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出国率下降,考研or保研?条条大路通「内卷」
共
2580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2-06 13:01
【新智元导读】近日,华科大计算机本科生毕业报告引发了讨论。一边是只有5%的录研率,另一边是超过20%的免研率,结合着近年来出国人数的减少,这透露出了悄然变化的新「内卷」信号。
当本科毕业在即,你怎么定义接下来的路?
华科计算机学院一直人才济济,从华为百万年薪到各大竞赛冠军得主,这里一直有着量产「天才」的称号。然而最近,华科2020届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其录研率却只有5%。而在另一栏,免研率均超过20%,甚至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免研率达到了27%以上。从这份就业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不仅是考研,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来说,保研也越来越「卷」了。每年,面对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我们总是自然而然的想到考研、出国留学和就业这三条路。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341万人。要知道,这个数字在2019年还是290万人,而2018年则为238万……可以说,每一年都在创下新高。或许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正值20岁出头的年纪,继续攻读硕士、博士,踏上考研之路,是给自己学业最纯粹的交代;况且如今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也是另一条出路。其实,这样的焦虑不仅普通学生有,即使是清华、北大、华科等「天才高校」也存在。就在最近,在一期节目中,俞敏洪与王小川到访清华大学,那里的学生们也坦言,大环境push他们考研,即使是名校出身,也有内卷的焦虑。虽然考研人数日益攀登,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号:留学率下降、保研率上升。近期公布的《清华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0年清华本科毕业生国(境)内外升学率明显下降,2019年约有80%的清华本科生选择国(境)内外升学,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选择出国(境)的本科生较上年减少了34%,出国/境留学率降了近10%。2020届保研率最高的高校是清华大学 ,高达53%。也是唯一所保研率超过50%的高等学府。保研率紧随清华大学的是北京大学,北大的保研率是43.8%,北大医学部的保研率是27.4%,今年北大相较于18届和19届50%的保研率有所下降,即使这样,也是仅仅次于清华大学的存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去向的微妙变化:考研人数仍然日益增加,但留学与保研率却在悄然调换。实际上,在谈及毕业生的「内卷」时,人们在保研中提到这个词的概率,要比考研竞争时大,似乎,大家都默认率考研中的竞争十分平常,可以说唯分数论。而保研更需要全方面的「护航」,如刷绩点,刷活动,刷论文和比赛,才能成功。所说的保研竞争的竞争者应该主要是指保研边缘前后的这些人。首先,绩点成绩是第一要素。想要争取保研的同学,一般早早开始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从最早的时候就把各科成绩与其他人拉开。其次,丰富的学术成果是保研的利器。竞赛、专利、论文,这些亮眼的加分项代表了一个人的学术热情,因为读研的导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一份学术之心。当然,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发表论文不是易事。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能够在本科生期间作出科研成绩的,能够在保研路上更胜一筹。清华大学本科生刘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CML 2019 、CVPR 2019 等顶会上发表论文,为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推荐A类学术会议期刊审稿人不过很多时候,大家都对「保研」二字心存误解,觉得保研同学十分幸运,很容易实现了读研的梦想,而考研和求职的同学则需要面对极大的压力。墨菲定律中有一条是,「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句话对于考研生如此,对于保研生更是如此。看似的保研幸运,背后却是比别人更早的规划与付出,幸运是一瞬间的,但努力确实三四年的。回到华科大的就业报告,细细分析,似乎可以探出这5%的缘由。实际上,我们不应只看到华科的光环,应该才计算机专业这个大环境上去理解。首先,计算机考研内卷程度非常高,不亚于金融专业,而且,大家都希望有更好的深造机会,例如华科的学生,他的选择也会等于或优于自己的本校。所以,无论是对哪个学校的毕业生来说,考研失败都是大概率事件。因为计算机越来越卷了,竞争很激烈了。不少人也把重心放在了找工作上,不想继续考研了。而就国内互联网环境来说,计算机等工科专业还是很吸引年轻人的。知乎一位华科的网友提到,「学校计算机本科出去找工作的不乏找到很多高年薪的本科毕业生,因此还是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的确,对于华科这种985的本科生来说,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做普通的开发工作,是完全足够的,况且工作三年学习到的内容,并不比读研差。有人认为,从初高中到大学的十年寒窗苦读,已习得足够理论知识,是时候初出茅庐、走进工作岗位,把实践摆在第一要位。也有人为下一步早早打算,雅思、托福、GRE均取得足够的成绩,准备挥别故土,踏上海外留学的新征程……「之前在摩根大通和谷歌呆过,做一个很普通的程序员。挺辛苦的,但是在北京依旧一无所有。」2009级清华姚班的毕业生张昆玮说,他如今回到了老家山西,在一所二本大学当老师。「不喜欢科研,因此晋升无望,只能平淡地过一生。」张昆玮似乎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长远发展」。很多时候,其实还是学生个人没有想清楚自己的追求,落入世俗的框架,但也只能感叹,这与大环境的促使的确是分不开的。中国大学生对达成高级点,花了很多人太多太多时间,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扎堆考研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专属内心才能走的更长久。参考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8717092
浏览
30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