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软件学科发展论坛暨软件学院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共 3915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4-27 17:09


清华四月,芳华正盛。4月24日,清华大学软件学科发展论坛暨软件学院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清华大学FIT楼多功能厅举行。清华大学校党委书记陈旭,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院士,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工信部信发司司长谢少锋,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司长刘敏,校内相关领域院士李衍达、孙家广、吴建平、郑纬民、廖湘科,来自北大、北航等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方面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大会。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斌主持会议。约37.2万人次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收看线上直播。

在院庆筹备期间,校长邱勇和校党委书记陈旭给软件学院师生发来了贺信,校内老领导王大中、贺美英、顾秉林欣然应邀为院庆题词。

陈旭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向莅临清华园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软件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旭致辞

陈旭在致辞中表示,2001年,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脚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20年来,软件学院始终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坚持“教学立院、管理建院、学科兴院、科技强院”的方针,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5000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应用成果。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作为二级单位联系人,目睹全院师生团结一心,战胜疫情,在教学科研上谱写了新篇章。软件学院在历任党政班子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推进改革,发扬又红又专、真刀真枪实践教育等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办学水平和实力持续提高,参与国家重大软件攻关项目的科研能力持续增强,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国家软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旭指出,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软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基石。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基础软件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大型工业软件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院师生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陈旭说,20岁的软件学院风华正茂、生机勃勃、大有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学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培养高层次软件创新人才和具有全球性质的学科带头人。发扬“艰苦奋斗、软件报国”的学院文化,努力在重要软件新技术领域和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和重大成果。为清华大学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院士在致辞中说,20年前,孙家广院士以高超的远见,惊人的魄力推动成立了我国第一批软件学院,体现了家国情怀和科学家的责任心,是大家学习的榜样。20年后,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软件定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抓住了软件就抓住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他以苏联军事技术革命失败为例,强调了软件对培养程序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软件对未来新军事革命取得突破的重要性。他表达了对软件学院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希望软件学院未来在科技强国、科技强军中做出重要的贡献。
 

杨学军院士致辞

软件学院创始人孙家广院士首先感谢校内外的领导和朋友对学院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他回顾了软件学院的建院历程及20年来的建设成果。他指出,未来的发展对学院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全院师生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增效发展、转型升级发展做贡献,要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做贡献,要为软件学院、软件学科成为名副其实世界一流的学院和学科做出贡献,肩负起清华人的历史责任。
 

孙家广院士讲话

 王斌主持、王建民讲话

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以《开放 创新 推进一流软件学科建设》为题,回顾了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科的建设情况。软件学院20年“筚路蓝缕、初心不改”的奋斗历程,从70年代孙家广院士自主研发国产CAD软件产品,到CAD团队薪火相传,持续研发工业几何引擎等三维CAD软件;到面向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的战略需求,大数据软件团队自主研发了支持工业数据管理的“清华数为”大数据软件栈;到面向产业发展安全需求,软件安全团队研发了代码静态检测、软件动态测试、网络态势感知等工业安全软件,学院始终面向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与安全发展需求,长期致力于大型工业核心软件的科技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软件学院师生将在学校和学院党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胸怀“软件定义,美好世界”的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开启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新征程。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向清华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成立20周年表示祝贺。她说,“硬件是骨、软件是魂”,软件不光存在于虚拟世界,更是融入了物理世界,最终实现“软件定义世界”。软件工程是面向未来的重要工程领域,有着不同于传统工程学科的特点,既遵循工程创新过程的一般规律,又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互相促进。清华软件学院围绕工业软件,特别是工业设计、工业制造、工业应用软件开展工作,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陈左宁也表示,希望在座的女校友、女老师、女同学们更加勇敢投入到软件科研事业中来,落实习总书记在清华考察时提出的要求和指示,更加积极地培养科研兴趣,努力奋斗,书写自己的梦想,书写为祖国、为人民、为时代奉献的篇章。
 

陈左宁院士、陆建华院士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院士指出,软件技术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基础技术,既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国家科技强国需求。他相信软件学院一定会面向未来,更加积极地推进基于开源开放的协同创新,为国家工业软件提供更好更多的科技成果,与国内外学术同行一道,不断探索和开拓软件研究的新范式、协同创新的新机制、重大研究的新亮点。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致辞中,用“应运而生、应势而兴、应时而变”概括了软件学院20周年的发展历程。雷朝滋先生分享了三条期望:要培养一流人才、争做一流贡献、有一流精神,希望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以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为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今日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首先介绍了我国产业链的综合发展情况,肯定了清华软件学院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在工业软件、基础软件领域创造了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强调软件学院未来的发展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方向,围绕三个主题与产业发展同步:一是补短板,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环境;二是完善产业生态,构建富有创造力的软件生态体系;三是着力提高软件素养,建设一流特色化的软件学院,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

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司长刘敏指出,软件是信息技术的之魂、经济转型之擎、是网络安全之盾,也是数字社会之基。刘敏希望软件学院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在软件领域、在技术、人才和平台方面的优势,继续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产学研的合作,为软件领域输送更多的科技骨干人才,为提升我国软件领域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型创新能力做出清华的贡献。
 

雷朝滋、谢少锋、刘敏致辞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吴中海在致辞中表示,清华软院、北大软微同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同负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使命,同担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重任。杨芙清院士、孙家广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秉承爱国、担当、奋斗、奉献的精神,探索和引领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和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吴中海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为我国软件科学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软件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吴中海、胡春明致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在致辞中表示,会议主题“软件定义”反映了软件不仅是重要领域和关键基础设施可靠运行的核心,也是实现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关键。在这个背景下探索软件人才的途径,探索新形势产教融合深度联合技术公关新模式,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深度的产教融合,服务国家软件战略是所有软件学院共同面对的使命和责任。

软件学院2018届工程博士毕业生廖湘科校友、2018届硕士毕业生王珏校友、2010届博士毕业生王福德校友、2009届本科毕业生王帅国校友、软件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郑文校友先后发言。他们回顾了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学习经历和生动故事,分享了毕业后的工作中的感悟,表达了对学院的热爱和感激,向110周年校庆和20周年院庆献上了自己的殷切祝福。
 

廖湘科、王珏、王福德、王帅国、郑文校友发言

20年时光荏苒,软件学院师生校友共聚校园和云端,回忆师生共筑软件梦想的珍贵时光和学院带给大家的“家的味道”。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软件学院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肩负创新使命,勇攀科学高峰,为软件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纪念大会现场

 

编辑:文婧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