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共 6673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3-03-11 14:3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作者:Dreacto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answer/1868425096
1. Engineering 和 Theory 之间差一双手
2. 要有自己的科研品味
3. 没有交流能力的PhD功力折减一半以上
4. 英语真的是一把捏在你手里的小锤子!用得好,捶别人,用不好会被别人捶
5. PhD 会拉近你和很多人的距离,尤其是大家都在读PhD,因为我们都有一样的老板
6. 吐槽老板高要求的时候也去想想是不是自己也挺喜欢老板的这一套大道理的!如果哪一天发现你自己也这么要求自己的时候,你和老板的交流就顺畅了
7. 多思考,多认识自己,但少比较!
8. 经常对自己说: 我其实挺幸运的,很多时候运气还不错!运气喜欢听好话,开心了就来找你了!
9. 如果条件允许,经常给自己添置新工具 ,电脑,手机,相机,耳机。走进专业的世界,你会觉得自己也挺专业的!
作者:许铁-巡洋舰科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answer/83156812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answer/1799183973
本质上世界上现行的教育体制里,对博士的界定相当模糊。当所有过来人介绍经验时都在说不要把博士当成学生,要当成学术圈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挑明了博士就是拿着学生待遇的钱并且没有劳动合同保护,不到万不得已你还不敢跳槽(退学)的低薪工作。
加上国内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制度确有所缺失,导致学生对导师的依附关系更加严重,一些匪夷所思的压榨行为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加之学术圈实际是最封闭的圈子,在你所在的领域里本质上就那么几十几百个人分一块蛋糕,你博士毕业不管你去哪里做博后发什么文章,回国之后还是要挤进这个小圈子里试图生存。就这么一个圈子在垄断话语权,要么你挤破头挤进去,要么就转行。不像在企业里一个呆的不爽,换一个没什么关系的公司可以继续呆。
所以国内除去少数既得利益者,大多数人的博士读的都非常痛苦,留下来就是继续痛苦,那就只能逃离,中间没有过渡地带。加上现在的很多科研真的和能力没有什么关系,在top2的几年看到很多具有优秀天赋的同学被导师折磨的异常痛苦
很想讲的是非常神奇的一点优秀同学往往是走两种极端的下场:或者是被导师重点培养,或是被导师重点pua折磨。找院士当导师被分给小老板培养的尤为明显,有些小老板会尽力培养你以求获得大老板的认同分更多学生给他;而剩下的就被坑惨了,和导师年龄差越小的越惨。私以为是小老板怕你会弯道超车,一旦出了好成果加上院士背书说不定毕业就翻身,所以会让你处于一种里外不是人的感觉,把一堆与学术无关的杂事儿或者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给你,美其名曰培养,并且还可以在大老板面前表现自己对学生的重视。但是也不会管你,甚至暗中使绊子,学生也是百口难辩。一般的人这样过5年学术道路基本也就废了(张益唐那种天才都差点熬不过来,一般人想都不用想),最后小老板还会在大老板面前表现出一副我尽力了,学生不行的嘴脸。(奉劝有这种经历的同学发现心术不正的导师一定要当断则断,没有改变的勇气,后面只会越来越糟)
很多浮夸空谈的人拍中了导师的马屁,堆积各种资源推给文章。最后当年有些最扎实基础适合做科研的很多人都熬了五六年之后,终于放弃了当年的美好的学术理想向现实低头,满嘴跑火车到处讲故事的既得利益者们都留了下来。(可能是因为身处生化环材天坑专业的原因,因此很多人可以弯道超车。。。确实很多文章和你的学术基础不太有什么关系。。。相信其他研究方向还是会筛选出很多优秀的人留下来的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answer/413408137
1.一定要跟对正确的导师。导师的人品甚至比研究方向更加重要,导师的人品很大程度决定是否能够安心搞科研以及顺利毕业,如果读博无法毕业的,那我觉得意义不大,不要安慰自己读博没有毕业但是get了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过程很重要,结果更加重要。有七八年时间,不读博做任何一件事件,认真的话都足够做得很深很好了。庆幸自己现在师承名门。
2.研究方向很重要。一定要顺势而为,倒不是说什么热门就马上投入到什么领域中去,在读博前要进行预判,像什么冷门的,濒死的方向,几十年来都没热门过的这种,就不要选了。不要骗自己这是未来的方向,如果这点预判都没有,读博出来出路也一般。身边有同学文章质量和数量差不多的,一个搞人工智能的可以拿阿里星,另一个搞xxxx的去华为白菜。
3.自身对于科研的敏锐力。个人觉得想能够顺利毕业混几篇SCI,5年的时间完全够了,但是大部分人的初心都是希望做一些能载入人类科技史册的工作。那就需要对当前的课题保持最够高的敏感程度,这一点也与导师的悉心指导分不开,少部分天才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天赋,如果觉得对科研提不起兴趣,那趁早另谋出路。这一点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来获得提高,但是一般不会有质的飞跃。
4.发自心底对于所从事课题的热爱。这种感觉就像,你看到一篇paper,会发自心底认为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工作,会为他们出色的成果真心喝彩的那种。保持对于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热情,才能做得住冷板凳,守得云开见月明。
5.勤奋与刻苦。身边但凡paper出色,代码能力强大的人,无一不是十分勤奋的人。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也许过年过节也要赶DDL,也许周末双休也要写代码,要想完成一个出色的博士课题,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低质量的勤奋其实百害无一利,感动了自己却于事无补。与其在LAB坐着刷新闻看视频刷微博,还不如回去睡觉,不要骗自己那是勤奋,那是努力。要耐得出寂寞,不要觉得同龄人都年薪多少,娶妻生子,自己却一把年纪什么都没有,科研做得好,博士毕业照样能找到很好的出路。
6.动手能力和广泛阅读。文科不了解,理工科博士都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得到大量数据,很多时候发现做的实验都是bullshit,都是错误,都是大坑,都得从头再来,但你会发现,设计实验和动手能力就在一遍遍失败中得到稳步的提高。我从没见过光靠冥想不付诸实验的idea。一定要多动手,实验做错失败其实没有问题,难的是迈出做实验的那一步。要尽可能多的读相关领域甚至领域外的文章,人工智能很多的idea就是受到生物,神经科学启发,多读文献一定能帮助打开思路。
7.积极主动得写文章和展现自己的工作。有idea,有实验,有数据,就需要表达出来。写SCI是一个及其痛苦的过程,我的导师从来不push我任何事情,但是学生积极主动找他讨论问题,修改文章,都会获益良多。所以,一定要积极主动,第一次写SCI,会觉得哪里落笔都不对,深思熟虑成初稿之后会发现自己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往往都是大改大修,大篇幅的polish,如此循环往复好几次才能产出一篇能让人看的且逻辑清晰的科技论文。语法用法,这些细节需要自己逐字逐句去看,不要拿这些弱智的错误去浪费别人时间给你改,除非是那些及其难改的错误。要多参加会议,和领域中甚至领域外的大牛进行交流,良好的social能帮助建立有利的society,无论以后搞科研还是工作,你都能从这些过来人中得到十分宝贵的启示,个人十分珍惜外出开会的机会,但凡有会,也一定会在coffee break找自己感兴趣的讲者聊一聊。
8.认清楚自己的定位。这一点往往是最困难的,很多人读到后来心态崩了,往往觉得自己肯定对,这样做肯定没问题,自己天下第一,过了两三年之后发现别人都在成长自己还在原地。要承认别人的优秀,尽管有时候这真的很难。作为科研工作者,看了这么多相关工作,要从中找到别人闪光的地方,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幻想一口吃成胖子,不要觉得自己很牛,提出的东西可以到处吊打别人。一定要承认,一定有人比你强,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也许只是代码漂亮,也许只是实验设计得很好,也许只是英语书写超强,等等。
9.不要轻易judge别人。身边有些人通过打击别人来获得自己的快感,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牛,这样的人往往因为自己没什么很好的paper和成果,又怕被人嘲笑,往往就喜欢challenge别人的工作,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觉得自己来做这样的工作随便搞搞,别人都是渣渣,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没什么实力,只会唬人。你不知道别人背后的遭遇和历程,不要轻易下结论。当然,作为科研人员,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别人的工作,找到长处和短处,针对短处进行改进,一篇paper即使是灌水的也会有那么微弱的长处,需要仔细挖掘。
10.实在不行就quit。如果遭遇实在太过离奇,实在无法忍耐那就及早quit,之前投入的时间就当做沉没成本,没必要为了2张纸的文凭死磕到底,最后身心俱损甚至送命。人生如此美好,最好的时光不要浪费,如果觉得不合适一定要果断下定决心,及早找好退路,不然弄到后来博士退学对自己和导师都是极其不负责任。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降低自己需求,发不了CCF-A类发CCF-B类,发不了SCI投EI,写不了英文投中文,拿不了博士及早转硕。要学会自己及早谋划自己的人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answer/1610955585
2 .毕业论文需要是自己真真切切做出来的,那些你出idea,你引导硕士做出来的课题,即使能给你写一作SCI,都不能让你写到博士学位论文里成为一章。
3.老板就是老板,不可能说你工作可以了,去写毕业论文吧,除非最后一年。其他你给他做再多的事,什么申报书,项目之类的都无济于事。
4.读博可能不是投资而是消耗。
5.要么早点毕业,要么攒多点成果。
6.那些什么叫你写申报书,说提前锻炼你的活,能不干就不干了吧。~(鉴于很多人对这点提出异议,统一补充)因为:如果你能在细分领域通过自己的工作发三篇好论文,那么在写本子的时候应该不至于找不准科学问题,不至于不会凝练有创新性的研究内容,也不至于提不出切实可行技术路线,而这三篇论文自然也就是你申请课题的前期工作基础了。至于青基的其他方面,拿本导师或师兄姐中过的本子学习下,应该没有问题了。即使一年不中,来年再补充点材料,也会有很大希望。而写再多的本子,如果没有论文,那么你将来写自己本子的时候,前期研究基础这一关你就被刷了,更别说没有好论文找不到好单位及后面一系列的影响。
7.如果老板不能在你一入学就给一个明确课题(其实别想老板能给你一个明确的课题),那能不在你第三四年说你去干点别的方向,那就谢天谢地了。
8.博士和硕士之间相同的是想要拿到学位,都必须爬出课题那个坑,而不同之处不仅仅是博士的坑更深,更是博士的坑可能要自己去挖,然后跳进去,再想怎么出来。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