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形机器人火到国外!不惧偷袭还带闪,AI大佬:定价好低要改变行业规则了

亿欧网

共 6505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3-08-20



宇树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重磅发布。



最新国产人形机器人,这回火到国外去了!


连OpenAI创始成员Karpathy都前排围观,当场高呼“想要”。



且看这个“人”,怕不是个“武林高手”(手动狗头)。


底盘稳固,突然碰见一脚飞踢,两步轻松恢复平衡。



甚至还能提前预判,一点儿不大意,直接闪。



背后偷袭,也能大跨一步接化发。



不仅会走,这伙计跑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这么一台机器人,来自宇树科技——


就是那家把机器狗价格打到万元级别、卖到了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国产机器人公司。


如此背景,加上宇树官方透露的“低于9万美元(约合65万人民币)”的售价,难怪有网友认为:


(小米“铁大”成本约为60-70万人民币,波士顿动力Atlas成本预计超百万美元。)


这也是宇树首次展示其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相关进展。而这个发布的时间点,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毕竟这段时间,国产人形机器人可谓消息不断:


前有字节跳动扩建机器人团队的消息传出;


后有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的智元人形机器人发布会定档本周五;


今日开幕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也不乏人形机器人的身影……


国产人形机器人,似乎来到了一个集中爆发的时刻。


01

国内第一台能跑的

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还是先来看看宇树这一最新人形机器人的具体细节。


机器人代号“H1”,刚满半岁,身高1米8,体重47公斤。


其单腿自由度为5,包括3个髋关节,1个膝关节和1个踝关节。


其中,膝关节电机的最大扭矩为360N.m,髋关节约220N.m,踝关节约45N.m。



根据宇树官方信息,这使得H1拥有“全球近似规格最高动力性能”。


电机驱动之下,H1的行走速度>1.5m/s,跟一个普通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差不多,潜在运动能力则能达到5m/s以上——


官方的说法是,“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值得关注的是,宇树H1配备了3D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



激光雷达在后脑勺上,深度相机在脑门上。



尽管官方没有明确说明,但网友们推测,H1在视频中展示的“躲避”行为,正是基于高精度传感器带来的环境感知能力。


其他具体的技术参数如下:



在如此配置的基础上,宇树初步给出的预估价格是“低于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万)。


英伟达AI大佬Jim Fan认为,9万美元在许多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预算范围以内,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更是非常便宜。

这个价位可以改变行业规则。



不过,H1尚且只是“成果预演”,宇树官方的估计是,正式商用还要3-10年。


另外可以看到,H1的手目前还没办法剪刀石头布,宇树称,未来可选配的“灵巧手”目前还在开发中。


还有不少网友吐槽,H1目前的走姿看上去像急着找厕所。



02

两个月连发新品


提到宇树科技,你可能多少见过他们家的“狗”:


在春晚、冬奥会、超级碗、元宵晚会上都有过亮相。



并且最近几个月,宇树动作频繁。


H1之前,就在上个月,宇树还新发布了机器狗Go 2,9997元起售,差不多就是最新款iPad Pro的价格。


这只狗子接入了GPT技术,能基于GPT的语言能力和大量知识库更好理解人类意图。据说随着存储知识增多,Go 2还能具备自己的个性。


还支持在背上加一个机械臂或者其他配件。


除了仿生机器人领域,宇树在机械臂、激光雷达上也有布局,已分别发布一款产品。



目前,宇树科技已完成数亿元B轮系列融资,由经纬创投和敦鸿资产分别领投。


03

国产机器人热度正酣


颇为巧合的是,曾以“天才少年”身份入职华为的稚晖君,这周五要带来自己的创业首秀了。


而且也是半年之期、人形机器人。



具体情况如何,还要周五见分晓。


其实今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圈子是相当热闹,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很多新成果。


年初,做互联网厨电的纯米科技,发布了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DaQiang,正式入局这一赛道。


据介绍该机器人基于纯米自研算法,能实现身体平衡、清晰准确完成大部分基础行动指令,未来可应对家庭中大部分服务场景。



傅里叶智能发布了GR-1机器人,全身自由度达40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300N.m,步行速度达5km/h(约1.4m/s),可负重50公斤,能够避障、应对冲击干扰等。



大厂方面也有相关动向——字节据称正在扩充机器人团队,计划在年底让团队规模突破百人。


据悉这一动作来自字节高层的内部探讨,张一鸣、字节跳动 CEO 梁汝波、算法技术负责人杨震原等均有参与。


明确的目标有:生产一些机器人,服务字节电商履约需求;探索把AI大模型用到机器人上。


以及小米最近也推出了新一代机器狗。


除此之外,今年1月业内头部企业优必选股份有限公司赴港提交 IPO 申请。



行业内玩家大动作频繁,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


AGI火热发展,给仿生机器人的实现补足了最后一块重要拼图,具身智能也成为了AI圈新热点,李飞飞团队都在搞。


与此同时产业供应链、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了。


量子位智库在与从业者的交流中获悉,目前仿生机器人行业大部分零件已经可以做到国产化替代。


国产厂商已攻克谐波减速器、液压、电压执行器等零部件技术,涌现出一系列国产企业。


而且受到GPT等大模型影响,仿生机器人也迎来To B 到 To C 的新机会。

        

来源 | 量子位


(
END
)



亿欧智库发布2023中国AI商业落地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本报告通过构建SCE评估模型,分析得出零售、互联网、金融、泛娱乐、汽车、智慧城市、医疗和制造行业中的高价值场景,最终从供给和需求侧提出提升AI商业落地场景价值的有效途径。

欢迎关注公众号,添加小助手后回复报告名称获取完整版。





浏览 216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