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音乐搞不成,该不该怪高晓松?
共 3311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5-12 17:55
善始不得善终,高晓松和阿里音乐的故事值得反思。
全文3288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郑玥
编辑|郑玄
来源|极客公园
ID:aicjnews
题图|Pexels
高晓松磨灭了自己在阿里的最后一个印记。
5月9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北京阿里巴巴音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宋柯退出自然人股东行列,同时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股份上升至100%。此次退股后,高晓松在阿里音乐已无任职。
高晓松和阿里第一次搭上关系是在7年前,实际上高晓松真正有实权的时间也就一年。2015年7月,高晓松作为引进人才加入阿里音乐,花名“矮大紧”,出任阿里音乐董事长,与音乐人宋柯一同加入阿里音乐。
一年后,高晓松就卸任了阿里音乐的董事长。不过这一消息的确认已经是2019年,高晓松在微博表示,自己在2016年就已卸任阿里音乐董事长,后专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负责阿里大文娱国际化,这一职位更多地被解读为“联络员”,其中最有名的成绩是在2019年的双十一晚会上请来了泰勒·斯威夫特。
高晓松加入时正值中国在线音乐赛道竞争如火如荼的时期,当时落后于腾讯的阿里请来这位音乐才子,多少有一点找个救火队长的心态。但从今天来看,高晓松的加入不仅没能拯救阿里音乐,反而加快了后者的衰败。最终在2021年,随着虾米音乐的关停,阿里音乐以失败告终。
善始不得善终,高晓松和阿里音乐,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故事。
江湖再无“矮大紧”
30年前因为一首《同桌的你》风靡中国,今年53岁的高晓松在微博上依然有着4417万粉丝,不过已设置半年可见,显示0条微博。
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30年里,高晓松给自己贴上音乐人、文人标签,也谋求着在商业互联网中的一席之地。他的个人简介里有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等身份,还开过音乐公司,辗转于搜狐、新浪、阿里等多家互联网大厂就职。
其中最让他有归属感的还是阿里。把“矮大紧”作为花名写在阿里工牌上的他,前几年提到阿里时言必称“我们阿里”。事实上,当年阿里将这位才子引入阿里音乐时,也曾寄予厚望。
作为阿里大文娱战略的重要一环,阿里从2013年开始布局音乐产业,这一年阿里巴巴以8000万元收购虾米音乐,同年收购了天天动听音乐播放器。
这两家公司被收购的原因基本相似,2012年后版权时代到来,音乐播放器难以独善其身,需要借助资本力量走上版权正规化的道路。
到2015年7月,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组成了阿里音乐集团,同时邀请高晓松出任阿里音乐董事长,其多年的商业合作伙伴宋柯担任CEO。
高晓松入主后阿里音乐主要在两个方向发力:第一是把功能相似的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在产品层面进行了分化,虾米音乐保持不变,天天动听重做成粉丝向的音乐App并更名为“阿里星球”;第二则是发力版权市场。
但两件事高晓松都没做成。阿里星球上线后用户大量流失,7个月后就被关停;而版权竞争发力太晚,虾米与腾讯系音乐产品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步步走向关停。
阿里星球倒闭后,高晓松也卸任了阿里音乐董事长,但他对阿里的认同感不断提高,言必称“我们阿里”。2019年2月,高晓松在回应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时曾表示“没有离开阿里,未来也不会离开”。
2020年9月,阿里巴巴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俞永福在内部信宣布,高晓松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这被认为高晓松在阿里已经转向顾问类的虚职。
2021年2月,随着虾米音乐正式关停,阿里音乐名存实亡。高晓松也在互联网上隐身,将微博更名简介改为“静思”,并设置半年可见,此后一直处于沉默状态。
2021年8月31日,据Tech星球独家消息,原阿里音乐董事长、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已于近日从阿里离职。此时高晓松与阿里的关系仅剩股权联系。
随着2022年5月9日,天眼查显示,高晓松退出阿里音乐股东,高晓松和“我们阿里”再无关系。
阿里音乐失败,
高晓松背锅?
2021年关停虾米,阿里音乐停掉了最后一个自有音乐产品。但这个结局实际上两年前就已经注定。
2019年7月阿里7亿美元战略投资网易云音乐,这被外界认为是阿里实际上已经放弃发展自有产品,转而以投资的方式继续保持在线音乐行业的在场。
换句话说,确定投资行业“老二”网易云音乐的这一刻,虾米音乐就已经成为弃子,而投入六年多的阿里音乐,也以失败告终。
阿里音乐做了将近8年,高晓松满打满算加入阿里音乐不过5年,担任董事长的实权期更是只有一年,高晓松当然不该为阿里音乐的失败负全责。但仔细审视高晓松担任董事长的一年多时间,他的失利也确实让阿里音乐错过了最后的机会。
首先是版权问题。2015年是中国音乐行业版权问题的重要分水岭,根据当时出台的号称音乐行业的“最严版权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无版权音乐在2015年7月31日前全部下架。
阿里音乐很早就意识到了版权的重要性,公开资料显示,阿里音乐2015年开年便大肆拓展独家版权资源,一度宣称拥有滚石、相信音乐、华研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但部分优质独家并不能改变整体上的巨大差距。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2016年高晓松离开时,酷狗、QQ音乐、酷我音乐的音乐版权覆盖率一共为90%,而阿里音乐只有20%。
相比于版权,高晓松加入后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产品层面,但这反而加速了阿里音乐的衰败。
阿里音乐旗下的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都是在线音乐播放器,同质化程度较高。高晓松加入后,2016年初,在原来天天动听的基础上,阿里音乐推出新的音乐平台“阿里星球”。
阿里星球上线时的发布会,请来了半个娱乐圈,除了高晓松、宋柯以及后面加入阿里音乐的CCO(首席内容官)何炅,老狼、那英、蔡康永、郭德纲、黄渤等娱乐圈名人,以及光线、小米、猎豹的高层纷纷前来捧场。然而仅7个月后,阿里星球就宣布全面停止音乐服务。
这款在天天动听基础上重做的APP,定位已经不再是播放器,而是一款囊括原创音乐人、电商、粉丝、社交等音乐全产业链的产品。其着力点在于粉丝经济,在阿里星球,粉丝可以查询艺人行程、帮偶像打榜、购买明星周边、演出售票以及线下KTV的预约购买。阿里星球还举办了李易峰、宋仲基线上见面会活动等,作为粉丝打榜的奖品为明星提供广告资源。
然而这种颠覆性的改版用户并不买账,当时有用户称,“打开以为是购物软件”。投入巨大而效果不佳的阿里星球,上线仅仅7个月就被关停,高晓松也在入职仅一年之后,被调离阿里音乐董事长的职位。
阿里星球界面|截图
另一边在版权竞争失利的虾米,竞争力也每况愈下。Questmobile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QQ音乐的MAU为2.9亿,虾米音乐的MAU为2277万,不足QQ音乐的十分之一。到2020年12月,据QuestMobile报告显示,虾米的月活跃用户数仅1004万。而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期的MAU分别为2.46亿、1.94亿、1.70亿和1.51亿。
高晓松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客观来说,这种尝试并不能简单定义为无谋或者无能。就像当年卖掉虾米后,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接受采访时说“不卖当年就死了”,阿里音乐不变,也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对的。
在线音乐最大的问题是烧钱。订阅制这种相对单一的商业模式,难以覆盖超高额的版权费用,一直是在线音乐平台发展的难题。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2018-2021年,其经营亏损分别为13.5亿元、17.2亿元、16.4亿元和15.2亿元。其2021年的收入为69.98亿元,而以版权费、版权分成为主的营业成本高达68.5亿元,占总营收的97.8%。
即使合并用户超过6亿、付费用户超过7600万的腾讯音乐,虽然实现盈利,但经营成本也要占到总收入的70%。
这就不难理解在2015年至2016年这个时间点,阿里音乐打造阿里星球,想要突破订阅制这个过于单一的商业模式,挖掘在线音乐平台在粉丝经济上的市场潜力。
但在周围六七个同类产品环绕的背景下,把一个工具型的音乐播放器直接改造成粉丝经济社区,这种按着用户脑袋让他们接受的做法是否可取,可能才是高晓松和阿里对于当年的失败,真正值得反思的问题。
本文由极客公园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