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般的少年:海南
共 189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4-20 21:11
上周,刚从海南出差回来,回来之后一直想说一说海南。
对海南的了解,其实仅仅停留在人们口中的沙滩、椰子。而真正去到海南,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2019年2月,第二次就是2021年4月,都是去了海口开会。这篇文章更像是流水账,记录的也都是些琐碎的事情。
第一次安排去海南,其实挺突然的,当时是研三,2月份春节还没结束,临时收到通知要去海口开个会议。于是在春节的尾声就奔赴梦想中的海口了。其实下面的足迹分布图,靠近右边的星星就是第一次开会的地方,在秀英区滨海西路。
我的海口足迹图(自西向东)
去会议酒店的路上,两侧种满了海南标志性的椰子树,上面都挂着三两青皮的中等大小的椰子,走在路边的时候,还生怕被砸到,毕竟当时胆(没)儿(医)小(保)。
这是我读研期间为数不多可以跟同门一起在外地开会的机会,身边的师兄师姐也都特别Nice,这是当时我脱离班级,独自一人在上海读研的最大欣慰。反正我也喜欢人多,因为热闹。这样氛围下的海南,确实是很美的。而且那次还吃到了星际酒店的青龙虾尾,喝到了原汁原味的椰子汁,走在沙滩上吹着海风,看着日落,想来确是惬意。硬要找个遗憾,那就是没得往市里走走,一直呆在了秀英区——海口正在发展的西海岸。
我做了个报告
海南绿化超级好(喜来登酒店内)
第二次到海南也是因为会议
第一次到海口留下的遗憾,在第二次补上了。2021年4月份,再一次因为参加会议而来到海南(足迹图上的另一个小星星)。这次是跟我们部门新同事一起,其实说是同事,我更愿称为“同学”,可能还没能完全从学生思维里走出来,毕竟年龄相仿,也都是刚从学校出来,喊同事是有些见外的感觉。很巧的是,这位同事也是海南人,以前也经常到海口生活,对这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都比较了解。
会议注册的当天,就一起去了市里的百汇城觅食。转了几层,最后还是通过悬挂在外墙的一个广告,决定去尝一尝海南菜。海南菜并不在传统的“八大菜系”里面(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但是因为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海南菜源于中原餐饮,融汇闽粤烹艺,吸收黎苗食习,引进东南亚风味,独具风味。印象很深刻的是椰子饭,还有虾酱、海南粉,但是烤文昌鸡就觉得麻麻哋了。
从“郊区”跑到了市中心觅食
很喜欢这家店纸巾筒的设计
吃完晚饭之后,就下起了雨。“牛头下雨牛尾晒”,“东边日出西边雨”,这两句谚语在海南岛可以说体验感非常强烈了。海南岛地处中国南端,与广东省之间有琼州海峡相隔,四面环海,妥妥的热带海洋雨林气候,天气变化无常,特别是3~5月份,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后面会再有提到。
然后就是认真开了一天会议,此处略去会议各式PPT。会议结束之后,趁着回广州的间歇,去了一趟万绿园。坐的海南公交,是分段计费,可以便捷地使用微信乘车码支付,不过就是需要回答司机一个灵魂问题:你打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要能想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选择对应的金额扫码支付。公交是沿着海口西海岸一路向东走,路过的基本都是景点。恰巧当天正在举行海口马拉松比赛,一条道路专门腾出来给运动员们,旁边分段布置了补给点,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和啦啦队,阳光正好,还有舒适的海风,多美的画面。
海口公交乘车码
刚走到东面,离万绿园不远,天开始阴沉,快速移动的低云带来了一场降雨,要是跑不过低云的选手,就等着被淋雨吧!而到了万绿园,雨停了,出太阳了。转了没多久,刚到海边,又下起一阵大雨,踉跄地走回凉亭,结果太阳又出来了,那一刻我有点同情在海南做天气预报的盆友。
虽说是网红点,万绿园除了占地面积大、绿化好,貌似并没有其他吸引我的地方,然后瞄向了另一个比较冷门的打卡点——海南省博物馆。不去不知道,这一去还真的被惊艳到了,极力推荐!
连博物馆前面都是椰子树
里面有几个展厅都很抓眼球,一个是南宋“华光礁I号”沉船文物展出,另一个是旧时海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展示。(看图就好了)
1/2
2/2
展厅之一,360度高清屏很炫酷
1/3
2/3
3/3
展厅之二:旧时海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很逼真
当然海南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就是免税店了,中免集团的免税店占据了海口美兰机场的一整条长廊。不过我倒是没太多心思逛,只是帮同事们代购了上万的护肤品,哈哈哈和我也没啥关系。有些护肤品在海口店都售罄了,可以提前24小时在三亚店下单,然后在海口提货就完事了。说起三亚,其实从海口过去,坐个环线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但是想了想,还是等下次有机会,再去好好感受下被东北人包揽半壁海南的三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