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帮这个“市长”上热搜!
Python实战社群
Java实战社群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按需求添加
扫码关注添加客服
进Python社群▲
扫码关注添加客服
进Java社群▲
来源丨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前段时间,国内一家名叫建川的博物馆在官网公开征集疫情防控见证物,主要用来记录疫情期间那些可歌可泣的事件。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这是一件好事,并出谋划策,提出自己觉得有纪念价值的抗疫物品。
建川博物馆和别的博物馆不同,它是由私人建立的,是中国最大的私人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题词是: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在它背后,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男人——樊建川。
他做的事情惠及所有中华子孙,但知道他的人却很少,也从来没有在热搜上看到过他的身影。
樊建川到底做了什么?今天为什么要写他?看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
1
“一人一条命,是用来拼的!”
于是,拼命,就成了樊建川一生的信条。
高中毕业后,樊建川先是下乡到生产队干活,遇上部队征兵,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后来高考恢复,他又报名参加,顺利地考上了西安政治学院。
命运给樊建川的每一个机会,他都精准地抓住了,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991 年,年仅34岁的樊建川当上了宜宾市常务副市长,而且,很快就会升任市长。
可是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辞职,因为市长每月的工资只有300元,他又不允许自己做任何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事情。
在90年代的中国,刮起了一阵下海潮,于是他也选择了下海创业。
1993年,樊建川带着妻女去往成都,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他立下卖房三原则:
1、该赚一块时赚八毛;2、不打任何广告;3、物业自己做,确保对业主负责。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都江堰的商品房倒塌了一片,除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外,还有无数人因此丧命。
但樊建川建的房子,却在地震中屹立不倒、毫发无损,住在里面的业主打出了横幅,来表达对他的感谢:
“感谢樊建川,为我们建了这么好的房子。”
凭借勤恳与诚信,到2001年,樊建川就将企业做进了四川省的前10名,个人资产达到二三十亿,登上中国富豪榜前200名。
钱赚够了,一直盘桓在樊建川心头的那个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2
“如果我们不尊重先烈,后人也一定会抛弃我们。”
樊建川心心念念的事,是收藏。
和一般老板收藏古玩、字画不同,樊建川感兴趣的,是一些有意义的老物件。
旁人眼里的“破烂”,他却如珍似宝,因此获得了一个外号“哈儿”,在四川话里,是“傻子”的意思。
但樊建川前期的收藏,更多是出于兴趣,没有太多想做大事的念头。
直到他看到川军师长王铭章的故事,他的激情才被彻底点燃。
王铭章率领5000川军,支援台儿庄战役,最后关头,他拼命让手下的士兵撤退,自己却被炮弹炸得粉碎。
“你们快撤,老子死在这里!”这是王铭章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每次说起王铭章,樊建川都会忍不住哽咽。
而抗战期间,像这样以身报国的将领、战士,还有很多很多,但他们正在逐渐被遗忘。
忘记历史,忘记先烈,是很危险的,如果不知道和平因何而来,又怎么会珍惜和平呢?如果忘记了苦难,又怎么知道何为幸福呢?
正是怀着这样的忧虑,樊建川萌生了建造博物馆的想法。
他当时没有多少信心,因为博物馆这么庞大的工程,私人做似乎有点不太现实,另外,他也不清楚自己手头有多少筹码。
转折发生在2001年,樊建川带着自己的藏品,去卢沟桥抗日展馆参展。
鉴定结果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手头的14件藏品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这一刻,从前不确定的想法变得具体了起来,樊建川当即决定:建博物馆!
身边朋友全都心急如焚,苦苦劝他,说“要让一个人完蛋,就让他吸毒,要让一个企业完蛋,就让它建博物馆”。
可是樊建川却铁了心,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四川有 2000 家房地产开发商,少我一个没什么,收藏战争更有意义,如果我们不尊重先烈,后人也一定会抛弃我们。
于是,他卖掉了成都的办公楼、加油站、商铺,投资十几亿元,几乎把十年来做房地产赚的钱全部投进去了,每年光利息都有7000万元。
樊建川从亿万富翁,一下变成了“负翁”,快要“倾家荡产”。
2004 年11月,博物馆工程正式大规模动工,9个月的拼命赶工之后,2005年8月15日,凝结着樊建川毕生心血的建川博物馆,正式对外开馆。
3
“苦难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财富”
占地500亩的建川博物馆群落里,有展现中共抗战的“中流砥柱馆”,反映国军抗战的“正面战场馆”,纪念对华援军的“飞虎奇兵馆”,反映不屈精神的“不屈战俘馆”,反映日军侵华的“侵华日军罪行馆”。
共有1000余万件藏品,包括手写资料二三十吨、书信三四十万封、日记一万五到两万本、像章上百万枚……其中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有 400 多件。
行走期间,看到最多的,不是辉煌,而是苦难。
日军暴行馆中,按照类别划分了“大屠杀” “三光罪行” “细菌实验”“慰安妇”等12个展览专题,总共展出了6000余件侵华日军罪行实物。
荻岛静夫是日军侵华时的一名火化兵,战争结束后,他以图片+文字的形式,记下了1937-1940年日军侵略实录。
“傍晚,我们使用了掷弹筒之后,队长带领着我们拿着刀把数名俘虏兵作为试刀的对象,一个个杀掉……”
“大轰炸”展厅还原了一个无比悲痛的场景:
1937年8月28日,日本飞机轰炸了上海火车站,有个母亲被炸死在铁轨上,旁边,浑身沾满鲜血的孩子放声痛哭,嘴里喊着妈妈……
每张照片,每份文件,每个场景,都让人极度愤怒、压抑、又心痛。
但苦难之中,还有中国军人拼死抗战的浩然之气,在保护着这个民族。
在中流砥柱展馆中,有一名叫蔡良的新四军军官写给家人的家书:
战争若一天天好转,我想请短期的假回家来休养,但我又没积蓄一个钱。总之小儿的决心,是与之前一样,日本鬼子不驱出中国,儿就不回家。
还有川军馆内的一面白旗,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死”字。
那是队伍出征前,北川一位叫王者成的老人交给儿子的,旗上写着: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在建川博物馆,还有一个极为震撼的“手印广场”,一排排玻璃上,印着4000多名抗战老兵的鲜红手印。
采集抗战老兵的手印,是一件和时间赛跑的工作。
张朗轩老人,是350万出川抗日的士兵之一,樊建川知道之后,一定要将老人的手印印上,并征得了老人的同意。
谁料,就在广场建成之前,老人突然辞世,樊建川悲痛万分,为了完成老人的遗愿,他在太平间印下了老人僵硬的手。
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做这件事?
樊建川说: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她的捍卫者,在这些老兵凋零之前,我们应留下他们的印记,以为永世的纪念。
4
“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
随着名气越来越响,建川博物馆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有个日本老兵叫盐谷保芳,他是原日本陆军59师团士兵,侵华战争中他杀了10个中国人。
看到建川博物馆的相关报道后,他坐飞机来到中国,把他当年的侵华罪证交给了樊建川——一把军刀、一只小号、一个钢盔、三件军服。
并长跪了一分钟,以示忏悔。
抗日战争期间,曾有4000多名美国军人牺牲在中国,为了尽可能保存那段历史,樊建川将248位飞虎队员的照片浇铸成瓷板像,挂在馆内。
美国八旬老人格鲁伯坐着轮椅来到建川博物馆,他是当年飞虎队的队员,看到墙上的照片,老人一下就哭出来了。
他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专门纪念美国志愿航空队的纪念馆。我的青春,我最好的青春在中国。”
格鲁伯颤颤巍巍地举起手,向樊建川敬了一个礼。
在建川博物馆,有一个由领袖、烈士雕塑组成的“中国壮士群塑广场”。
抗日名将左权将军的女儿,父亲牺牲时,她才刚刚两岁。
她抱着父亲的塑像失声痛哭:“父亲,我来抱抱您。”
这些改变、感动、重逢,都是因为建川博物馆的存在,才发生的。
无数的人,在这里追忆历史,缅怀先烈,感受一个民族的苦难与坚韧。
2006年,王石参观建川博物馆时,忍不住哽咽,他对樊建川说:“感动、震撼、非常非常非常感染人”。
以色列驻华大使进馆参观后,他为樊建川写下一段话:
“这是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留住了一个民族的苦难。”
5
“只要能建够100个,马上死都可以”
曾坐拥十几亿资产,登上富豪榜的樊建川,生活却朴素到了极点。
2018年8月,一张照片刷屏网络。照片里,一个中年男人席地而坐,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他脱掉脚上的凉鞋,正在看手机。
这个男人,就是樊建川,看着如此接地气的打扮,谁能想到他是个亿万富翁呢?
樊建川是个吃货,爱各种美食,但他为了省钱管住了自己的嘴,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
只要有一碗面,一碗陈醋,就比吃什么都香。
一条裤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破了两个明显的洞,眼看都要遮不住肉了,他才考虑换条新的。
他的母亲87岁了,一生节俭入骨,扔进了垃圾桶里的袜子,她还捡起来,洗干净,补好。
他的妻子每一次在家人洗淋浴之前,都要拿个桶来接水,接来之后冲厕所,生怕浪费。
生活里能省则省,他们一家人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但只要和博物馆建设有关的事,他花起钱来,连眼都不眨。
有一次,他在塘沽看到有人砸碉堡,就问碉堡是谁修的,听说是抗战时留下的,他毫不犹豫地掏出重金,将这座50吨重的碉堡买了下来。
目前,樊建川还在筹备更多的展馆,他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建满100个。
“现在有房奴、车奴,我是馆奴。我愿意一生为博物馆做奴隶,只要是能建够100个,马上死都可以。”
他做的所有事,都不是为了自己。
现在,建川博物馆被估值80亿,就在很多人感慨樊建川发财了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众人惊诧的决定:
将博物馆无偿捐赠给国家。
就算自己的女儿要进去参观,也必须买门票。
不仅如此,他还做出了一个让妻子都无法接受的决定:
在他死后,遗体捐给医科大学,把皮做成一面军鼓,放在博物馆里,游客敲一下鼓,樊建川就会出现在电子屏幕上,为游客唱一首歌。
条件是,游客必须为博物馆捐助1000元的维持资金。
樊建川的妻子怎么都不同意,那是最亲近的人啊,怎么能看着他死后还要以皮做鼓让人敲打?实在太残忍了。
可樊建川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无论如何都会去做。
现在,他每天会用手在身上拍打:“医生说有助于皮、脂分离,还提醒我注意不要生疮。”
谈笑间,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奉献精神,常常会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樊建川,不仅要在活着的时候鞠躬尽瘁,甚至还想在自己死后,继续为博物馆贡献余热。
到底要怀着多少赤诚,才能燃烧自己到这个地步?我内心震撼到无以复加。
在壮士广场门外,伫立着一座铸铁雕像,那是一个神采奕奕的小伙子,身姿笔挺,眼里有光,身上背着一把长枪。
这座雕像的原型,就是青年时期的樊建川。
“站在壮士广场我不够格,那就把我自己放广场外头吧,给这些前辈们站岗,一辈子守着他们。”
这其实正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他用尽全部的心力,让历史的一部分得见天日,也让我们相信,这个时代,依然闪烁着理想主义的星辉。
他说过一句话:中国13亿人,12.5亿都该过平淡正常的生活,但也该有人挺起脊梁,敲响警钟,我就想做一个敲钟人。
他燃烧自己所发出的呐喊,他敲击警钟所发出的长鸣,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看到,而那一声声的呐喊和无数的钟鸣,正在注入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起起伏伏、历尽千帆后的樊建川,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他摒弃物欲,返璞归真,既有隐士的风骨,又有义士的担当。
他将历史中的英雄们供奉在殿堂,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和平时代里的英雄?
向这个时代里的英雄致敬!
文章作者简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程序员专栏 扫码关注填加客服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
近期精彩内容推荐:
在看点这里好文分享给更多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