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发布《2022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亿欧网

共 137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2-06-06 11:54

2022年5月30日,亿欧智库正式发布《2022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推动因素进行全面介绍,重点挖掘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全文1729字,阅读约需4分钟


文|周宇恒

题图 | unsplash


2022年5月30日,亿欧智库正式发布《2022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推动因素进行全面介绍,重点挖掘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方向,针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现阶段发展情况与欧洲碳市场进行横向对比,结合专家的观点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风险进行研判。



一、核心观点


1.   中国碳金融市场定义:狭义上来看是各交易主体围绕碳排放配额及CCER为交易标的形成的金融交易市场;广义上包括围绕减排目标进行的所有金融活动,涵盖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涉碳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咨询、保险等金融活动;


2.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意义:随着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通过大力推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通过金融手段促进我国落实并完善减碳降排的相关政策和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成本、金融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3.   中国碳金融市场未来展望:整体来看,随着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落地运转,地方试点碳市场的试点企业将逐步被纳入全国市场,但地方试点碳市场不会完全被取代,而是将作为地方碳排放企业的代表并采取先试先行的政策与全国市场共存,互为补充,形成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市场;局部来看,全国碳交易将在政策、机制、覆盖行业、产品工具、交易主体和全球连接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建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从而加强我国在国际碳定价的核心话语权,发挥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引导作用。



二、报告摘要


中国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8个省市相继开展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工作,在政策机制、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工具等方面都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从试点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来看,“潮汐现象”非常明显,成交量月度集中度高,约四分之三的交易集中在最终履约期(6-7月);成交规模上,广东成交量第一,湖北次之,深圳第三,各地成交量参差不齐。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903.1万吨,其中挂牌协议交易量3212.7万吨,大宗协议交易量15690.4万吨,占累计成交量的83%,亿欧智库分析认为背后逻辑是利用大宗协议交易的价格限制(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较挂牌协议交易价格限制(±10%)更加灵活的方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亿欧智库根据碳中和产业链架构以及中国碳金融市场架构,框定碳金融市场产业图谱,并对潜在行业与碳金融的结合进行探索。



中国碳金融市场未来将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逐渐发展,亿欧智库仍会持续关注中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为了精准把握更多行业热点信息与前瞻趋势,诚邀各行业专业人士提供宝贵信息意见,可联系报告原作者zhouyuheng@iyiou.com。


了解更多关于报告内容,详情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


本文由元宇宙与碳中和研究院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