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明月何皎皎
作者:(汉)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
每年清明回家,要给父亲上坟。等到大家都拜祭完了,我会让姑姑们先走,然后自己在父亲的墓碑前呆一会儿,说说话。我会讲最近发生的事情,然后自己又要做什么事情,很像年终的《202X年总结&202X+1年计划》之类。这些话,在家也能说,只是当着父亲的墓碑时,说得会更畅快一些,我会说出自己的心底话,而丝毫不在意其他人的感受,因为我是对我死去的父亲说话。我不知他可会听到,又或这种倾诉只是生人的一种自我满足,但当讲完起身的那一刻起,我便会知道自己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那里。将来我也会埋在这里么,这或许对我在京的儿子是一种麻烦,但对我,埋在父亲和爷爷周围,是一种生前的安慰,终是不能做一个完全肩住了黑暗放孩子们过去的人,而对过去的旧时刻抱有不能舍弃的眷恋。 002 读史
写这几句时,正在看曹魏的覆亡史。高平陵之变,司马懿逆风翻盘,他借助群臣对曹爽的不满,又施以欺诈手段,使得曹爽以为自己仍有活路,然后又突然翻脸,最终将曹爽等人尽数诛杀。当初桓范曾劝曹爽起兵硬碰硬,可曹爽是个怂货,不肯选择这条艰难的路,以为自己仍然能做个富家翁,结果桓范也受到株连,被灭三族。这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曹爽在关键时刻,为何不听桓范的正确建议,反而要相信司马懿的虚伪承诺?这是因为,坏人嘴上常你喜欢听什么,他便说什么,全然不管后面的结果,因为他并不是为了你好,而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好人为了你的健康和平安,常要给出一些对你来说有些为难的选择,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不明事理的昏蛋常作出的便是正好相反的选择,弃明投暗,等到那恶的结果出来了,始作俑者早躲了,或者翻脸不识,反而是身边担心你的亲友要因你受到牵连。那些对你说好话的人,尤其要警惕。 003 过洋节
最近的舆论环境越来越紧张,经常是一些小事就要站队,上纲上线。圣诞节时,就有学校老师提示建议不过洋节,甚至有地方上的教育部门直接出手发红头文件予以禁止。我是个不合时宜的一个人。前些年,有人过洋节,跟我喊Merry Christmas时,我会觉得过啥洋节啊,咱们又没那传统,没必要事事跟西方学。这些年,如果有人和我说不得洋节,我又会觉得这人多事,有本事你别用阿拉伯数字、26英文键盘、公元纪年,把你手机里的国外芯片抽出来你打个电话试试。在世界如此全球化的过程中,如此刻意地抵制其他国家的节日,是一种骨子里的文化自卑。真正的自信,是讲求实用的拿来主义,凡有益于我的拿来用就是,没这副阔大的胸襟,强大无从谈起。一边反对洋节,一边又要因外国人过春节自豪,以为是文化输出么,可要倒过来一想,用同样的逻辑去推理,外国人这样做是不是也算崇洋媚外?《史记》西南夷列传里有个故事,有个叫夜郎的国家,碰到汉朝的使者问,我们国家比起汉朝来,哪个大?使者吓一跳,就你们这么个小旮旯,也敢和大汉比,但又不好当面打脸,只好呵呵陪着。关起门来自封容易,睁开眼来看世界难。“哎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南宋也已经亡国好多年了。004 于是,你去考试
写这篇的时候,正好是全国研究生考试的日子。中午看新闻,说今年报考人数457万,比上一年增加80万。我也是考过研的人,而且考过两次。想起第一次考研失利,在家乡的图书馆里复习准备第二次考试,身边是各种考试的人,有律考、高自考、公务员考试、英语PET考试等等。闲暇的时候,我们会聚在一起,讨论复习的进展,大家似乎都是面临了一定的困境,然后选择考试来使自己的人生获得一次突破。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房地产建筑师的老哥,要考研。我说,地产不是挺不错的吗,为什么要考研呢?老哥答,你不知道,这里面太黑了,早晚得出事。我对细节不得而知,但比较钦佩老哥的刻苦,经常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最终他也考取了上海的某院校,成功从当地的地产企业脱身。时于今日,我并不妄想一次考试可以改变我的人生,但我仍相信,那些敢于面对考试,走上考场的人,都是不满足于现实,希望改变未来的人。 005 weibo
写这篇时,发现微博的某热搜奇怪地不见了。这让我不由担心,新闻、媒体是否有被人操控的嫌疑,就像个渣男,在触及他利益时,不惜对你恶语相加、威逼利诱,但需要你帮他时,又义正言辞、大义凛然地出现在你面前,理直气壮地让你帮他站台。现实中这种人可不少,俗话叫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所以,当他笑脸相迎时,不可忘记他当日的丑恶嘴脸。还有你当时恶心的感受。
往期故事:
一个人系列于是,一周助我者少,啖瓜者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