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形势研判及思路建议

工业互联网世界

共 6960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4-05-29 17:47

编者按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难点有哪些?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近日,赛迪研究院重磅推出集体研究成果《“十五五”前期研究成果汇编》,力争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支撑,为企业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做好服务。

《“十五五”前期研究成果汇编》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综合篇,分别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工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网络安全、数据治理、国际合作等9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下篇为行业篇,选取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氢能、安全应急装备、原材料、新材料、生物制造、新型储能、历史经典、医药工业、电子信息、先进计算、量子、集成电路、光伏、显示、软件、未来产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19个行业进行分析。

工业互联网世界编辑部将遴选《“十五五”前期研究成果汇编》系列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本期发布《“十五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形势研判及思路建议》

文|赛迪智库规划所

“十五五”时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五年。必须认清新形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一、“十五五”时期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五五”时期,大国战略竞争和博弈加剧,人工智能的冲击和影响扩大,我国制造业发展形势面临“三重”大调整。

(一)格局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加剧“逆全球化”进程,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动区域化布局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秉持零和博弈和保护主义思维,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国筑起“拦水坝”,强行切割基于市场规则建立起来的全球供应链,谋划小圈子、组建小阵营、成立小同盟,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区域化发展。一方面,力推制造业回流,美国对光伏、锂电池等部分产品设置本地化指标,推动企业在美国本土布局设厂,并将逐年提升本地化要求。另一方面,拓展打压范围,2023 年 10 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2024 年初美国再次对中国采取禁令,限制荷兰向中国出口深紫外(DUV)光刻机,试图将我锁死在价值链中低端,我国产业升级发展面临更大阻遏。

(二)范式调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加快生产范式演进升级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广泛渗透到制造业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生产方式看,数字技术实现生产各环节的全面链接,以数据驱动生产效率、要素使用效率提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生产模式看,数字技术在供需两端广泛渗透,驱动生产端与消费端全方位融合,推动制造业从传统的提供产品转变成以数据为核心的制造服务,催生出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新业态新模式。

(三)动力调整:强国建设步入新阶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五五”时期是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阶段,即由“缩小差距、重点突破”升级为“巩固地位、提升层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明确新阶段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要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战略任务,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十五五”时期制造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系列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人工智能推进数实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实践中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二是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将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与高效率、高收益、高循环深度结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变革。
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新发展阶段产业政策,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打好扩内需稳外贸的政策“组合拳”。到 2030 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显著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在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中的地位更加巩固,新型工业化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大幅提升。

三、“十五五”时期制造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针对“技术”到“市场”的供需壁垒、“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换壁垒、国产化替代产品“有而不用”的应用壁垒,建议:
一是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供给制度。积极探索技术作价参股、投资孵化产业化公司等模式,实现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双向奔赴”。依托正在筹建和计划成立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其他国家级研发机构,集中高校、民营企业、社会机构等力量,共同投资开发关键制造技术,并通过成员企业快速将技术转化为面向市场的生产制造。
二是加强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加强战略急需中试平台建设,围绕量子、生物、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发展需求,布局一批中试平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密集验证与落地转化,提高产品性能、功能和质量可靠性水平,促进自主产品迭代升级。
三是制定促进国货国用的相关政策。动态编制发布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促进优质“国货”推广应用,鼓励政府、军工、央国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手册内国产产品。研究制定支持使用国产化替代产品的容错和风险兜底政策,为国产产品应用创造宽松环境,提供更充分的试错迭代机会。
(二)提高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重点产业链存在的“断链”“卡脖子”等问题,建议:
一是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聚焦“六基”开展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生产制造、应用推广、优质企业培育等工作,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
二是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部署打造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拳头”产业,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光电子信息、能源电力装备、纺织服装等优势领域,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有效提升风险协同处置能力。强化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技术体系共建共享与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作、创新资源优势互补。
(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夺产业主导权的竞争加剧。要主动作为,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建议:
一是建立技术预见机制。加大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全球顶尖咨询机构权威报告、全球高价值专利等的分析力度,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规划、预见预测与发展模式研究,动态筛选前沿技术领域。
二是丰富应用场景。建设多元化未来制造场景,加快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推广,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加速探索未来空间方向的成果创新应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建立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库。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投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带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探索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优化风险拨备资金等补偿措施。
(四)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要以更大力度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建议:
一是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转型。深化产品研发设计环节数字化应用,分行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库,开发数字孪生系统等工具,提升产品绿色设计水平。在生产制造全流程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以制造流程数字化推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并推广“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
二是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智能终端和绿色信息网络,采用绿色先进技术,对数字传感设施、网络基站设施、大数据中心等开展绿色改造升级。在数字经济领域制定能耗与碳排放标准,完善数字产业“双碳”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的数字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绿色回收渠道。
三是持续优化公共服务。积极培育专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诊断咨询、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评价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构建优质高效、绿色低碳的制造服务体系。
(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针对东强西弱、南强北弱、产业同构性同质化等问题,建议:
一是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定专项政策和行动计划,推动构建产业、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环的集群产业生态。
二是有序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按照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自愿合作方式,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向中西部劳动力丰富地区转移,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转移。
三是建设产业大后方。以备战备灾谋复兴为方向,以事关国家经济稳定、产业安全、民生保障的领域为重点,发挥国家动员能力,激发地方活力潜力,统筹建设一批重点产业战略大后方。
(六)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针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企业数量不足、大中小企业资源整合和协作共享能力较弱等问题,建议:
一是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跨国企业。引导企业树立全球视野,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的海外布局。支持企业通过建立“母工厂”、实物投资、股权置换、联合投资等方式,开拓第三方市场,建立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离岸孵化器、海外研发机构,更多吸纳整合高端创新资源。
二是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和监测预警机制,指导 “走出去”企业境外合规经营。引导企业通过设立联合基金、研发合作等方式,引入多元化股东、合作伙伴。引导企业对外投资从提供资金向提供“资金+产品+服务”的整套解决方案转型。
三是打造大中小企业间融通发展优良生态。支持链主企业以“揭榜挂帅”“赛马”方式开展技术攻关,吸纳中小企业参与并开放使用科研设施设备。支持大企业挖掘潜在场景机会、释放场景资源,促进大中小企业围绕重大场景进行创新合作。
(七)提升行业治理智能化水平
习近平指出,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任务,我们将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治理方式,建议: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依托,推进产业治理部门、支撑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加快业务流程线上迁移和集成优化,构建协同高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面向各部门治理场景,深度整合业务条线,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实现产业运行监测和政策效果评估的联动共享,提升产业治理多部门协作水平。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程楠、樊蒙、陈笑天、黄诗喆、谭俊彬、李杨、刘佳斌、么鹏飞

编辑:张思琦

指导:新文


延伸阅读:

“十五五”时期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形势研判及思路建议


推荐阅读
重磅:2024年工业互联网发展十大趋势发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重磅:2023年度工业互联网十大事件发布
专栏 | 从案例谈5G工厂的几点思考

浏览 3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