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扎手指了吗?

亿欧网

共 160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9-15

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每一天都要经历,能有个东西帮他们缓解痛苦吗?


全文1475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文|张宁

来源 | 亿欧健谈

ID:EO-Healthcare


你能想象每天起床就要刺破自己手指的痛苦吗?


不仅如此,一天里你需要重复4-7次这样的操作。



这不是一个玩笑,而是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每一天都要经历的。


糖尿病本身或许并不可怕,但其并发症带来的危害,让人不寒而栗,使它成为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



单我国就有约1.164亿糖尿病患者,相当于大概每12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人。对他们来说,掌握自身血糖变化十分重要,这也就有了前面描述的场景。


每天这么多人受着折磨,你会不会想能有个东西帮他们缓解痛苦?


你别说,还真有。但你可能不知道……


它在1999年问世,同年FDA就批准了首个产品,大概长这样:



经过20余年发展,目前它已能实时或连续监测血糖,无需血样校准,自动采集7-14天的连续动态血糖图谱,解决了常见指血血糖仪的多个痛点,它就是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CGM)


CGM主要由传感器、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其中传感器非常关键!


其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通过感应器对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进行监测,从而间接反映病人血糖水平。



可为什么这个使用方便,同时还缓解了痛苦的东西,你没听过呢?


那我们就得聊聊CGM的国内发展了。(毕竟我们是一个严肃的科普)


其实我国CGM行业起步不晚,2001年CGM技术就已在国内获批,比美国也就晚个一两年。


2005-2016年,期间虽有产品入市,但CGM的发展却没什么进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确实不突出。



为此我们总结了三个原因。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作为高壁垒高集中的行业,CGM产品的前期研发和物料成本较高;而企业专有技术的积累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


其次是国内市场认知问题,具体点说就是国内市场医生教育、患者教育不足等,限制了CGM产品推广。


另外就是支付问题,海外CGM市场被商保覆盖,而国内商保自身尚未形成规模,覆盖领域较少,患者花费高。


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国内CGM发展较缓。



随着2016年雅培和美敦力的CGM在国内获批,我国CGM行业也进入快速商业化阶段。


其中雅培主打院外C端市场,借助互联网推广,其产品成功抢占国内较大市场份额。


2017-2020年间,不少国产品牌产品相继问世,但国内市场依旧被雅培、美敦力等国外品牌占据,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而今年可以说是国产CGM大年,微泰医疗冲刺港股,九诺医疗、凯立特医疗纷纷获得大额融资。


为啥就突然今年扎堆儿了?


这是因为,历经多年发展,国内产品性能已接近业界标杆水平。同时,国内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领域不断发展,众多线上企业寻求落地产品作为商业闭环,CGM作为糖尿病管理的新型产品,被众多企业视为重要环节。


据悉今年起,包括微泰、移宇科技、三诺生物、艾糖、九诺、硅基、美奇、鱼跃医疗(凯立特)等公司在内的新一代CGM产品将集中上市。


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信随着国产品牌产品性价比提升,国内市场开拓,结合大厂商业保险尝试,CGM会帮更多患者解决血糖监测难题。


目前,CGM主要适应症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及血糖水平变动明显的2型糖尿病。相信随着CGM适应症不断拓展,或许潜在的糖尿病患者也将适用。



假如,未来出现无创式的CGM,价格更亲民,能帮你了解每天糖分摄入,为运动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想要健身控糖的俊男靓女,是不是也会对它心动呢?


本文由亿欧健谈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1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