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安利《长津湖》

共 2783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10-03 11:04


这个国庆有空的话,都可以去影院看看这部影片。



全文2661字,阅读约需7分钟


文|郑玄

来源|投中网

ID:China-Venture

题图|Pexels


去看《长津湖》之前,我最怕的是把朝鲜战场的美军拍成了傻子。手撕美帝的话,我一定给这部投资13亿的电影一个大大的差评,这是对朝鲜战争中阵亡的近20万志愿军先烈最大的侮辱。


所幸这种担忧没有成为现实,所以昨天看完电影的第一件事,我先去豆瓣刷了个五星好评,并且安利在座的各位:这个国庆有空的话,都可以去影院看看这部影片。


《长津湖》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联合监制并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特别出演,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主演。影片主要以抗美援朝战役中重要的转折点——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英勇作战的感人故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场可以说改变新中国命运的长津湖战役,以及看完影片的一些个人感受。



冰血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最惨烈的缩影。


简单说一下这场战斗的背景:1950年10月7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并在10天之后占领朝鲜首都平壤。朝鲜战争爆发以来先后经历美军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和美军机轰炸中国辽宁丹东的中国政府,在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后做出决定:出兵朝鲜半岛,抗美援朝。


图源:三维地图说历史


当时整个北朝鲜战场分为东西两侧。其中东侧战场,美军第十军的王牌部队美陆战1师10月底陆续从元山港登陆向长津湖进发,目标是朝鲜政府从平壤撤退后临时政府所在的江界市,意图通过这场战役结束整个朝鲜战争。


当时作为第二批入朝志愿军的第九兵团正坐火车赶往沈阳,计划到沈阳后在当地修整准备入朝作战。中央军委紧急命令第九兵团马不停蹄奔赴朝鲜战场,在长津湖一带伏击美军陆战1师。


当时中美军事实力的对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美军是当时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陆战1师不仅有着精良的武器装备,大量的精锐机械化部队,还有着每天可以出动200多架次轰炸机的强大空中支援能力。


此外美军后勤能力同样逆天,停在韩国空军基地和海上五艘美国航母的美军运输机,每天可以为长津湖地区的美军投送250吨物资,同时位于日本的工厂也在日夜加工生产,为朝鲜战场的美军源源不断输送战略物资。


而当时刚刚进入朝鲜战场的中国军队,还没有来得及换上苏联在朝鲜战争中后期支援的武器装备。第九兵团带着在二战时期都算不上先进的步兵装备匆忙赶赴朝鲜战场,来不及携带坦克等重武器,更别说空中支援。


更加糟糕的是后勤方面,由于朝鲜战场的制空权已经完全被美军控制,美军不断轰炸志愿军的补给线,前方物资严重不足,而第九兵团为了加快入朝速度,没来得及带上厚棉衣等防寒装备,战士们只能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穿着单薄的棉衣作战。


想要赢得这场战役,志愿军唯一的机会在于“出其不意”。当时长津湖地区美军主力部队陆战1师和步兵3师总共有3万人。第九兵团3个军近15万战士,在食物和防寒装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第九兵团的战士躲开美军飞机的轰炸和侦查,从鸭绿江跨越几十公里的山区,在长津湖展开了一张巨大的包围网。


11月27日,埋伏在山区的第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对陆战1师和步兵3师发动总攻,一战击溃了这只曾在二战时期立下赫赫功劳的美军王牌部队,最终迫使美军主力从海路撤退,将其逐出北朝鲜战场。


从战略上来说,这场战役无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关键性胜利。不仅挫败了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定下的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计划,还将仁川登陆以来所向无敌的美军逐出北朝鲜战场,帮助朝鲜政府收复首都平壤。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打破了美军在正面战场无敌的神话,给第一次面对美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树立了信心。


但为了这场胜利,装备、后勤劣势极大的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美军陆战1师伤亡减员1.4万人;而惨胜的第九兵团总伤亡近4.5万人,其中战斗减员1.4万多人,冻伤减员3万多人。



电影《长津湖》的启示:

战争就在那里


最后,来谈一谈《长津湖》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几点触动。


以下内容可能存在部分剧透,不喜欢剧透的朋友可以先跳过。


首先最让人震撼的地方,是电影中刻画出的中美实力的悬殊。1950年的中国军队,像是加了一层BBC的“落后滤镜”;而美国军队装备补给之精良,即使放到21世纪的今天,也不输给世界上90%的国家。


他们吃着火腿、火鸡,喝着咖啡,身上带着巧克力和压缩饼干;而我们却只有冻得硌掉牙的烤土豆,还要战士们塞到棉服里捂暖了才能吃。


他们穿着大衣、住在温暖的帐篷里,出来抽个烟还被冻得直搓手;而我们穿着薄薄的棉服,藏在冻得硬邦邦的山脊。


他们移动是用运兵卡车,走在平坦的公路上,还有坦克和步兵战车开道护航;而我们穿着胶鞋翻山越岭。


他们的阵地几十辆坦克一字排开,还可以随时呼叫轰炸机空中支援;而我们的阵地,只有血肉之躯的战士和临时挖出来的战壕,甚至不少战士已经冻成了冰雕。


……


双方的差距不亚于今天的美伊和美阿,我无法想象阿塔或者萨达姆的军队,能在正面战场击溃美军,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国家。但中国人民志愿军做到了,说这是军事上的奇迹也不为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人们复盘长津湖战役时,有一种观点认为15万中国军队伏击3万美军,不仅没能达到最初全歼敌军的目标,还损失惨重打残了第九兵团,最终让美国军政界确立了继续朝鲜战争的决心,所以这场战斗其实并不算真正的胜利。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从第一视角感受一下上世纪50年代中美之间真实的实力差距,我相信看过的人一定不会对这支英雄的军队苛求更多。


第二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是电影中对于英雄的讨论。易烊千玺饰演的新兵,刚入伍不久就去问连里的老兵什么是英雄,老兵的回答也很简单,杀死20个美国兵,你就是战场上的英雄。


战场最会杀敌的就是英雄,所以百米外狙杀敌人的神枪手,打炮最准的老爹都是英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不论是抗日剧还是好莱坞电影中都屡见不鲜。


但在《长津湖》中,英雄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定义。击杀20个敌人的战士是英雄,但那些在冰天雪地中奔跑几十里,最终没开一枪就冻死在山野的战士,那些在行军途中遇到战斗机扫射,为了避免不发一声血洒荒野的战士,也是英雄。


美国的英雄是强大的个体,而中国的英雄是英雄的整体,这或许是志愿军能够在长津湖战役中打败美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位导演的作品有机会让我们再次审视朝鲜战争的意义,同时必须承认的是,这是一部足够好的电影,再次表个态:强烈安利。


本文由投中网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2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