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二楼出人才,天涯论坛停止发帖,我们的青春没了
01
如果将曾经的互联网比作集市的话,那么天涯论坛绝对是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大集市。
网民们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论坛看八卦,看看最近的社会发生了什么新奇的事情,顺便随手敲下几句话来评论一下。
也正是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评论,造就了早期的网络梗。
所谓“自古二楼出人才”,就是说在天涯论坛里,每个热帖评论区的第二个回复总是包含人生哲学,从而引起下面的楼不断地讨论,有时甚至是攻击。
还有“很黄很暴力”、“YY”、“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经典梗。
那时的天涯,也是网络文学的肥沃土壤,许多我们现在熟知的影视剧,最早还是天涯里的一行行文字,而它们的作者早期也是潜藏在天涯的写手。
像宁财神的《武林外传》、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等,曾经吸引了多少人追到天涯求更新,据说《鬼吹灯》在天涯的连载至今仍未完结。
此外,天涯论坛也在不经意间捧红了不少网红。
不论是妩媚多姿的芙蓉姐姐,还是眼神自信的犀利哥,还有清纯甜美的奶茶妹妹,和如今的社交软件、直播软件相比,这些初代网红没有人在背后刻意包装,却火得一塌糊涂。
即使你当年没有直接去过天涯论坛,但也必定间接地因为天涯而知晓了更多的趣事,这些趣事如今已经成为80、90后的一部分回忆。
可以说,天涯社区见证了一代人的青春和成长一点也不为过。
02
邢明最初成立天涯的目的很单纯,当时没有炒房的概念,人们忙着炒股,邢明就想做个股市论坛,供股民们交流学习。
邢明本身也是个资深股民,他在股市狂赚了2000万元,其中的大部分被他拿来作为了创建天涯的启动资金。
1998年底,“四通利方”改为新浪网,由于网站改版,原先习惯了论坛模式的用户们接受不了,刚好他们发现了天涯论坛,于是纷纷转移战地。
随着用户活跃的增加,邢明发现一个炒股论坛远远不够,于是他陆续开设了电脑论坛、杂谈等模块,这就是最初的“天涯社区”,后来又增加了电脑技术、情感天地、海南发展、天涯互助等几十个模块。
那时候的普通人家不太有机会接触电脑,早期的用户大都来自机关、高校、媒体、企业等,具有一定的文化涵养,而这也形成了天涯最早的“基因”。
澎湃新闻的一位评论员曾经这样评价天涯:
2000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浏览互联网网页时,就曾被天涯吸引过目光。若是照搬一句‘这里的人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似乎也不违和……在我看来,天涯的杂谈一度代表了互联网评论的最高水准。
正是因为这些人才的参与,天涯社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网络言论平台。
03
04
上游新闻《中文互联网BBS巨头衰亡史:关联风险高达1883条,天涯论坛彻底凉凉?》
搜狐特别话题《邢明和他的天涯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