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表分页/跨库分页为什么这么难?

互联网架构师

共 6112字,需浏览 13分钟

 ·

2021-09-01 15:30

上一篇:深夜看了张一鸣的微博,让我越想越后怕



作者:菩提树下的杨过
来源:http://yjmyzz.cnblogs.com


当业务数据达到一定量级(比如:mysql单表记录量>1千万)后,通常会考虑“分库分表”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库或表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读/写性能。但是问题来了,对于 select * from table limit offset , pagesize 这种分页方式,原来一条语句就可以简单搞定的事情会变得很复杂,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分库分表后"分页"面临的新问题。

 

分表对分页的影响


比如有一张表,里面有8条记录(为简单起见,假设该表上只有1个自增ID),数学上可以抽象成1个(有序)数列(注:为方便讨论,不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文本中数列的顺序,均指升序)


(1,2,3,4,5,6,7,8)


如果要取出上面红色标识的2,3这二条记录,limit 1,2 就行了。


现在假如分成2张表(即:原来的数列,拆分成2个非空子数列),一般来讲,有二种常用分法:


分段法(比如:有时间属性的数据,类似订单这种,可以按下单时间拆分,每个月1张表)


(1,2,3,4)


(5,6,7,8)


沿用之前的limit x,y的思路,每个分表上 limit 1,2,会得到如下2个子数列:


(2,3)


(6,7)


然后在内存中合并排序,再取前2条 (2,3,6,7) => (2,3) ,貌似看上去也符合预期(这个思路也称为归并),但这只是假象。当要取的分页数据落在不同的子数列上时,就能发现问题:


(1,2,3,4,5,6,7,8) 比如,我们要从4个位置开始,连续取2个元素,即: limit 3,2


(1,2,3,4) => limit 3,2 =>(4)


(5,6,7,8) => limit 3,2 =>(8)


最后合并出来的结果是(4,8) 与正确结果 (4,5)相比,显然不对。

 

1.2 模余均摊法(比如:字段值对2取模求余数,根据余数决定分到哪个表,该方法也简称为取余法)


(1,3,5,7)


(2,4,6,8)


归并排序的思路在分段法上行不通,对于取模均摊同样也不行,仍以 limit 1,2为例,原始序列取出来的结果是(2,3),如果用归并的思路:


(1,3,5,7)=> limit 1,2 =>(3 ,5)


(2,4,6,8)=> limit 1,2 =>(4, 6)


内存合并排序后,取前2个,最终结果为(3 , 4)


结论:不管分库分表采用什么分法,简单归并的思路,都无法正确解决分页问题。

 

全局法(limit x+y)


反思一下刚才的归并思路,本质上我们在每个子数列(即:分表)上limit x,y 时,取出来的数据就有可能已经产生缺失了。网上有一篇广为流转的文章"业界难题-跨库分页”,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方案:把范围扩大,分表sql上的limit x,y 变成 limit 0, x+y ,这样改写后,相当于分表中把"每页最后一条数据"之前的所有数据全都取出来了(当然:这里面可能会有不需要的多余数据),然后内存中合并在一起,再取x偏移量后的y条数据。


用前面的例子验证一下:


原序列:(1,2,3,4,5,6,7,8),需要取出limit 1,2 ,即:(2,3)


按分段法拆成2段:


(1 ,  2 , 3 , 4) => limit 1,2 =>改写成 limit 0, 1+2 => (1,2,3)


(5 , 6 , 7 , 8) => limit 1,2 =>改写成 limit 0, 1+2 => (5,6,7)


将子数列合并排序=> { 1,2,3,5,6,7} => 按原始偏移量 limit 1,2 =>{2,3} 正确


如果原数列中要取的数据,正好落在2个子数列上(1,2,3,4,5,6,7,8),需要取出limit 3,2 ,即:(4,5)


(1 ,  2 , 3 , 4) => limit 3,2 =>改写成 limit 0, 3+2 => (1,2,3,4) 


(5 , 6 , 7 , 8) => limit 3,2 =>改写成 limit 0, 3+2 => (5,6,7,8)


将子数列合并排序=> (1,2,3,4,5,6,7,8) => 按原始偏移量 limit 3,2 => (4,5) 也符合预期。

 

取模均摊拆成2段


(1,3,5,7) => limit 1,2 ->改写成 limit 0, 1+2 => (1,3 ,5)


(2,4,6,8) => limit 1,2 ->改写成 limit 0, 1+2=> (2,4,6)


将子序列合并=> (1,2,3,4,5,6) => 按原始偏移量 limit 1,2 =>(2,3) 正确


该方法缺点也很明显:取出的记录太多了,比如 limit 10000000,10 -> 改写后变成 limit 0, 10000010 遇到海量数据,mysql中查询有可能直接超时,这么多数据从db传到应用层,网络开销也很大,更不用说如果是java应用,大量数据放到List或Map中,容易出现OOM。(注:一般情况下,需要用分库分表的场景,数据量必然很大,所以这个方法,实际中基本上没法用) 

 

二次查询法


这也是"业界难题-跨库分页”一文中提到的一个方法,大致思路如下:在某1页的数据均摊到各分表的前提下(注:这个前提很重要,也就是说不会有一个分表的数据特别多或特别少),换句话说:这个方案不适用分段法,按如下步骤操作:


1)原sql中的limit offset,pagesize 改写成 limit offset/n ,pagesize (注:n为分表个数,如果offset/n除不尽,向下取整,避免最后的结果丢数据)-- 这个的意思,其实就是假设原表这一页的数据,会均分到各个分表(所以,我一再强调,前提是数据是均摊的,如果某个分表的记录很少,极端情况下,甚至是空的,这个就不对了,最终结果会少数据)


2)分表上,执行改写后的sql,得到一堆结果集,然后找出这堆结果中的最小id (假设id是关键的排序字段),记为min_id --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最小的起始点,保证第1页数据起点正确。


3)各分表上的sql,where条件部分改写成 id between min_id and origin_max_id (注:origin_max_id为上一步,每个分表查询结果集中的最大值,显然min_id=自身最小id的那张分表,不用再重复查询) --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因为步骤1)查出来的结果,通常会比原表上该页的数据少,所以这里重新将起始点设置到正确的位置,即:min_id,再查1次,相当于范围扩大了,以保证数据不会丢。不过,这里有一个可优化的地方,仔细想想,这1次查询出来的结果,跟步骤1)中的查出来的结果,必然有一部分是重复的,因此改写部分,只需要 id between min_id and origin_min_id就可以了(origin_min_id 即为原来分表结果上的最小id)


4)将上一步查询出来的结果,在内存中合并排序去重(注:如果上一步采用了优化方案,就应该是把1)与3)这二次查询的结果全取出来合并排序去重),然后从开始连续取pagesize条数据即可(注:offset/n除不尽的话,向下取整了,也就是起始点可能向前多移了,所以有可能开始的第1条记录,其实是上1页的最后1条记录,要追求精确的话,可以在应用层记录上一页最后1条记录的id,然后跟本次查询结果前1条记录对比,如果发现是一样的,开始取数据的位置,就要向后移1位,如果考虑id有重复的话,就要根据情况多移几位)


验证一下看看效果:


场景1(前提:取余法)


原序列:(1,2,3,4,5,6,7,8),需要取出limit 2,2 ,即:(3,4)

第1次查询


(1,3,5,7) -> limit 2,2 -> 改写成 limit 1,2 -> (3,5)


(2,4,6,8) -> limit 2,2 -> 改写成 limit 1,2 -> (4,6)


最小值为3


第2次查询


(1,3,5,7) -> between 3 and 5 -> (3,5)


(2,4,6,8) -> between 3 and 6 -> (4,6)


将第2次查询的结果合并:


(3,4,5,6) ->取头开始,取pageSize即2个元素 -> (3,4) 正确


场景2(前提:取余法)


原序列:(1,2,3,4,5,6,7,8),需要取出limit 1,2 ,即:(2,3)

第1次查询


(1,3,5,7) -> limit 1,2 -> 改写成 limit 0,2 -> (1,3) --注:因为1/2除不尽,这里向下取整了


(2,4,6,8) -> limit 1,2 -> 改写成 limit 0,2 -> (2,4)


最小值为1


第2次查询


(1,3,5,7) -> between 1 and 3 -> (1,3)


(2,4,6,8) -> between 1 and 4 -> (2,4)


将上面的结果合并:


(1,2,3,4) -> (2,3) (注:起始点,第1次查询改写时,向下取整了,所以这里要向移1位,从第2个数字开始取pagesize条数据)


场景3(前提:分段法)


为什么说分段法,这个方案不适用,可以看下面的分析:


原序列:(1,2,3,4,5,6,7,8),需要取出limit 2,2 ,即:(3,4)


第1次查询


(1,2,3,4) -> limit 2,2 -> limit 1,2 -> {2,3} --注:这里就已经把正确的数据给丢掉了


(5,6,7,8) -> limit 2,2 -> limit 1,2 -> {5,6} --注:这一段里根本就没有这一页的数据


最小值2


第2次查询


(1,2,3,4) -> between 2 and 3 -> {2,3}


(5,6,7,8) -> between 2 and 6 -> {5,6}


(2,3,5,6) -> (2,3)  这个跟预期结果就对不上了。


场景4(前提:取余法)


取余法的前提下,如果某个分表的数据,被清掉一部分,也就是某个分表数据偏少,会发生什么?

 

比如下面这个,按奇数、偶数分成2个子序列,但是偶数故意删除了几个(相当于现实业务中,这个分表上的数据被干掉了一部分)


原序列:(1,3,5,6,7,8,9,11),需要取出limit 2,2 ,即:(5,6)


第1次查询


(1,3,5,7,9,11) -> limit 2,2 -> 改写成limit 1,2 -> (3,5)


(6,8) -> limit 2,2 -> 改写成limit 1,2 -> (8)


第2次查询


(1,3,5,7,9,11) -> between 3 and 5 -> (3,5)


(6,8) -> between 3 and 8 -> (6,8)


合并后


(3,5,6,8) -> (3,5) 这跟预期结果也对不上。

 

禁止跳页


相当于只允许向上或向下翻页,原理很简单,比如:下一页,先记录上一页的最大id,然后下一页时,只需要 where id >  上一页最大id limit pagesize, 每次只翻1页。显然,这是一个牺牲用户体验的做法。

 

结论:分表分页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要么性能有问题(比如:全局法 limit x+y),要么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二次查询),或者产品设计上牺牲用户体验,仍然是一个业内难题。



感谢您的阅读,也欢迎您发表关于这篇文章的任何建议,关注我,技术不迷茫!小编到你上高速。

    · END ·
最后,关注公众号互联网架构师,在后台回复:2T,可以获取我整理的 Java 系列面试题和答案,非常齐全


正文结束


推荐阅读 ↓↓↓

1.不认命,从10年流水线工人,到谷歌上班的程序媛,一位湖南妹子的励志故事

2.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架构师?

3.从零开始搭建创业公司后台技术栈

4.程序员一般可以从什么平台接私活?

5.37岁程序员被裁,120天没找到工作,无奈去小公司,结果懵了...

6.IntelliJ IDEA 2019.3 首个最新访问版本发布,新特性抢先看

7.这封“领导痛批95后下属”的邮件,句句扎心!

8.15张图看懂瞎忙和高效的区别!

一个人学习、工作很迷茫?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们的小圈子!

浏览 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