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数字经济”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编

腾云

共 6952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2-05-21 23:25




全国政协17日在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科学研判形势,增强发展信心,辩证看待和统筹把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使之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全球数字经济正呈现智能化、量子化、跨界融合、深度渗透、变革速度指数化等新特征。要努力适应数字经济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基础研究水平,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


企业家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要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研究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具体措施,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统筹制定规划,健全法律法规,增加政府直接投入,提高全民族数字化素质,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着眼于人、着力于人,以开放促竞争,以竞争促创新。


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29位委员、专家在会上发言,140多位委员通过委员履职平台发表意见。


委员们认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大国地位稳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挖掘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


要厘清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收益权等权利,建设更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要加强统筹协调,创新监管方式,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在保障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鼓励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进程。


以下,是部分委员参会发言摘编:


01

多措并举推动数据确权


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苗 圩


产权界定清晰、权责明确,数据才能共享流通。建议:


明确数据确权的基本原则。充分把握数据发展规律和特点,是推动数据确权的重要遵循。要坚持分类分级,兼顾不同类型数据的管理和使用需求;要坚持安全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探索更加精准的数据确权。


积极构建数据确权基本框架。应妥善处理国家数据主权、国家安全、企业数据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框架设计要考虑三个重点:


一是明确公共数据的公有性质,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二是厘清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收益权等权利,形成体系化的数据权利束;


三是强化数据权利司法保护,依法保护权利人对数据控制、使用、处理、受益等合法权益。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推动数据确权。利用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在不转移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实现对数据的开发利用,推动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02

推动数字经济进入新时代


国政协委员 李彦宏


过去几年,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驱动力的角色,但近两年增长有所放缓,其自身发展需要找到新动能。建议: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我们在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领域建立起了强大的基础设施物理网络,但是过去的建设,重硬件、轻软件,智能化水平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通过建设水务感知、监测体系,运用人工智能对需求进行预测,减少漏损,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也能更好地进行防汛应急,做到排水智能管理。


二是以更大的改革创新魄力,去变革那些阻碍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创新正推动汽车工业百年一遇的变革,无人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新高地。但从产业实践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仍面临很多政策障碍,建议国家出台更具突破力的创新政策。除了政策障碍,数据的合理共享也存在很多障碍。我们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保障面向创新者的数据供给。实现对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将极大推动创新。


03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国政协委员 王一鸣


加快推进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构建全链条、全流程数字化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还能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注入新动能。建议:


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式,解决不愿转问题。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放数据资源,提升上下游协同效率,带动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


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引领,解决不敢转问题。依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树立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


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安全监管体系,解决不想转问题。制定和完善企业数据安全的法规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数据资产权益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数据安全。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


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解决不会转问题。依托高等院校开办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项目,为中小企业培育一批既懂生产工艺又熟悉信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


04

构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制度



国政协委员 肖 钢


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交易。建议:


加快数据产权专门立法,着力对数据产权进行解构与分割。划分原始数据提供者和数据要素生产者,厘清数据所有权、控制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构建数据产权概念。


建设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坚持场外交易与场内交易并举,单点交易与平台交易共进。研究改革数据资产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制度,选择一些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试点,划分数据资产,计算其成本和(潜在)收益。


加强和改善对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监管。明确主管部门职责,按照培育全国统一的数据市场要求,制定统一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基本制度,划清底线,明确参与数据流通交易各方的基本权利义务。


提高非法数据交易的犯罪成本,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强化企业自身数据安全管控。普及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05

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国政协委员 杨成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逐步形成数据、金融、产业之间的正向循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建议:


以资本市场为参照,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框架。解决数据确权难题,明确数据交易所定位,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建设,夯实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数据要素中介服务体系,明确专门的监管机构。


加强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融合发展,提升数据价值。优化传统财务统计方法,探索数据资产财务核算机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变化。鼓励资本市场重点探讨合理的数据要素估值、定价方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定价标准。


完善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配套制度及治理体系,保障数字安全。坚守产权界定和数据安全底线,防止出现严重的侵权事件,保持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06

关于数字经济下的财税思考


国政协委员 蓝逢辉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完善我国财税制度需要树立数字思维。建议:


加强多边税收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努力解决数字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税负失衡,减少税制差异造成的逃避税及税收流失。


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国内税改,努力提升我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从国家税收制度设计、税种构成、各税种功能作用等方面,进一步简化税制、税种、税收征管等,加快国家税收改革。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持续提升税收征管智能化。建议构建中国税收数据中心,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强化税收征管、评估分析、执法流程,大力提升税收征管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


加快储备和培养数字化人才,应对经济数字化国际挑战。数字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我们除了培养和储备人才,还要研究如何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


07

数字经济治理要有风险整体观


国政协委员 刘尚希


从风险视角来观察,安全、发展都是风险问题。不安全,是风险;不发展、发展慢更是风险。中央反复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要贯彻落实好中央这个要求,必须树立风险整体观,把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局部风险和整体风险统筹嵌入到数字经济治理当中。


从本质上看,数字技术都是虚拟化技术,让受到物理时空限制的经济活动转移到虚拟时空中实现,经济效率由此得以提高。数字化与工业化一样,有其自发生成的发展顺序,难以人为规划和强制逆转,政府应顺势而为。


资本和研发创新可以说是一体两面。种子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基金等不同资本形态,对应着研发创新的不同阶段,资本是研发创新的孵化器和产业生态形成的助推器。注重规范和监管,既要防范安全风险,也要防范发展受阻的风险,把监管纳入到法治框架之中。


08

用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


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刘世锦


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必须抓住用好这一机遇期,平衡和处理好数据产权保护、安全与利用的关系。建议:


政府在推动数据流通和市场化建设上要起带头作用。借鉴部分城市的经验,设立大数据局,统筹协调政府部门数据的权属、安全和流通,加快解决政务数据部门化、部门数据利益化的问题。对企业投入资源收集加工挖掘的数据增值权益要依法确认和保护,同时要防范和纠正某些平台企业利用市场垄断地位限制具有公共属性的数据流通的行为,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分享数据的权利和机会平等。


在数字治理与管理机制上应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探索。目前已有部分城市设立了大数据交易所等机构,应鼓励多种技术结构和运营模式的竞争,既要开展场内交易,也要鼓励符合市场化规则的场外交易。同时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治理进程,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数字治理和管理模式。


09

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国政协委员 谈剑锋


“十四五”时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提高信息技术的原始创新水平成为普遍共识。建议:


积极把握未来,面向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新兴场景,开展相关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和联合攻关,打造自主可控的协同创新链,赢得创新周期“先手棋”。


明确底线思维,培育安全可信产业生态,充分利用“双循环”市场体量,推进已开发或小规模商用的国产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的替代应用,尽快形成规模化协同效应。


针对那些难以完全使用国产自主产品的领域,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机制,定期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做好防控预案,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


压实网络安全责任,保障安全投入,大力培育网络安全产业,加快自主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新型安全风险研究,切实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


10

挖掘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


京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范文仲


就深度挖掘数据要素经济价值,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三点建议:


推动发展底层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数据交易流通的新模式。发展数据确权标识技术解决数据交易流通的权属问题,发展隐私加密计算技术推动高价值数据在“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实现流通,加强数据交易的安全合规性和交易透明度。


完善数据与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实现分级分层交易,保证数据交易主体和交易流程的合法与合规性。加强售后管理,建立台账记录,并由独立的专业机构进行数据审计。


明确地方数据交易场所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数据交易场所的筹备应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实行准入管理。数据交易场所不应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领域中介机构作用,创新发展数据托管、评估、审计、经纪机构等新型参与主体。


11

统筹大数据中心布局与城市群发展


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石 勇


如何更好地将全国大数据一体化中心建设与城市群发展规划统筹结合、协同发展,已成为现实挑战。建议:


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结合区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统筹城市群内的数据中心规划布局,开展算力与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创新。


提升城市群内部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完成跨区域算力整合。目前我国东部算力需求比中西部增长更快,市场和民众的意愿强,但受供电、能耗指标等基础保障的限制,算力资源拓展空间极为有限。在城市群规划布局中,考虑市场需求、民众意愿、基础保障等因素,构建符合本地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完成跨区域的算力整合。


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相关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城市群建设的相关具体实施方案中,配套整合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内部数字基础设施,构建相匹配的软件一体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共享机制。


12

加强四个融通助力“东数西算”



国政协委员 张云勇


当前,“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依然面临异构算力资源融合困难、分布式算力资源调度不易、数据要素安全共享不足、计算设施能耗较高的问题。建议:


加强算网融通。依托国家级高性能计算项目,积极推进超级计算与互联网的融合研究,探索跨中心超算资源的协同运行机制。鼓励通信运营商积极建设弹性韧性兼备、敏捷安全并举的“东数西算”承载网络。


加强数据融通。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合理规划布局数据资源的安全交互区,打造集约化数据共享交易平台,实现数据要素跨行业、跨区域流通,以数据融合促进不同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能源融通。鼓励风扇优化、高效制冷、电源效率提升、处理器动态休眠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鼓励通过自发自用、本地储能等手段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加强政策融通。引导产业链各方建设统一标准的算力评估体系,有效支撑不同算力资源的分析与度量,为算力交易和调度提供依据。


13

促进数字人民币发展提速


国政协委员 丁 磊


当前,关于数字货币创新,全世界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数字人民币已经走在国际前沿,有机会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围绕如何促进数字人民币发展提速,建议:


第一,从老百姓日常消费切入,让数字人民币真正变成大家口袋里的现金。可以将缴纳水电费、购买股票彩票、看病、点外卖等最接地气的生活场景接入,尽可能普及使用场景。


第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从统一全国支付数据做起,把全国各类交易数据理顺、归拢。对货币进行定向、分类跟踪,让数据做到“粗中有细”。


第三,选择一些影响力大、交易活跃的数字领域做试点。从小蛋糕切起,逐步提高数字人民币影响力。可以先从有优势、有前景的数字贸易领域切入,提高数字金融的独立性。


14

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与服务能力


国政协委员 冯艺东


近年来,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但是,在标准化、开放性和市场化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政务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程度。发挥好各级政府大数据局数据综合管理职能,明确各部门的数据治理职责,形成医疗、民政等数据生产部门分别收集,数据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各数据应用部门按需使用的数据治理体系。


精简数据共享的审批层级和手续,出台统一的政务信息授权使用指导原则,针对政府、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等进行分类授权管理,最大程度实现政务信息开放共享,提升数据使用效能。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在信息平台建设运维环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定标准提需求,具体工作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实现。


15

发挥工业互联网的正向作用


国政协委员 徐晓兰


为进一步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议:


保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战略定力。要持续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准确性、系统性认知。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措施一体化落地。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智能芯片、智能传感终端、开源社区等融合创新,突破工业控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工业互联网国家实验室创建,强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将工业互联网纳入新基建专项,算好经济账、综合账,明确支持方式、投入规模、建设模式,分层分类加快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扶持,尤其对工业互联网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16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电子病历


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毕井泉


建立统一电子病历制度意义重大。统一的电子处方是电子病历的重要内容,建立了统一病历制度,也就建立起了统一电子处方制度。这项制度,不仅可以方便患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避免医生开错处方。


对全社会来说,有利于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处方开具行为的监督,减轻医药费负担,有利于对各类疾病的精确统计,使药品研发与临床需求更加贴近。


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电子病历和医生电子处方,不仅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解决数据确权、交易、开发利用以及大家都关心的居民隐私保护等问题,更要破除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实行电子病历后,重复检查检验、大处方会减少,医保监督将无处不在。


全国统一的居民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制度建立起来,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就能够在大健康领域实现。



--------------  往期回顾  --------------



浏览 3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