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蔡司,为何被视为全球移动影像合作新标杆?

壹观察

共 5359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0-12-19 16:33

vivo与蔡司这对“最佳拍档”,既是vivo向全球市场拓展的重要“利器”,也是其树立全球化科技企业形象与高端品牌的重要一步。


作 者 丨 宿艺

编 辑 丨 子淇




2020年底,又有一家全球TOP手机品牌与顶尖影像厂商走在了一起。

 

一个是手机行业的“蓝厂”vivo,另一个是影像行业的“蓝厂”Zeiss(蔡司)。12月17日下午,这两家企业正式宣布开启全球影像创新的战略合作。

 

近两年手机品牌+知名影像厂商的合作屡见不鲜,但此次“蓝蓝合作”却格外引发行业与用户的关注,原因主要有三点。

 

1)绝非是简单的“品牌跨界”或“镜头认证”,而是涉及到深度研发、联合打造产品、文化与品牌影响力共建三大维度,对应的是成立“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打造“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共建长期内容专题“vivo蔡司大师影像”,这才是“战略合作”应该有的“认真动作”。

 

2)蔡司是真正的全球顶尖影像大厂,拥有175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在影像行业创造了无数历史,并且在移动影像领域也积累深厚,之前与诺基亚、索尼的合作都拥有众多的忠实粉丝与良好口碑。vivo旗舰手机搭载蔡司镜头,这个选择可谓“事半功倍”,面向用户端不需要更多解释,可以做到“一望直达”。

 

3)尽管之前双方接触过程长达四年,但战略合作发布到新品落地的间隔时间很短,即将发布的vivo X60系列,将全系搭载“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对于用户来说“看得见,摸得着”。春节之前就可拿到一部“蔡司镜头的vivo手机”。

 

以上三点,注定这次“蓝蓝合作”从开始就会引发用户、产业与媒体的“聚集”效应,这在如今新品高密度发布的手机行业并不多见,甚至引发了很多专业影像行业的知名摄影师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点评与热烈讨论。这种“跨圈”自发式讨论与关注,再次印证了vivo与蔡司的合作是如今手机影像领域的“最佳拍档”之一。

 

‘“”’

手机+影像战略合作新标杆


  

2000年全球第一款配备摄像头的手机夏普J-SH04发布,由此揭开了手机影像的变革与快速演进时代。

 

20年后,移动影像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最关注的功能。有调查数据显示,仅2016年一年,人类就拍摄了2.5亿张照片,其中有90%都是由手机拍摄而得。根据艾瑞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用户最关注的手机功能中,“拍摄”占比达29.2%稳居首位,比排名第二的“处理器”高出近12个百分点。移动影像可以说是中国手机用户的“第一硬核需求”。

 

手机企业也深度洞察了这一强烈需求,从功能机时代至今,几乎所有TOP手机企业都将移动影像视为自身的核心创新力之一,手机品牌与顶级影像企业的跨界合作并不少见。但是,并不是所有类似合作都会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大部分合作都不能令用户满意。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大部分手机品牌与顶级影像企业的合作并不深入,大多都停留在品牌“联名”或者“镜头认证”层面,对手机影像能力与实际体验的提升并不显著。

 

这也是此次vivo与蔡司达成战略合作,业界和用户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从发布会公布的内容来看,可以说达到和超出了之前业界的预期,概括来说可以总结为三大维度:

 

科技创新维度:成立“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成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持续推动影像技术的研发投入与创新,这相当于是一个“实体创新孵化器”,不仅要解决移动影像如今的现实难题与技术瓶颈,同时计划承接全球影像光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基础课题研究,后者“投入周期大,商业转化慢”,但却是移动影像领域面向未来十年一个长周期演进的基础驱动力。这充分印证了vivo与蔡司的合作并非是“短期行为”与“浅层次合作”。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在发言中也用了一个关键词“长期深耕合作”。

 


另一方面,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双方组织各自的技术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稳定的项目联合推进。vivo在全球拥有3.8亿用户,对用户移动影像需求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而蔡司则拥有在影像光学领域的百年积淀与显著的引领优势。双方可以在技术层面走向深入联合研发,有利于充分结合vivo对用户需求理解的“广度”与蔡司对光学认知的“深度”,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移动影像能力的创新,长周期则持续推动全球影像领域的边界探索与不断演进。

 


产品创新维度:打造“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

 

所有战略合作的成功,必须基于技术到产品创新的持续转化,带给用户明显的“迭代体验”提升。

 

即将发布的vivo X60系列专业影像旗舰就搭载了首代“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这也是目前手机用户最关心的话题。vivo影像产品总监李卓对《壹观察》透露,手机行业使用传统光学镜头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小型化;二是需要更高素质的镜头,比如说更大的光圈、更好的解析力,而后者的能力提升,同时又会加剧第一个“小型化”难题。

 

因此,“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必须攻破的两大难题:一个是在小型化的镜头中,尽可能做到大光圈的同时,还要保持解析力;二是必须符合蔡司镜头在光学品质、成像质量、颜色还原等方面的严苛标准。前者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后者则是“手机影像向专业光学顶峰的攀登”。

 

这应该同时回答了另外一个用户关注的问题:vivo为何选择蔡司?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蔡司在镜头结构设计上具备非常强的实力与技术积累,同时蔡司对移动影像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愿意积极投身其中。

 

比如“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采用了蔡司独家的T*镀膜,在色彩还原,控制镜头畸变、色散、鬼影等方面有着极高水准和经验,问题是如何解决从传统光学镜头到手机树脂镜头的防反射镀膜工艺。

 

双方为此经历了半年时间的联合研发,vivo为此还投入了数百人的研发团队,最终攻克了包括镜头小型化与高品质成像之间的各项技术难题,并且达到了严格的蔡司光学工艺质量标准与蔡司成像质量标准。但即使如此,想要达到蔡司的严苛标准,最初模组的良品率也并不高,最后经过双方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才实现了良率的达标。

 

可以说,vivo X60系列影像模组边上的那个“Zeiss小蓝标”,即是“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的可视化符号,也是vivo与蔡司双方为此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与创新诚意

 


文化与品牌维度:共建长期影像专题“vivo蔡司大师影像”。

 

蔡司中国总裁Maximilian Foerst在发布上对此表示,蔡司在与vivo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两家企业的文化与理念契合度非常高,同样提倡“消费者导向”,都强调正确聚焦与长期专注、从小公司做起迅速成长为各自行业的领先企业。双方合作的目标也同样一致:“共同携手引领移动影像时代创新”。

 

涉及到文化与品牌传播角度,双方还将共建长期影像专题“vivo蔡司大师影像”。聚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与用户群,让“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更多地走向大众消费者,给每个人提供专业影像的创作机会。对于专业创作者,vivo通过提供更高的标准和更全面的影像功能,给予更专业的创作支持和更自由的创作空间。而对于蔡司来说,希望通过与vivo的合作,将蔡司影像走向广泛的大众消费者,让每个人都获得专业影像创作的乐趣。

 

企业间成功的顶级战略合作,一方面是合作双方基于企业文化与理念的契合,唯有如此这种合作才能长久和稳固,减少“耗损”;另一方面则是在技术融合与深入创新的同时,完成在用户层面的共同文化理念触达与识别记忆,形成1+1>2的品牌势能合力。vivo与蔡司的战略合作,显然属于这一范畴。


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

 

‘“”’

vivo影像长赛道的重要跨越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如今呈现非常清晰的2+4格局,即苹果、三星,以及来自中国的四大品牌:华为、vivo、OPPO与小米。

 

这些厂商全部都经历过从3G向4G的重要技术升级与市场变革周期,都看到过“诺基亚这个行业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因此也都会意识到:不犯错,只是权宜之计。要在新技术周期与下一个十年继续成为TOP品牌,构筑差异化的“技术长赛道”将是必然选择。

 

从2018年开始,vivo逐渐加大了对“技术长赛道”的投入与认知。在2019年投入开始提升到100亿元,启动“前置研发”,一方面加强了基础科学与创新的研究,另一方面瞄准了可能需要5-10年才能商用落地的长周期技术探索。最终,vivo将技术“长赛道”的探索与投入聚焦在四个领域:影像、设计、性能、系统。

 

其中,影像是vivo首先完成落地的技术“长赛道”。一方面,这是vivo基于“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必然选择,倪旭东说:“vivo的品牌理念是人文之悦,而影像是人文价值最好的体现,vivo将持续加大影像方面的技术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影像也是vivo长久以来保持的技术优势,并且对影像方案的技术核心与演进方向也有非常深刻的洞察与思考。

 

vivo认为,移动影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光学、感光元件、算法、芯片平台等多个层面,并且不能出现任何一方面的短板。比如vivo X30系列上率先将专业人像摄像头独立出来,vivo X50 Pro上全球首创将“微云台”嵌入手机镜头中,在光学影像创新方向上点燃了一颗新“科技树”。感光元件层面,通过向传感器厂商定制专业色彩滤光片、超大底传感器、采用全新的CFA排列等形式,提升感光元件的整体感光性能。自研算法中,多帧降噪、SuperHDR、AI加持的逆光拍照与人像美颜等方面,都已经收获了相当不错的口碑,也成为vivo颇具标志性的影像功能。平台层面,vivo通过前置研发模式先后与三星联合推出了Exynos 980、Exynos 1080两代5G SoC,并基于对中国用户的影像需求对芯片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进行了定向深度优化。

 

但是这些数量众多又“相对分散”的引领式影像技术创新,vivo在用户端迫切需要一个精准的“击穿点”,在能力端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将vivo全球影像布局更好的聚合起来,并形成“增量”驱动力与“差异化”互补效应。联手蔡司,就是这一思路的选择。

 

作为技术“长赛道”之一,vivo在影像研发上有三大特点:1)启动早,从2017年就进行了系统性的战略布局;2)全球研发能力,目前vivo已经在日本东京、美国圣地亚哥、中国东莞、杭州等七个城市设立了影像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规模超过700人;3)影像研发中心都是专心与专业做影像,而非“大而全,全而不专”。

 

与蔡司的战略合作,首先带来的直接推动力,就是vivo和蔡司成立联合影像实验室,在东莞,东京,德国等地都有联合研发的项目。

 

第二,在如今“逆全球化”的外部大环境下,vivo与蔡司的全球战略合作,有助于在全球核心影像人才或技术资源聚集地建立影像研发中心,提升全球对专业影像行业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强化各大研发中心在vivo影像创新上所承担的不同职能,共同驱动vivo影像技术的创新引领力与产业影响力。



第三,进一步强化vivo在影像领域的重点差异化竞争力。在光学镜头达到严苛的蔡司标准同时,如何让大众用户感受到“蔡司风格”?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透露称,双方在软件与算法层面合作研发了“蔡司Biotar人像风格”,这是专业影像人士所津津乐道的“传奇德味”,可以让大众用户随手拍出“人性化的专业影像”。这也是蔡司积极拥抱移动影像,以及vivo致力于推动自身在计算影像积累与蔡司顶级光学实力结合的最好体现之一。

 


‘“”’

《壹观察》评论


 

中国手机品牌近年来是全球影像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但其他品牌的跟随与模仿,甚至是对“供应链创新”的依靠,正在不断消磨创新引领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在用户层面造成了“产品趋同化”的表面认知。

 

vivo影像产品总监李卓认为,在消费者的影像痛点需求挖掘上,目前手机厂商做的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是手机厂商自身的能力与供应链限制,另一方面未来手机影像应用场景也在不断诞生,比如夜景、人像、视频防抖等,用户的需求也在快速发生变化,这都对手机企业的影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与挑战。

 

伴随与蔡司的战略深层次合作,vivo通过更强劲的技术创新联合驱动力、产品差异化区隔体验,以及更加精准的品牌认知识别度,正在完成其影像能力的“护城河”,同时也是其影像技术“长赛道”上的一次重要跨越。

 

即将发布的vivo X60系列,“未发先火”,对于vivo来说这是一个最佳的旗舰爆发时间点。在中国市场,头部品牌因“芯片断供”和用户体验升级而出现了“超千万台”的高端市场“空档期”。而在全球市场,vivo与蔡司这对“最佳拍档”,既是vivo向欧洲等全球市场拓展的重要“利器”,也是其树立全球化的科技企业形象与高端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一步。

 


END

「壹观察」创始人宿艺

原搜狐科技通信主编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搜索「壹观察」

百家号、微博、抖音搜索「宿艺」关注更多

丨智能硬件丨通信丨新零售丨人工智能丨

丨智联网汽车丨智能家居丨

转载、合作联系微信:yiguancha_01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