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时间内,多所双一流高校发布讣告,已有11份...

视学算法

共 5457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2-12-21 22:26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官网

近一周时间内,多所高校发布讣告,哀悼著名专家学者去世,据不完全统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讣告


12月18日夜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栗德祥同志于2022年12月1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遵照家属意愿,丧事从简,将于2022年12月22日(星期四)举行小型告别仪式。
谨此讣告!沉痛悼念栗德祥教授!

栗德祥教授1942年6月15日出生于黑龙江。1960年9月入读清华大学建筑学系,1962年入党,1963年担任辅导员,1966年毕业。1967年贵州省冶金设计研究院任技术员。1975年纺织工业部设计院任建筑师。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周卜颐教授。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后历任建筑系系主任,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研究所所长。

栗德祥教授在建筑学理论研究和建筑设计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是我国最早开展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领域研究的知名专家,提出了“因地制宜、被动优先、协同整合、减源增汇”的重要设计理念,并用以指导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主持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长春市整体城市设计之生态设计专题、唐山城市生态设计专题研究等一批优秀项目,并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栗德祥教授是中法当代建筑交流的先行者和开创者,数十年来为推动中法两国建筑界增进相互了解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他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栗德祥教授为人至诚,坦荡无私;为学至笃,终身不辍;为师至善,如慈如严。先生品格光明磊落,先生处世敦厚温润,先生育人春风化雨,广受学子敬仰爱戴,不愧一代清华师表。

栗德祥教授的逝世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建筑学界与建筑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栗德祥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讣告

2022年12月1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中国当代国际贸易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的领军人薛荣久教授于2022年12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薛荣久,河北省迁安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资深教授,国际贸易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任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特约顾问,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曾赴美国、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日内瓦进修、讲学、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由于国家需要,薛荣久拿出许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关贸总协定及世贸组织的研究、教学和相关的社会活动。他满怀深情地说,“我最大的愿望是为中国培养出一流的世贸组织专家,为中国在世贸组织安身立命加深研究,提出对策;同时,通过研究,推动世贸组织的改革,促进世贸组织成员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薛荣久培养了国内第一批世贸组织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现在,这一批毕业的博士生均已成为国内世贸组织研究的后起之秀、教学和公职的栋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讣告


著名石油教育家、重质油加工专家、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石油化工学部教授林世雄,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2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林世雄1932年出生于上海,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1958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研究生班。1953年起任教于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北京),先后担任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炼油教研室主任、炼制系副主任和石油大学(华东)炼制系主任等职务。1987年6月晋升为教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等称号,1998年7月退休。

林世雄是重质油加工学科领域奠基者之一。他一生立德树人、潜心学术,在教育和科研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为国家重质油技术进步、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立于三尺讲台数十载,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编撰,他担任主编的《石油炼制工程》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为石油炼制专业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起到重要作用,极大促进了石油加工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指导并影响了改革开放后几代石油化工技术人才的学习与成长。

他胸怀科研报国之志,潜心学术、勇克难题,参与科研项目多项,推动了炼化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法创新,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引领了我国重质油加工技术进步。他积极投身重质油加工学科的建设,为推动重质油加工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推动石油化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特色和优势,使中国石油大学在该领域跻身全国前列。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讣告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退休教师、《社会》杂志原副主编刘达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7日4时5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九十岁。



刘达临教授生于1932年6月,1950年12月入伍,1969年10月退役,1969年10月至1982年3月在上海自动化仪表一厂工作,1982月4月调入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杂志,历任编辑、副主编,并从事社会学、婚姻家庭、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根据刘达临教授生前意愿和家属意见,丧事从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讣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发布讣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夏云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8日19点3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5岁。 

遵照家属意愿,丧事从简,已于2022年12月19日(星期一)举行了小型告别仪式。


夏云教授,1927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1950考入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学,后并入清华大学,1954年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57~2010年,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曾任建筑系物理实验室主任。

夏云教授一生致力于建筑教育和科研事业。50多年一直坚持在教育第一线,83岁正式告别讲台,传道授业,呕心沥血。

中山大学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退休教授裘汉康同志,因病于2022年12月18日凌晨3时32分在广州去世,享年90岁。


西南财经大学讣告


12月18日,西财智库SWUFEINSTITUTION发布消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赵国良先生逝世。


赵国良教授的一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将毕生智慧都倾注于经济研究上,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赵国良老师出席西财智库2020年年会

1959年7月毕业于四川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留校任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工业与贸易促进研究会顾问,四川省工业经济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领导小组顾问,四川省及成都市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改革与发展组组长,成都市科技顾问团经济咨询组组长等职。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赵国良教授,先后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四川省首届创新人才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等。

1997年,由他担纲主持研究的国家级重点课题《现代企业制度论》以专著形式出版后,被选为送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阅读的全国十本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之一。

赵国良教授还相继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社科研究奖等其他奖项,相继参与了中国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等全国性重大课题调研及四川省许多重大决策性课题调研和讨论;甚至还执笔起草了四川省委省政府指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文件,并取得很好的实效。

以书传家,以学报国。赵国良教授达观的处世准则和高尚的品格更是后人仰慕、学习的典范。据悉,赵国良教授带领一家三代孜孜不倦遨游于财经海洋,一家三代8口人,分布于成都3所大学,出了3个博导、4个教授、6个大学教师,先后有6人在西南财大攻读过本科硕士博士,一家人用所学不断回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身体力行实践着“经世济民”的西南财大的大学精神。


北京大学讣告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王福堂先生因高龄于2022年12月16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王福堂教授原籍绍兴,1934年4月22日出生于杭州。1952年秋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56年7月毕业后留校,先后在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任教,1988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原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语言学论丛》编委。

王福堂教授笃志学术、品格高洁、大雅君子、一身正气。王福堂教授的逝世不但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方言学界、中国语言学界的重大损失。对于王福堂教授的逝世,我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华中科技大学讣告


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梓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赵梓森,1932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院总工程师,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科委光纤通信专家组总体组组长等职务。

赵梓森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认的开拓者。他“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石英光纤;创立了我国光纤通信技术方案。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的武汉邮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光缆通信工程和连通全国的光纤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他还是“中国光谷”的主要倡导者,更是“中国光谷”的推动者。

赵梓森一生都在科研领域“奔跑”,他常说:“技术永远是不断发展,我们不抓紧推进,就会落后于人。中国现在的光纤,已占世界光纤市场的半壁江山。接下来,我们要使用新材料,做更高水平的光纤,继续在世界领跑。”

清华大学讣告


12月15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退休教师史其信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史其信教授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创建清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1995年创立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2011年退休。

讣告指出,史其信教授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毕生奉献于党的教育事业,终身致力于推动我国交通事业发展并作出卓越贡献,是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先驱者。

在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曾任土木工程系党委书记、交通研究所首任所长,大力推动清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与国际合作交流,做出了历史性突出贡献。

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倾注毕生心血教书育人,受到国内外同仁的普遍尊重和学生的真诚爱戴。史其信教授治学严谨、正直无私、为人谦和、提携后进,是一位永远值得我们敬重和怀念的前辈和良师。

讣告称,遵照史其信教授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沉痛悼念史其信同志!

北京理工大学讣告


12月16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发布讣告: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现光电学院)原系主任、我国光电成像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倪国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讣告介绍:倪国强教授,男,江苏无锡人,1946年1月出生于上海,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进入复旦大学核物理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至河南省安阳钢铁厂工作,1980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光学系军用光学学科(现光电学院光学工程学科)攻读硕士学位,1983年毕业留校工作,1989年6月在职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10月评为博士生导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9年9月至1993年10月任工程光学系副主任,1993年10月至2000年1月任光电工程系主任。2013年3月退休。

倪国强教授在光学工程和光电技术成像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工科四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光电技术专委会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委员、《光学学技术》副主编、《光电工程》副主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等职务,为我国国防建设及军用光学/光学工程/光电成徽等领域的发展、为我校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奉献了毕生精力。

倪国强教授的不幸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师长、好同事,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他高尚的科学品德与思想境界、深厚的学术造诣、对科研教育事业所倾注的毕生心血,将永存我们的心中。他的精神与学识是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我们永远怀念他。

遵照倪国强教授家人意愿,因疫情形势特殊,后事一切从简,将采用线上形式进行悼念追思,为倪国强教授送行。


点个在看 paper不断!

浏览 1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