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猫嫂的书单

共 4628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11-11 23:15

花下猫语:今天分享一下猫嫂新发的一份书单。老读者们应该都知道,猫哥和猫嫂有一个文艺向的公众号,主要发布读书、影评与生活随笔类内容。在今年4月的“世界读书日”时,猫嫂发了一份书单,该文在我们平均阅读量只有200的小号上,竟然靠着口碑相传而获得了5300+的阅读,这说明猫嫂的阅读面/选书眼光/荐书语是非常之6666~~今天这篇书单偏向大众口味,涉及心理学、哲学/社科、历史与文学,推荐给爱读书/想读书的你们~~
好久不见!
最近又攒了一波好书。双十一要囤书的朋友可以参考。
阅读口味实在众口难调。但有一些书是适合大众口味的,也是雅俗共赏的,比如能够帮助所有人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学书籍,比如与大众最关切的问题相关的书籍,再比如所谓的“名著”。
这期书单就给你推荐一些大众口味的书。

01
关键词:心理学
《动机心理学》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通过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说《动机心理学》这本书的内容差不多涵盖了21本其他心理自助类书籍的内容
就我所知,像《自控力》《驱动力》《内在动机》《意志力》《习惯的力量》《成功、动机与目标》这几本畅销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里都有。
而且,这本书用一个更好的结构将知识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图谱和框架。
那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呢?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一个是实践的角度,一个是求知的角度。
从实践的角度看,这本书能告诉你如何科学地做成一件事、达成一些目标,它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什么因素促使人取得成功?人们为什么经常无法实现目标?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与人的动机有关。人类最核心的动机有三个,分别是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归属需求。当我们追求的目标能够满足这三种需求时,我们能够获得更积极的结果。在各行各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无不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实现了自主、能力和归属需求。
从求知的角度阅读这本书,你可以系统化地了解关于动机、情绪、人格等心理学知识的相关内容。
《正义之心》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
  • 人类的道德感从何而来?

  •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分歧会有那么大?

  • 为什么不同道德阵营的人常常相互攻击?

  •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因此会厌恶、攻击与自己的信仰不同的信念?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有两个。
一是它指出,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的过程;当一件事发生之后,我们对它的道德判断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根据直觉做出的感性判断;另一部分是对这个感性判断做出解释和推理。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道德判断是一瞬间做出的,是相当感性的。在有了判断之后,我们的理性再为这个判断找理由、做辩护。
而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固,所以,如果你试图通过说理的方式让别人改变道德立场,还是歇歇吧。(道德立场很难改变,但也并非不可改变,这里不细说,感兴趣可以去看书。)
这本书给我的第二个启发是,它总结出了道德直觉的6个模块。这6个模块是进化形成的,它们让人类更具适应性,能更好地繁衍下去。
举个例子,其中一个道德模块是“忠诚/背叛”。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那些由忠诚个体形成的集体更容易存活和繁衍,因此久而久之,人类就形成了对忠诚的推崇、对背叛者的憎恨。
这6个道德模块能帮助我们理解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立场纷争。自由主义更看重6个模块中的3个模块,而保守主义认为6个模块中的每一个都很重要。具体不细说了,感兴趣可以去读这本书。

02
关键词:哲学/社科
《公正》
我要强烈安利这本书!
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关于对与错、公正与不公的争论。
比如,有人认为,代孕合同是代孕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基于自由选择而签订的能让双方获益的合同,因此,代孕应该得到支持;但另一些人认为,很多时候人的选择并非真的出于自愿,而是迫于经济压力,因此,这样的合同未必是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签订的,不该支持。
再比如,有人认为,向明星、富商等富人征收重税来补贴穷人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但另一些人认为,财产权利是个人的基本权利,政府无权随意征税。
再再比如,有人认为,对恐怖分子进行严刑逼供以获得关于恐怖行动的具体细节,是保护公众安全的必要手段,但另一些人认为,严刑逼供违背了现代社会的伦理、侵犯了人权,是一种罪恶的行为。
这些争议貌似互不相关,但都可以归结为对“何为公正”的争论。而各种不同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四种不同的公正观,分别是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强调个体权利和平等的自由主义,以及提倡公民德性和共同善的政治观。
这本书通过对电车难题、代孕问题、税收问题、同性婚姻、大学录取制度等鲜活案例的讨论,引出亚里士多德、杰里米·边沁、约翰·密尔、康德、约翰·罗尔斯等人的公正观。
这本书所讨论的虽然是政治和道德哲学的问题,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倒是有点烧脑,因为作者不断地构建起有争议的、道德两难的情境,不断地抛出问题、追问理由。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迫使你不断思考、做出选择、反思选择、推翻之前的选择的过程。作者将带领你从一个点出发,从不同的横切面看待问题,并从不同路径到达问题的内核。你将体会到思考带来的极大乐趣。
ps:这本书脱胎于同名的哈佛公开课,这门课是哈佛历史上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网上也可以找到相关视频资源。
《电车难题》
1967年,英国哲学家菲莉帕·富特提出了“电车难题”的思想实验:
一辆有轨电车突然失去控制,司机发现前方轨道上有5个人,如果司机任由电车继续前行,那么轨道上的5人都会被撞死,不过司机有方法可以让电车改道,驶向另一条轨道,但另一条轨道上也有1个人,如果电车改道,则会撞死这1个人。那么,司机是否应该将电车改道?
“电车难题”可能是被讨论得最多、最激烈的思想实验。它之所以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大概是因为人们从这个简单的问题里,发现了真实生活中更复杂的伦理难题的内核。
而《电车难题》这本书用模拟法庭辩论的方式再现了“电车难题”思想实验以及它的好几个延伸版本,并且从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角度,对不同的道德选择进行了阐释,让人大开眼界。
阅读这本书,就像看了一场《奇葩说》的辩论。建议与《公正》搭配服用。
《哲学有什么用?》
面对哲学的时候,可能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我很想了解哲学,但我没有兴趣或没有毅力将一本哲学书完整地读完。
但我想《哲学有什么用?》这本书你一定能读完。
这本书是问题导向的,它提出了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些问题,比如:
  • 我的男朋友成天就知道打游戏,怎么看待这他的这种行为?

  • 我快40岁了,对工作毫无兴趣,应该重拾年轻时的摇滚梦吗?

  • 中年失业的我该怎么自救?

  • 莎士比亚的戏剧比《冰与火之歌》更好吗?

  • 我喜欢的明星传出负面新闻,我是否应该脱粉?
针对这些日常的问题和困惑,作者列出了哲学家们可能的回答,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思路。
读了这本书,你不仅能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思路,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切身地感悟前人的哲学思想。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之前专门写文章推荐过这本书。
时隔几个月,我发现在社交媒体上被讨论得最热烈的议题,都折射出了这本书所讨论的、属于当代人的困境:价值的相对主义的困境、工具理性盛行的困境。因此,我要再次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非常适合对现代思想史、现当代哲学感兴趣的忙碌人士,是一本“给忙碌人士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因为相比于那些大部头的思想史,它相当通俗、好理解。
想具体了解,可戳之前的文章:豆瓣9.2,这本书写透了现代人的困境

03
关键词历史
《重走》
提到西南联大,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它培养出了璨若星河的大师,也早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但当年师生们西迁到西南联大的经过,却很少有人了解。
2018年,本书作者重走了1938年西南联大学生的西迁之路,从长沙开始,横穿湘西、贵州,最后到达昆明,徒步穿越了1600公里。
在这场漫长的徒步之旅中,作者一方面回顾了七七事变之后,北大、清华、南开的知识分子和学生们南下的历程,他们在战乱中、在危机时刻,为国家和个人求索出路。
另一方面,作者写下了自己重走这条路的见闻,同时也试图通过这次重走,找到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在不确定的时代,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思想和行动是什么关系?人生的意义又到底为何?
历史的回响与今日的见闻在旅途中不断交叠,形成了强烈的呼应与对比。
重新了解那段历史,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求知的意义以及人生的意义的启发。
《无规则游戏》
今年8月份,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塔利班占领首都喀布尔,夺取了阿富汗政权。从那以后,阿富汗这个在人们印象中战火纷飞但又面目模糊的国家走进了很多人的视野。
而这本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阿富汗历史与文化的绝佳途径,讲述了阿富汗近两百年来的历史。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作者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内部矛盾的分析。
阿富汗表面上是一个国家,但它的内部实际上经常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是由这个国家独特的部落文化所决定的。
阿富汗是由无数个部落和氏族组成的国家,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在民众心目中只有家没有国,部落首领的威望可能还高于国王。国王对这个国家大部分国民的影响十分有限。能够直接统治的只有4-5个大城市里的国民,而对广大农村地区鞭长莫及。
在最近的两百多年里,有很多国王都试图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实现对阿富汗全境的统治,但收效甚微。阿富汗国内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对立十分尖锐,城市所推崇的王权统治与农村所推崇的教法治理之间的对立也十分尖锐。
由于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阿富汗很容易爆发内乱,而且也给入侵者带来了一个麻烦:入侵者可以打败政府军,但广大农村地区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兵团体却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导致没有任何的入侵者可以完全地占领这个国家,小规模的战争总是不能平息。
除了分析内部矛盾,这本书还介绍了塔利班组织形成的历史渊源——这是一个战争浇灌出来的畸形怪物。读来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04
关键词文学
《卡拉马佐夫兄弟》
俄国文学的最高峰。
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不多说了,以后可能会写文章专门介绍。
《米德尔马契》
最近给了我很多惊喜的小说。
作者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比简·奥斯汀晚了一代人,差不多和写《简·爱》《呼啸山庄》的勃朗特姐妹是同代人。个人觉得这部小说比勃朗特姐妹的那两部好看的多。
小说主要讲了两条主线,同时串联起了众多次要人物。
一条线讲了年轻女性多萝西娅对婚姻从幻想、期待到幻想破灭的经历,另一条线讲了青年医生利德盖特的婚姻悲剧和事业失败。
小说对女主人公多萝西娅的塑造太棒了,她可以说是另一个版本的“包法利夫人”,比艾玛·包法利更纯洁、更善良,但和艾玛一样毁于自己的幻想。
另外,作者对人物心理刻画之准确,比喻用得之巧妙,还有那不动声色地嘲讽的风格,让我叹为观止。
以后可能也会写文章专门介绍。



『也许你还想看』
 书单丨“1本抵10本”的好书,建议收藏!
 推荐一份适合“特别时期”阅读的高质量书单
 豆瓣9.2,这本书写透了现代人的困境
一碗甜豆花:武汉大学文学学士、艺术硕士,从地产策划转行文字编辑。好读书不求速度,每周精读一本书,专注心理学、文学书籍,偶尔涉及哲学、社会学、艺术、商业畅销书。
浏览 2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