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谁都想替代小程序

唐韧

共 4110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4-29 18:11

产品的创新通常来源于两个方式,一个是需求驱动,一个是主动思考。或者,二者需要同时具备。


有这么一款产品,累计用户达到 5 亿,日活跃用户超过 1 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 B 端产品。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猜到了,这款产品就是钉钉。


最近我在研究他们推出的一个新东西叫「酷应用」,觉得挺有意思的。同样也是一个结合需求驱动和主动思考诞生的产品创新。


我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好懂,简单去研究了后,会自然想到微信小程序,以及微软今年要上线的 Loop。


小程序已经定义了一种标准,微软的 Loop 也被称为定义未来的生产力工具。


接下来,我会从产品、业务、创新这三方面聊聊我的观察和思考。


一、「酷应用」是什么?


首先,酷应用并不是一个产品功能,钉钉也没有一款独立的产品叫酷应用,它是一个新的产品理念。


如果你关注过 Office 的产品之战的话,会对名为 Loop 与 Fluid 的技术有所了解。酷应用对标的应该就是他们,基于未来思考的一种产品形态。


为了能让你更直观地建立对于酷应用的理解,这里用微信小程序为例来做一个对比。


小程序不是功能,是一种产品形态、软件业态,它让大量的开发者进来按照小程序的规范设计并制作了很多应用,丰富了微信的生态场景,现在已经成为可以自运转且繁荣的一种软件标准。

 

同理,酷应用是钉钉推出的一个产品理念,但由于钉钉主打多人协作,它和小程序又有一些不同。


其次,酷应用和小程序在使用场景上存在差异。


用户在微信内触达小程序的方式是通过聊天、公众号和搜索等入口形式,而酷应用则是直接集成在聊天、文档、搜索模块中。


为了让你们更好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我特意画了一张对比图。



最本质的区别,小程序都是以入口的形式被微信其他模块调用,而酷应用则是直接集成到钉钉的各个模块。


这是产品理念上的区别,这种思考和设计上的差异化如果直接体现在产品功能上,就是交互方式、页面展示、操作模式的不同。


这里我说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


季度初,产品团队需要制定每个人的 OKR,于是在群聊内发起讨论。领导发了个共享文档到群里,让团队成员自己填写 OKR。


此时,团队成员需要点击这个共享文档进入到一个新的页面,或者是复制链接到电脑上打开,填好成后再回到群里说一声已完成。


发现了么,在这个过程中沟通事情本身出现了分割,这种分割是被聊天和共享文档这两个独立工具导致的。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搞定事情,如果以事情为中心去改变产品,就可以产生一些创新。


对于企业级沟通协作产品而言,群聊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功能,如果以群聊为中心,将沟通和事情结合起来,这就能大大提高企业协作效率。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个制定 OKR 的场景,我在钉钉群聊里集成了一个 OKR 的酷应用,这个应用不只是一个入口,而且是一个可以直接操作的卡片窗口。



我可以直接在群聊内完成 OKR 的设置和操作,不需要跳出群聊去到别的工具,这大大提高了搞定事情的效率。


除了这个场景之外,工作中还有项目进度管理、招聘管理、出差预定酒店等很多场景。


以前,要完成这些场景中的事情时,需要操作者进入其他独立的产品完成,然后再回到沟通产品中同步信息。显然,这种效率是不高的。


酷应用这种产品理念的推出,就给这些事情和沟通的结合提供了基础设施,真正做到一站式解决,也真正做到了以事情为中心。



基于这种创新的产品理念,不仅是在功能和交互以及操作方式上的区别,还有就是在数据上的一致性。


这些不同的酷应用在钉钉体系内是以颗粒化的组件形式存在的,虽然存在于多个不同的应用场景,但底层数据保持了一致性。


举个例子。


你可以在群聊中更新项目进度并告知大家,其他人可以在共享文档、工作台、日历等不同产品模块同步看到更新。



这种基于颗粒化组件的架构,加上数据一致性的特点,让工作效率得以极大提升。


不再需要 A 更新文档,再到群里通知 B,B 接着再获取最新文档内容了。


因此,可以做到沉浸式体验。


对于原本独立的第三方工具而言,在酷应用这种产品理念下就被解构成了一个个的卡片式组件,然后可以动态分布在不同的应用场景。


相比于小程序的「入口」形式,酷应用的「集成」形式更适合工作场景。



在产品设计上,这种理念的落地需要对业务场景的熟悉,也需要对系统架构的创新。


传统的业务型 App 产品包含了太多的功能,但绝大多数功能并不被用户需要,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其中某一个模块。


为此,将传统的业务型 App 解构成一个个独立的组件然后进行重新编排,在确保数据一致性的情况下融合到不同的工作场景里去,这就是酷应用的底层逻辑。



看到这,相信你已经对什么是酷应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


那么,这种新的产品理念在业务上有什么价值增量和创新呢?


二、对传统软件行业的变革


为什么我看到酷应用会想到微软的 office 之战、以及 Loop?


Loop 是微软在去年 11 月公布的可随时更新文件及内容产品,它是微软开发多年的 Fluid 框架的一项新落地。


Fluid 框架的技术核心是将网页或文件各种内容,如文本、表格、图片变成一个个独立组件。


这些组件可自由复制、搬移到另一个画布或工作区,如聊天App、会议、电子邮件、文件等,也可即时分享给项目其他成员,组件若有新改动也可即时更新到协同文件或电子邮件中。

 

因此,这项技术也有一个形象的描述——「流体组件」,这些组件所含的数据,可以任意流转在 Teams、OneNote、Word、Excel 中,并且一处修改,多处同步更新。

 

酷应用与之类似,产品是颗粒化、组件化、信息实时流动。但酷应用所瞄准的,是对软件行业的在思考,这是与微软的不同。


以前的 IT 公司通过开发各种软件去满足企业或个人需求来获得生存。如今,传统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而其中绝大多数软件都是在给企业提供服务。比如 ERP 系统、招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等。


这些职能型系统可能还好,对于一些业务型系统,企业需求的变化是非常快的,这就导致软件开发商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满足企业需求。


有句话这么说:「B 端需求的变化,频度远大于持续度」。


很多企业采购的软件都是续费制,每年到了续费阶段,老板发现买了这套软件只用到了其中很少的几个功能,但又不得不用。


因此,这些开发成本都会转嫁到需求方企业上,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付出很多成本采购了很多用不上的功能,这就是一种浪费。


传统企业软件的使用频率低,应用场景不丰富,用户触达难。这些,都是问题。


酷应用这种产品理念不仅是在产品表现层的创新,也是对传统企业级应用的变革。



作为钉钉生态内的一个基础设施,酷应用可以对第三方 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开放,让他们把自己的软件集成进来供用户选择。


这么做有几个好处。


第一,降低了需求方企业的采购成本,不需要为了那些低频功能付出高额成本,按需使用。


第二,ISV 可以将自己的核心产品拆解为不同的组件化产品上架到酷应用中心,同时可以借助钉钉基础能力的开放去提升产品使用频率。


第三,依托钉钉开放的各种场景,这些第三方酷应用开发者可以获得新的业务增量。


这个过程,就跟小程序在微信生态内赋能了很多独立开发者和企业一样。只不过,钉钉做的是 B 端领域。


三、面向下一代的交互创新


一谈到产品创新,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可能是推出一个颠覆性的设计。其实不然,创新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创造价值增量。


所谓价值增量,可以理解成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在效率上,酷应用这种产品理念的落地显然是能提升原有效率的,以前没有,现在有了。


在成本上,对于需求方企业和第三方开发者来说,双方成本都能得以降低,平台创造了额外价值。


这种创新,源于对需求的洞察和对产品的思考。


我一直认为,判断一个产品的创新力不能只看表面,要回到它所处的环境和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传统软件一直被卡脖子的问题在于,产品过于笨重,导致使用频率低。

比如 Office,启动都要花好几秒。随着生产力工具的创新者和搅局者如Slack、Notion等涌现,微软生产力和协作工具的绝对地位受到威胁。

Fluid 就是在 Office 被蚕食的时代,微软推出来救市的,他们试图用这种新的产品形态,刷新生产力工具的协作体验,抢回被蚕食的领域,来重新定义市场格局。

把大而全的应用拆小,把重的应用变轻,嵌入高频使用场景,这是 Fluid 的思路,同样也是钉钉的酷应用的思路。

酷应用的创新,是想将传统软件产业向前带进一步,用高频的场景带动低频的应用,对未来的办公协作产品勾勒出了新的想象空间。
 
这种全新的功能,让协作中大量复杂的概念和环节都被移除了,这种程度的变化是惊人的,它意味着交互的模式,从最底层的概念到呈现的方式再到信息的流动,都发生了改变。

这种改变还会随着产品迭代和时间推移,可能进化得更加智能、无缝、微妙。

产品的发展不仅仅是功能的升级,还包括对于业务的变革、对行业的革新、对价值的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产品经理深度参与业务,去一线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为产品方案。
 
像钉钉这种亿级产品的创新,相比新产品要难很多,但酷应用的推出对于整个软件行业来说或许是一次全新的升级和体验。
 
在我看来,钉钉过去七年对软件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就是打造了 IM 这个高频的场景。

而酷应用这种新的产品理念,代表的是软件发展一条新路:用高频的互联网产品带动低频的软件产品。

有了这个小玩意,软件会在不同的场景下以更加轻量级的、类似酷应用的方式出现,随处可用。

这背后,对用户是交互体验的创新,也是让软件开发商从类似钉钉这样的平台上实在获得流量,让更多用户去用,从而去增长。
 

这次搞的事情,确实有点大。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10 年前,我们还把计算机软件叫做 IT 系统或者软件。如今,我们把计算机软件叫做产品。


未来,产品也会持续进化,适应新的场景和发展。


今天,与 74178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还有什么能说的?
互联网凉了?

浏览 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