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抢抓产业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世界

共 3441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5-16 23:26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为促进《指导意见》有效落实,全国各地工信部门主要领导、业内专家、骨干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做法、下一步对策和建议等发表真知灼见。


文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立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加速增长、跨界融合的爆发期,与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亟需抢抓产业技术变革机遇,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推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供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下阶段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征程


(一)时代变革带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国际不对称性竞争格局加速调整,加剧了产业链断供和外迁风险,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我国制造业稳定性、自主性。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不仅创造了一类新兴技术领域和一批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更为我国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有利于加快制造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形态发生颠覆式重构。

(二)“双循环”格局提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空间

从内生动力看,“双循环”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以及互联网创新活跃、人才资本聚集的双重叠加优势,挖掘数字化转型内生潜力。从外部需求看,“双循环”格局有利于国内解决方案供应商“走出去”,聚焦全球企业需求提供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使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优势互补、良性互促,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速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响应、敏捷柔性的产业链协作体系。

(三)数据资源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要素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数据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随着供应端、生产端、销售端等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据化进程持续加快,数据的基础赋能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制造企业通过海量数据的显性化汇聚、可视化展示、智能化流动和资产化运营,能够以数据自动流动化解复杂产业系统的不确定性,全面提升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协同水平和集成能力。

(四)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在构建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体系。通过搭建人、机、物的深度互联网络,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全面支撑各行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迈向以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为特征的全新发展阶段,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一)区域数字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广东、上海、浙江等先后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部省合作协议,围绕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建立上下协同、央地联动的长效沟通机制。北京、青岛、南京、苏州、重庆、广州、深圳等启动建设了19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广泛汇聚各类产业创新资源,推动系统解决方案精准对接,高效提升当地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例如,宁夏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0年,全区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0.1%和47.3%,同比提高3.74和9.15个百分点。

(二)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走深向实

在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等离散行业,形成了设计制造协同、生产管理优化、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增值服务、制造能力交易等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精准化、柔性化、敏捷化水平有效提升。在钢铁、冶金、石化等流程行业,形成了生产过程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测预警、工艺优化、质量控制、节能减排等创新服务,企业集约管理、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例如,海尔卡奥斯为服装、农业、建材等15个行业进行生态赋能。其中,通过为房车企业康派斯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使其产品溢价提升63%,订单量提升62%。

(三)平台赋能引领作用成果显著

目前,全国已形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00家,连接设备数超7000万台套,工业APP数量突破59万个,广泛应用在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助力企业搭建实时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数据赋能体系,加速工业机理和经验沉淀,成为行业转型赋能及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据CNNIC统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约2.5万亿元。

(四)数字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日益深入,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零工经济、现代供应链、工业电子商务、共享制造、产业链金融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深刻变革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管理范式,促进产业发展方式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例如,徐工集团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现代供应链,升级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交互模式,实现备品备件的计划、采购、库存、供销、追溯功能一体化,使分拣效率提升8%,库存周转率提高5%。

 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

五个着力点


(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整体发展战略部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发展数字经济相关部署,顺应产业技术变革趋势,制定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行动计划,明确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为企业开展创新实践提供指引。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金融、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需求,推动各部委、各地方出台相关细化配套政策,加快完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二)深化平台应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平台是汇聚转型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要聚焦平台建设,加快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围绕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与发展痛点,基于平台深化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各类场景应用,加快核心设备和重点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培育一批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和一批高价值工业APP,助力企业组织变革、业务创新和流程再造。

(三)夯实产业基础,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决定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素质、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聚焦新型网络体系、大数据中心等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条件,持续挖掘数据潜在应用价值。通过持续完善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创新安全的技术生态体系,提升产业支撑保障能力。

(四)聚焦短板环节,加强产业链条关键支撑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产业形势,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保障供应链稳定性已成为社会各界应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要强化动态监测,基于工业互联网监测分析平台开展产业链实时评估和智能预警,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堵点”,聚焦关键节点加快“补链、优链、强链”,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五)强化生态构建,打造协同共赢发展体系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汇聚政企产学研各方力量。要持续深化产融合作、产教合作,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融通发展。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开展转型供需对接会、解决方案展览会等活动,深化行业共识,统一社会认识,营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电子报


推荐阅读


三次提到工业互联网:“十四五”规划纲要说了啥?

来了!2021年世界工业发展趋势往哪走?

浪潮肖雪:工业互联网发展不能“叫好不叫座”

代表委员谈工业互联网:如何补短板锻长板?

福利!用友网络回购6-10亿用于员工股权激励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编辑 / 王改静

浏览 2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