些代码要么已经失效,要么可以被现代库取代。我编写了文档,以便我的队友可以获得机构知识,而不是在我的脑海中各自为政。
但我发现,这些都无法量化。我无法向晋升委员会证明我所做的事对谷歌产生了积极影响。
5、人们总是喜欢有趣。
我们喜欢娱乐,原因在于趣味性。
网课肯定是未来的趋势,大多数知识将来都是线上学,这样才能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而且成本也足够低。但是,前提是不能把课堂教学拍成录像放上网,而是要做到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结合,才能成功。
教育类的视频,一般都要带有一点趣味性,最好加入大量的动画、图片或短视频,才能吸引人,否则就太枯燥了。干巴巴的讲解课本,一张张展示幻灯片,成年人都看不进去,小朋友的听课效果就可想而知了。4
图|十三邀:许知远对话罗翔
6、雇佣制最终会消亡。
传统的雇佣制,利益分配更多倾向资金方而非人力方,人力方难以公正享用公司发展的回报,按马克思的说法,这本质上是一种剥削。
如果采用合伙制,人才从打工仔变为合伙人,有利于构成深度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人人都是创业者”,人人都为公司利益考虑,而非单纯依靠车头的动力。
采用合伙制,组织成员之间更多体现为合伙、对等,而非传统的上下级联系,官僚主义空间更小,内部的监督更有力,部门墙自然消失。
周鸿祎说:“我常常跟员工说,我给你发工资,撑破天百万年薪,还有一半都交个人所得税了,所以工资即是养家糊口的钱,真的财务自由,一定要争取拿到合伙人的高级分成,也只有这个层次的收益才能创造真正的富足。”5
未来依靠雇佣制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将是一个异常困难的事情!
7、自主,是人的本能追求。
你看那些民族独立的、地区冲突的、子女要脱离父母的,都是为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自主权。
家庭的类型,以前是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占主体,但现在,是核心家庭占主体,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因为孩子们结婚后,想独立生活。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两代人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由父母、有孩子的已婚子女三代人所组成的家庭。在我国,主干家庭曾为主要家庭类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此家庭类型已不再占主导地位。
联合家庭:指包括父母、已婚子女、未婚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等几代居住在一起的家庭。
推广开来,最终,正如马克思所说,国家会消亡。
图|疯狂原始人2
8、Netflix只要成功的人。
Netflix雇人的价值观是:一个A咖比两个B咖便宜,所以他们只要A咖中的A咖。
Netflix的价值观:
我们只要A咖,给的也是A咖的回报。如果你是B咖,即使是A咖的努力,我们还是会请你离开。
我们不看工作多努力或工时多长,我们只看战果。
我们不要忠诚,只要成功。
如果你打算留下来,那只是为了成就和金钱,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
公司没有流程和法则。我们抛弃所有的繁文缛节。繁文缛节只适合管理笨蛋用。
出差、餐饮、及公务报销都不需要收据。要报多少自行决定。
这是绝对的目标导向。
正如美国众议院常设情报委员会(House Permanent Select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 HPSCI)的一名工作人员主任曾经向一名运营副主任解释,“我们不会因为你用最艰难的方式收集情报而给你加分。”
9、看似容易的背后都是反复锤炼。
优秀运动员比赛时,让人觉得他轻轻松松就获胜了。
优秀设计师也是如此,好设计是看似容易的设计。
他们的工作看上去很容易。大多数时候,这是一种错觉。
作家的文章读起来流畅自如,但是背后其实经过了反复修改。
你有没有注意过,坐下来写东西的时候,一半的构思是写作时产生的?
软件也是这样。实现某个构思,会带来更多的构思。
—Paul Graham . 《黑客与画家》
10、事物的逻辑往往是慢慢被发现。
很多事情的逻辑,并不是一下就能发现的,而是慢慢地、慢慢地被发现出来。
一开始大家都搞不明白,过了好久才弄明白。比如经济学、政治学很多问题还是弄不明白,比如区块链技术的前景,互联网的发展动力等,还是众说纷纭。
很多弄不懂的问题,专家经常分成两派。
这表明至少有一半的“专家”还没有搞明白。
但很成熟的学科和内容,就没有这个问题。
11、呆子改变了世界。
有的人,总是在注意和人的关系,他做的所有事,都是在建立、维护、审视、评估、调节、控制和别人的关系。
他是以人为本的。
另外一些人,是以研究事物为根本的,人并不是他所关注的,他们一头扎入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废寝忘食地研究,这类人往往被称为书呆子、怪人、geek。
然而,正是这些呆子,发明出计算机、操作系统、互联网、密码学、区块链。
他们改变了世界。
12、 好好地忍,慢慢的就行了。
在2005年的时候,郭德纲也算是最难的一年,被所有的同行排挤,也可能是看这个团队太大了,再加上当时的他们实力不是很强,都喜欢挑软柿子捏,所以很多的同行就会欺负他们。
这个时候赵本山远在自己的家乡,就托自己的朋友给郭德纲带来了一句话,让郭德纲好好地坚持,好好地忍,慢慢的就行了。在过了很多年后,他回想起赵本山对他说的这句话依然非常的感动,因为在那个时候能关心自己的人也是不多了。
13、帮人们把事情变容易10倍。
所有的进步,都是在给人们更多的便利。
如果你能帮人们把事情变容易10倍,他们就会很喜欢你。
创建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最佳方法,就是帮助人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并使事情变得容易10倍。
人们想在网上写东西,但是大多数网站的发布门槛太高了,所以才有了推特,你只需要写一句话就能发布。
— Evan Williams,Twitter 的创始人之一
14、态度好不代表真好。
有些人态度很好,让你感觉每次交流时候都很满意,但是他做的事,却让觉得很不舒服,会让你恼火。
这种时候就要注意了,他的态度可能是假的。
15、做不纠结的高手。
人有时候容易对某一个问题陷入到过度思虑中,或过度纠结中。
一旦你觉得这本身已经是个问题,就要着手淡化它。
本质上这是一种脑回路的过度兴奋,而且这个回路是一个产生负面情绪的回路。
一旦不良回路出现,要能尽早把他拉到一个良性的、正向的回路之中。
第一种是强行忽略。一有这个回路就立刻跳开,甚至在这个回路没有触发之前,就预备着拉开它。这是普适的,但需要耐心和强迫使用。
第二种是合理化。就是在这个回路中加入一个合理化引导,解释这件事情是合理、有好处的,是好事,然后你就放心了,就不会再想它了。
第三种是预案化。对于那种不知何时会发生的烦心事件,要制定预案,想好万全之策,心中预备一旦发生此事,即刻拿出使用,则可心安。
第四种是胸怀磨练。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应该是胸怀宽大的,开阔的,不再这个事上继续纠结,
第五种是求诸于外力。向他人倾诉,向高人咨询,找心理医生,求诸于宗教信仰,等等,都有奇效。
这些方法在本质上,就是“四它”:放下它,面对它,处理它,接受它。
保持心境在高位,意识可以帮你不掉下去。心境一旦掉下去,再拉上来就费劲。
图|极盗者
16、不要陷入到一份无关紧要的工作中。
一份无关紧要的工作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很多人都会掉进去。—Sam Altman, CEO of YC
很多工作,你跳出来一想,会觉得这个事情很无聊,但是你做进去了,觉得也还可以。
原因在是:你在里面,感受到了别人给你的期盼,感受到了适度的压力,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的那种社会互动,所以,也就干下去了。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黑石 苏世民
17、把封闭的能量表达出来。
我有很重要的一点体会,一个人能不能真实地对待自己,真诚地接纳自己,然后把自己真实地表现出来,这个非常重要。
当一个人的能量、气血不足的时候,其实他的情感、思维,甚至行动力和社会交往,都会处在一个低版本的状态,就跟电脑一样。
我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教育,还有文化环境,受到了太多“精神、意识”上的阻碍,慢慢的,我们的少阳木气就给压住了,这个芽芽发不出来,一直封闭在老阴水气的状态里。
被封闭的能量,不光会导致中老年的时候出现所谓的抑郁症、焦虑症,其实也是产生肿瘤、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原因。中医和经典心理分析有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去看背后的动力。看内部是哪些部分的能量被压抑住了,压抑在哪个层次。
不少明星属于气血很足的,精神力、意志力、思维力都很强的一个人。对于太强的生命力,如果可以表达出来的渠道不多,这股不流通的生命力就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压力,出现问题。
对任何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生活要尽量丰富多彩一点,也就是说“生命力”的出口要多一点,视角要宽广一点。
甚至有一些从来不敢表达,不敢说出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的人,那我会建议先跑步一段时间,有了体力之后,再去做一些对抗性的训练,比如打网球、打乒乓球。然后体能、精神再往上一点,我会建议他去做一些对抗性的武术,比如咏春拳。因为这些人,他在生活当中从来都没有去对抗过,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所以可以在这部分入手。6
—李辛,《一个中医眼中的抑郁症》
18、凡可想者,皆可想清楚。
Everything that can be thought at all can be thought clearly.
Everything that can be put into words can be put clearly.
凡可想者,皆可想清楚。
凡可写者,皆可写清楚。
— Ludwig Wittgenstein(维特根斯坦)
有的作品就像你在有色玻璃橱窗里看到的镶嵌玻璃,这种玻璃橱窗本身很美丽,在光照下色彩斑斓,却无法看透它们。同样,有的诗作本身很美丽,很容易打动人,但是如果你想弄明白怎么回事的话,这类作品可能很晦涩,很难懂。
至于说平板玻璃,它本身并不美丽。理想的平板玻璃,根本看不见它,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这相当于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理想的情况是,阅读这种作品甚至不觉得是在阅读,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拦。
—刘军强 《写作是门手艺》
19、尽量把陌生人预设为好人。
很多人,总是对自己人很友好,很客气、很宽容;对陌生人就比较冷漠,甚至是粗暴;总是觉得陌生人很可能就是坏人,可能对自己是不好的,要从自己这里夺取利益的,所以要防着对方。以至于陌生人之间经常搞出点很不愉快的冲突。
如果你能把陌生人预设为好人,多一点善意,很多事情都会顺利很多。
当然,你仍需谨慎观察,如果他不是好人,及早闪开。
对完全不相识的人,中国人就无法对他下定义,也无法在他面前对自己下定义,于是,就往往不需要“做人”(引者注:做个好人)。因此,不认识的陌生人最好经人介绍,经过这道手续,就可以成为“客人”(引者注:需要礼待的人)。不相识但彼此又有事相求的,亦须先“拉关系”,变成“自己人”之后,才好去进行。否则,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孙隆基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0、要掌握几门基本的功夫。
一个好的数学家至少要掌握两门以上很基本的功夫。数学有很多分支,如代数、分析、几何等种种不同的方法。基本的功夫一定要在做学生的时候学好,为什么呢?在这一段时候,我们会愿意去做习题,并且会大量地去做,这是学习基本功夫的必要过程。> 我相信很多本科毕了业或是拿了博士学位的学生,读书时不会再去做习题,遇到一些比较复杂计算时,也不愿意仔细地去计算,殊不知很多基本的想法就是从复杂的计算里面领悟出来的。一项研究,最终只看到很简单、很漂亮的结果,但是中间可能经过大量的计算。
记得我看过一本 Joseph Wolf 写的书,在序言里,作者感谢芝加哥大学的代数学 Adrian Albert,为什么感激他呢?作者说:“Albert 教我代数,使得我坐下来的时候,看到代数的问题不会恐慌,使我能够有信心地去解决这些代数上的问题”。我们的基本功夫能不能做到如此,就是当看到数学的问题时,能不能够坐下来有信心地去想办法对付它,我想这是做学问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往往看到数学问题时,恐慌得不晓得怎么办,因此就放弃了,我想大家都有这个经验。
—丘成桐
21、孤独让人孤僻。
长期独居的人,说话一般比较不加修饰,不太考虑他人感受,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容易语出伤人,刻薄尖酸。
可能独居时间长了,已经忘记了如何和他人和谐相处。
孤独感可能演变成一种自证预言,即“孤独的怪圈”。这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感受:低自尊水平、敌对情绪、紧张感、悲观情绪和社交焦虑,最终使得孤独之人与他人进一步疏远。最糟糕的情况下,孤独感可以使人陷入抑郁,而常见的抑郁表现就是社会抽离,这又是一种恶性循环。7
有趣的是,就连独来独往的老鼠都更缺乏吸引力(这有些悲剧),更合群的老鼠会刻意回避它们。这表示这些独行鼠有些“不对劲”。而这种现象在其他物种之间也同样突出。
科学家通过观察从实验室“退休”的黑猩猩行为(它们或多或少都经历了社交隔绝),发现更幼时被隔离的黑猩猩对侵犯个人领域的容忍度更低,更不可能为其他成员梳理毛发(一种增强交流的重要方式),社交积极性更弱,社交规模更小。
对居家教育潜在害处的担忧已有数年,德国自1919年已禁止居家教育,因为学校为社交承受能力提供了训练的平台。然而,这一观点具有争议性,因为尽管有些证据表明居家教育之下,儿童更欠缺社交能力,但长大后的社会事务参与度更高。8
22、身体是人的门面。
我告诉你,无数的实践证明,你健康的身体才是真正的门面。你挺拔的身材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说,你想做一个好商人,首先要做成一个好销售;若是你想成为好销售,要记得最首要的销售标的是你自己。所以,“做事先做人”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因此,我们会强调说,“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做的呢?”答案是:锻炼——你想想看,锻炼身体,是否就是定投健康啊?!李笑来开通视频号之后,在简介里写下了自己的主要生活内容:读书、健身、投资、帮朋友、陪家人。—你看,李笑来的生活内容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定投。若是四个字的话,则是只做定投;若是六个字的话,那就是一切都是定投;若是十五个字的话,那么就是,人生无非是认真选择定投标的而已。
—李笑来 《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
“表演”是什么?是用你的身体、声音、表情去完成作品。你的身体就是你的武器,是你的创作材料。你当然要对它了解,能够掌控它。这些都建立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之上。
疫情期间,剧院放假,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排练和演出。我会在家自己做做深蹲、平板支撑,维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
当你超越身体的极限,你的专注力、感受力都会超越极限,这是演员开发自己潜力的方式现在很多时候,别说开发自己,学表演的孩子甚至忽视了基本功训练。
有两年,人艺一个新演员都没招到。我们已经把标准降得很低了,但还是招不进来。原因很简单,还谈不上对表演的理解,多数刚毕业的年轻演员基本功就不到位。面试时,学生一进来,刚一张嘴你就知道,这四年没怎么练功,台词都说不清楚,声音都打不开,这肯定演不了人艺的戏。
—冯远征 《表演是在自己身上淘金》
23、情商:调适自己的情绪、影响别人的情绪。
中国人一说情商,想的是八面玲珑,面面周到、人情练达,甚至是揣合逢迎。
其实,情商,是说有关情绪的能力,尤其是调适自己情绪的能力。
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很孤僻的人,如果他对自己情绪掌控的很好,那他的情商也是高的。
然后,是察觉和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通过触动他人情绪,来达到目标。
比如,一名军事长官,要能站在军队面前,动员起士兵参战的情绪。
24、人总是在意别人是不是尊重自己。
人总是在意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尊重以及是否公平。
人总是在考虑自己的面子,在考虑是不是要给别人面子。
人总是在考虑别人是不是尊重自己,在观察别人做的是否得体。
比如在意别人的迎来送往,在意别人的态度和语气。
比如在意别人请客时点菜是否得当,是否尊重自己。
而且,我们很多时候会单纯为别人的面子而关心,比如,别人做的不妥,我们也为他感到尴尬。
我们有时候说话虚伪,其实是在考虑自己的面子和别人的面子。
25、 你更应该关注人生的主轴
“工作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收入,身份和意义,失业的创伤仅次于亲人的死亡。”
人生是一次旅行,不同的工作或公司只是我们沿途投宿过的村庄。它们不是人生的主轴,你不要误以为那是可以定居的地方,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幸运。 不要再关注能不能找一个好工作/好公司(让你定居),人生的主轴应该是关注能不能实现下面三个目标。9
目的:你的人生想做到什么。
成长:怎么保证自己的技能不断在成长。
人脉关系:你能联系和动员的社会网络有多大。
“如果你有正确的态度,有趣的事情自然会找到你”
26、好的记忆力是练出来的
邓小平没有留下什么私人档案,很多重要决策也从没有公开。早在上世纪20年代、在巴黎和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他就学会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本领——完全依靠自己的记忆力,所以他身后也没有留下任何笔记。“文革”期间批判他的人想搜集他的“罪证”,没有找到任何书面证据。
—傅高义
“我与近平同志在一起工作的那几年,正是特区建设初期,可以说都在疲于奔命,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少有周六周日,相互之间生活上的交往很少。但我知道,他有一种过目不忘的特殊能力。你看他访问法国,能把法国历史上几个名人的著作一口气说出来。我曾经问他:“你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是逼出来的。他给我讲,他在耿飚同志身边当秘书的时候,不能带笔记本,开会时耿飚同志的指示也不能记录,只能凭脑袋记。他经常跑到卫生间偷偷用笔记下来,然后背,背熟了再烧掉。当时也没手机,打字机也是很原始的,一个字有几个号码,都是靠背。他的记忆力就是这么磨练出来的。”
—王金水(1979年至1987年历任厦门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
27、人被恭维久了,就真的相信了。
即使是一个定力很高的人,也很难一直去做真正的自己,这个在心理学上面叫做镜像效应。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变成什么样,其实很大程度来自于社会对我们的反馈。
—李辛
有一位日本功夫大师叫柳龙拳( Yanagi Ryuken),有一手“隔山打牛”的功夫,也就是咱们在电视剧里常见的,不经接触,直接用“气”把对手击倒。他每次发功时徒弟都应声而倒,相关视频在网上可见,非常厉害。当然,这样的大师和视频中国也有。
但是跟中国那些大师不同,柳龙拳是真的相信自己的功夫。他在2006年,也就是自己65岁这一年,主动悬赏5000美,跟一位36岁的MMA选手打了一场公开赛。这场比赛的视频流传很广,你可以在网上轻易找到。整个比赛历时不到一分钟。柳龙拳被人三拳两脚打倒,基本上就是一个年轻人欺负老年人的局面。
柳龙拳就此从江湖上隐退,但是他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你当初为啥非得哭着喊着要跟人打这场比赛呢?你难道不知道自己那招“隔山打牛”是假的吗?
合理的解释是,柳龙拳可能真不知道。平时他随便一推,学生就倒,一下可以打倒好几个—学生们一直都这么配合他。他曾经打过200多场,从来没输过。这么几十年下来,他把自己也骗了,真的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厉害。
这就是假装自信的最大危害——最后真的自信了,但这个自信是自己骗自己的结果。所以费曼有句名言:第一原则是你不要骗自己,因为你是最容易被骗的人。10
总结丨现在,我把这些感悟整合起来:
运气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意味着你就不能有所作为。
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你注意不要陷入到一份无关紧要的工作中,你更应该关注人生的主轴,那就是关注你的目标,你的成长,你可以动员的社会网络。
如果你的目标是做出一个东西(比如一个产品或服务),你要不断的练习,正如好的记忆力都是练出来的,你要锻炼掌握几门基本的功夫,要知道那些看似容易的背后都是反复锤炼。你拿出的东西,应该简单而优美,应该能给人们提供便利,最好是能帮人们把事情变容易10倍,如果可能,让它有趣一点,人们总是喜欢有趣的东西。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即便你是个呆子也没关系,要知道,往往是呆子改变了世界。
如果你的目标是晋升,你要注意获得成绩,因为只有看得见的成绩才会对晋升有帮助。雇主是看结果的,正如Netflix只要成功的人。这可能不公平,可能你默默做了很多对公司有益的事,可能你能力很强,但这些是晋升委员会看不见的。不过,好消息是,传统的雇佣制最终会消亡,因为自主是人的本能追求,人在本质上不愿意被雇佣。合伙制是一个解决思路,区块链则是一个技术思路,最终,你做的好事都会记录在区块上,Token就是你的收益。
如果你很努力,但仍然毫无起色,不要焦虑,你知道焦虑的本质是控制无力,先做能做的,先从小处做起,不断增强获得感和控制感,好好地忍,慢慢的就行了。遇到让人纠结的事,要会放下、会面对,会接受,让自己做不纠结的高手;要独立思考,构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人性的认知,并反复验证和修正你的思想体系;不要担心自己想不清楚,要慢慢想,凡可想者,皆可想清楚,事物的逻辑往往是慢慢被发现。一旦你建成自己的体系,你就会有强大的内心。
你可能是一名即将改变世界的呆子,你会经常性独处,但注意不要孤独,孤独让人孤僻,你要在社会中工作,你要有自己的社会网络。为了做到这点,你要结交朋友,你要有情商:能调适自己的情绪、能影响别人的情绪、能把封闭的能量表达出来、能注重别人的面子(人总是在意别人是不是尊重自己)、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形象(身体是人的门面)。你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个APP,在提供服务和交互界面的时候,有易用性,有好的用户体验。
在和陌生人交往时,尽量把陌生人预设为好人,这样会让你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麻烦,但要谨慎,谨慎会让你避免重大损失,即便是认识的人,也要谨慎,不要被他的态度迷惑,因为,态度好不代表真好。
如果你有幸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要被恭维话迷倒,人被恭维久了,就真的相信了。
你仍然要鼓励自己,做更多有价值的事。
引用链接: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20/01/weekly-issue-89.html
https://mtlynch.io/why-i-quit-google/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20/02/weekly-issue-96.html
https://www.sohu.com/a/228574179_604942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7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