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 EDG,为什么刷爆了朋友圈?
共 3004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1-07 18:39
今天周末,继续聊点别的。
如果你今天早上起床打开朋友圈没有看到任何关于 EDG 的内容,或许说明你的圈子已经不再年轻了。
昨晚有两件事在朋友圈刷屏,一件是全国多地开始降温下雪,另一件就是 EDG 夺得了 S11 的世界冠军。
这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某地现场观看 S11 决赛直播的照片,你们感受下。仔细看,人群正中间还有一个举着 EDG 旗帜的人。
这件事有多火呢?
B 站的人气到了 4 亿,微博直播有 1 亿人观看。很多人估计看不懂,究竟是什么魔力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DEG 夺冠的影响力大到就连央媒也发来了祝贺,作为一个游戏赛事,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可不多见。
此外,EDG 夺冠的事情也霸占了微博热搜前三中的两席。至今,还在继续霸占热搜榜首,这样的事儿可不多见。
这次刷爆朋友圈的事件,让我真实体验到一种感觉,那就是什么叫对牛逼的共识。
如果你是高校学生,那么昨晚的男生宿舍一定在集体熬夜狂欢。如果你恰好在商场或者商业街,那或许就能看到聚集看直播的年轻人们。
我家附近有一个挺大的剧院,我在抖音上刷到昨晚竟然有一整场的人包场看直播。
EDG 夺冠后,有人上街裸奔、有人倒立洗头、有人喝马桶水、有人跳泳池冬泳、还有人举旗游街。这些行为,都出自那些立下 EDG 夺冠 flag 的人。
凡是疯狂之举,必有疯狂之因。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大学宿管大叔见状跑出来问,TW 被收回来了?
不可否认,这场疯狂属于年轻人。
我公众号读者的用户画像显示,年龄跨度从 18 到 35 岁的占比超过了 80%,也难怪,我朋友圈炸了!
作为一个曾经只玩过几把英雄联盟的人,作为一个习惯打野的人,我觉得还是先介绍一下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为之疯狂。
英雄联盟是什么?
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简称 LOL)是一款 5 vs 5 的多人对战游戏,讲究策略和操作,是美国一家游戏公司开发的,中国内地由腾讯游戏代理运营,至今已经十来年的历史了。
2022 年马上要开幕的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成为了电子竞技比赛项目之一。
S11 是什么?
S 赛是全球最高规格的英雄联盟职业联赛,S11 就是第 11 届,可以理解成足球领域的世界杯。
S 赛还设置了赛事奖金,而且奖金额度每年都在提高。这一次的 S11 累计奖金池达到了 220 多万美金,冠军能分走 22%,也就是差不多 49 万美金,折合人民币 300 多万。
本来这次的 S11 是要在中国举办的,但以为疫情防控原因改在了冰岛。
EDG 是什么?
有游戏赛事,就有游戏选手,也就有围绕职业选手组织的俱乐部来实现商业化运作。
EDG 的全称是 EDward Gaming,是一家中国本土的电子竞技俱乐部,2013 年 9 月成立。
如果你还记得 2018 年同样在朋友圈刷屏过的 iG,那也是一个战队俱乐部。他们获得了 S8 的总冠军,而 iG 的老板就是王思聪。
可能有人会说,哦,不就是一个游戏比赛拿了冠军么。
确实,在过去的很多年有不少人对游戏抱有偏见,觉得那是玩物丧志的东西,那是网瘾少年的专利。甚至有人说,游戏毁了一代人。
有一说一,沉迷游戏确实会带来身心上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必须要限制的行为。但如果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游戏也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和个人技术。
我玩过的游戏不算多,但经典的基本都体验过。我没有深度沉迷过游戏,但也体验过游戏带来的那种快感。
这种竞技类游戏有一个特点,随着你参与次数的增多和经验技术的积累,你的胜率会持续提升。这种胜利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以至于促使你去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和操作。
这就像体育运动,练习越多,技术越好。如果是职业选手,那技术和水平都远超普通人。
我们之所以崇拜一些体育明星,除了欣赏他们的高超技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满足了我们对虚拟自我的想象。
喜欢打篮球的人看到科比会为之疯狂,粉丝会模仿他的动作,也会因为他获得总冠军而尖叫呐喊。
这种兴奋和疯狂都源自虚拟的自我和偶像之间的一种联系,你会有一种感觉,他替你做了你想做的事。
同样,对于无数英雄联盟的玩家来说,他们记忆中和兄弟们开黑打野的日子,和对手大战 10 个回合疯狂,这些都是他们难以磨灭的经历。
和打篮球一样,因为有过真实体感,所以对什么叫技术和专业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当有这么一支职业队伍能代表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上,他们会觉得这是在替他们出头。
这,既是一种满足感,也是一种荣耀感。
EDG 的夺冠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除了这是一代人的青春,还有就是他们夺冠的含金量。
作为一个多次止步八强的队伍,这次他们连续打败赛事热门夺冠队伍,最终逆袭拿到冠军。这种剧情,估计谁看了都会热血。
如果最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游戏的记忆是王者荣耀的话,那再往前一点的我们可能更多的对英雄联盟抱有情愫。
当初窝在宿舍和网吧和室友一起开黑的人,现在大多都身处职场为生活奔波。
他们少了游戏的时间,多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EDG 的夺冠,极大释放了他们对于青春的回忆。
同时,也再一次满足了他们想象中的虚拟自我,仿佛就如自己夺冠一样。这种心情,跟看 NBA 自己喜欢的球队夺冠是一样的。
再看电子竞技这件事。
EDG 的背后老板实际上也是一个富二代,老爹是广州地产大亨。没有承接家族生意,反而去做了电竞生意,看来有钱人还是做了有钱事。
EDG 有自己的专机,有自己的训练基地,还有重金打造的教练队伍。这一切,都非常商业化。
到今年,电竞行业在国内产值超过了 1500 亿,有 200 多万从业者。随着专业体育赛事把电竞纳入比赛项目,原本的不务正业也变成了一个职业。
我在网上看了一个报道,说电竞职业选手的黄金年龄是 18 到 25 岁,同时需要经过非常刻苦的训练才能达到职业水准。这一点,和体育运动员是很像的。
随着电竞被体育化,未来的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可以预测的是,围绕这个领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商业化机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这个职业领域。
有一件事挺让我惊讶的,那就是游戏已经不再是少年男孩的专利。很多的女生,包括很多的所谓大龄青年其实都是游戏的忠实用户。
我一直觉得,游戏,才是互联网的底色。但是,游戏不能成为不务正业的借口。
我自己平时不怎么玩游戏,但作为曾经的沙巴克城主,我也非常了解游戏带来的快感。
游戏是一种休闲,也可以是一种运动。但也想说,适当的理性才是我们对待游戏的最佳态度,我们应该用成熟的心智去接纳和参与游戏。
冠军值得称赞,为国争光不分高下。
当我们越发通过虚拟世界来满足现实需求的时候,或许也代表了某一个奇点时刻的逐渐来临。
当我们还对游戏抱有一种鄙夷的心态时,说明我们真的老了。
最后,为什么不 ban 猛犸?
················· 唐韧出品 ·················
看到知乎上有一个扎心的回复,说打工人已经不知道什么 EDG 了,除了每日奋斗搞钱,就只剩下 ED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