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茅台还暴利:利用“身高焦虑”,一年赚走中国家长100亿大数据DT关注共 4577字,需浏览 10分钟 ·2022-01-01 16:15 导读:身高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现在,很多女孩子眼里,男的可以不帅,但一定不能矮。身高低于180cm,就是矮个,假如不到170cm,直接变成了一些人口中的“二等残废”。找工作,对于身高的要求虽然不如择偶苛刻,但是明显高个子的人更有优势。可以说,这不只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是看身高的年代。尽管医学越来越发达,变美变瘦都不再是难题,但一旦骨骼完全发育,要想改变身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肯定不希望孩子在身高上矮人一等,一旦发现自家的娃比同龄人矮,就开始焦虑,想尽办法增高。除了给孩子增强营养,在饮食上进行调整,还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身高70%靠遗传,30%靠后天,生长激素让定制身高不是梦。”在广告的宣传下,他们希望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改变矮小基因,让孩子可以迈入高个子行列。但背后,却是家长们不知道的生意。01 为了孩子长高,一年花掉十几万“鸡娃”的时代,宝爸宝妈们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出色,这份焦虑也延伸到身高上。女孩子还能好点,男孩子要是没有一米八的身高,在有些家长看来,那就是“三等残废”。在微博上,一位孩子还不到3岁的宝妈发动态称,自己的女儿已经3岁了,身高才90厘米,比身边的小孩都矮,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曾经有个13岁女孩,身高1米58,她的妈妈为了抓住最后的长高机会,逼她每天跳3000个跳绳,结果她患上了胫骨结节骨骺炎。▲运动过量也会带来伤害还有的宝爸宝妈自己的身高比较矮,总害怕孩子长不高,明明孩子在同龄人中算是高的,还是依旧担心。在各种焦虑的包裹下,家长就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长得更高点。食补是最基本的,早睡、增高运动班也都统统安排,甚至有不少家长正在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宁波的李先生就因为儿子牛牛的身高比较矮,花钱给儿子注射了生长激素。有对夫妻,丈夫身高178cm,妻子身高162cm,按道理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为儿子的身高犯愁。然而,他们的孩子在读小学3年级,但是身高125厘米,属于全年级最矮的那一批孩子。他们非常忧虑,在朋友的建议下,他们带着孩子去了一家儿童生长发育门诊检查,花了两三天时间,抽了十几管血后,发现孩子的骨龄晚了两年。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决定给儿子注射生长激素,希望可以在两年内追平10cm的身高差距。所谓的生长激素,主要分为粉剂和水剂,而水剂又分为长效针和短效针。▲生长激素的分类 来源:中新经纬两种针剂效果都不错,但是短效针需要每天都打,费用更便宜,一年的费用大约在四万元左右,而长效针虽说每周只需要打一次,可是一年费用就要十多万。有人是为了弥补自身遗憾,“我的个子太矮了,身高是我心中的遗憾,这份自卑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有人希望可以提高孩子的竞争力,找工作、找对象都不受阻;还有人看到同龄孩子更高就很焦虑。对于家长来说,或许打针要花不少钱,但是不打针可能遗憾终身。不过,打生长激素的价格并不便宜。市面上粉针剂型的人均费用约为2万元,而水针剂型的人均费用约为5.5万元。如果为了省事、少打针,长效剂型的人均年费则为15万元往上。▲某品牌生长激素年注射费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算下来,打两三年生长激素,等于打掉了一辆车的钱,可能是几万元的捷达,也可能是二三十万元的宝马。02 生长激素,让企业挣盆满钵满现如今,水针剂的市场最庞大,2019年时,占比约为61%,粉针剂占比为38%,而长效针因为太贵,大部分家庭都消费不起,占比非常低,只有不到1%。虽然一年十几万元往上的长效针大部分家庭都会放弃,不过出于安全、便捷考虑,大部分家长还是会从牙缝里省出钱给孩子注射水针剂,而不是便宜一倍的粉针剂。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自己的父亲本来很爱喝酒,但是为了省钱,让自己的妹妹每天都能注射生长激素,硬是把酒给戒掉了。在父母深沉的爱的加持下,生长激素市场增长非常迅速。2013年时,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到了2019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8.89亿元。短短7年时间里,年复合增长率就高达30.42%。根据西南证券的数据,2020年生长激素的市场规模为77亿元,预计2021年可以达到95亿元,到了2022年可以突破110亿元。▲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近年来,生产生长激素的企业赚足了钱。在国内,这类企业并不多,且集中度非常高。国内生长激素行业龙头是东北一家大型综合企业旗下的一个医药公司,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8.39%。虽然这家综合企业的业务覆盖面非常广,包括新型疫苗以及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但是生长激素在公司的地位却是坚不可摧。每年,生长激素贡献了这家企业差不多90%的净利润。纵向来看,这家企业生长激素的营收增长也是非常迅速,2015年时,实际收入为10.62亿元,但到了2020年,营收收入则为58.03亿元。一同增长的还有利润,2015年时的利润为4.46亿元,2020年时的利润则为27.6亿元。根据这家公司的年报数据,他们的产品连续几年的毛利率都在97%左右,比贵州茅台还赚钱。而市场占有率第二的另一家药企,靠着重组人生长激素这一产品,净利润也是同比大幅增长,营业总收入为4.8亿元,同比增长53.76%。生长激素就是某些药企的印钞机,让这些药企赚得盆满钵满。03 暴利背后是无数的生长激素滥用生长激素利润丰厚的背后,滥用情况其实更严重。尽管生长激素是处方药,可是开出来并不难。市面上的生长激素30%以下是在公立医院销售,而剩下的70%以上都在处方药更容易开到的合作医疗机构销售。与此同时,在一些非正规的医疗机构中,家长不必要的身高焦虑也正在被放大。现如今,不少生长发育门诊的医生,对家长进行游说推销,劝说他们将生长激素给自己的孩子使用。不少医药代表也利用家长想要让孩子迅速增高的迫切心理,将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药”,无论孩子是否生长激素异常,都怂恿他们使用。《半月谈》杂志就曾调查发现,有的小孩才4岁,医药代表就劝说家长打激素,一般还要注射2-5年的时间。对于正规医院的主流医生,这些医药代表向其承诺“提成终身制”。也就是说,第一个给孩子开出生长激素的医生,只要孩子一直使用,就可以一直有提成,医药代表用经济利益刺激医生多开生长激素。结果,一些儿童生长激素分泌其实是正常的,但因为注射过量的生长激素,出现了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问题。长沙一个女孩今年16岁,已经上高中了。班上的同学都长得很高,而只有150cm的女儿站在队伍中,显得特别格格不入,非常自卑。去年,她妈妈就在同事的建议下,给女儿打生长激素来干预孩子的身高。没想到打了一年后,身高只长了2cm,但体重却增加了10公斤。▲医生说打生长激素有危险长沙这个女孩的情况还不算最坏的结果。杭州的一个妈妈不仅花了不少钱,还让女儿依赖上了生长激素。2018年,这个杭州妈妈的女儿已经快9岁了,身高120.1cm。每次孩子一检查身体,医生就说是孩子体内缺乏生长激素。“短效水剂需要每天都坚持注射,虽然是电子笔式注射器,针头小,但害怕孩子排斥,于是咬牙选择价格贵一倍的长效水剂,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右边从上到下分别为无针注射器、电子笔式注射器与普通针头注射器注射了12周后,孩子去医院复查,显示各项指标都正常,身高也长高了2.8厘米,这让这位杭州妈妈特别激动开心。但没想到,打了三个月后,孩子却被查出假性发育,还得注射抑制针控制发育。即便如此,生长激素也不能停,要不然孩子会更不长了,同时医生还建议打短效水针,药效足,效果可能会更好。不过,断断续续打了15个月的针,每个月女儿才长高零点几厘米,效果特别缓慢。本来停针后,原以为可以通过增强运动、调节饮食来增高,然而一年半的时间里,女儿才长高了7.5厘米,身高仅为141.5厘米。没有办法,这位杭州妈妈只能继续花钱给女儿打短效水剂。这两年,为了治疗,她一家花了将近13万元。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女儿能早点摆脱生长激素。不少孩子注射后,会出现甲状腺功能暂时性减低的情况,伴有疲劳、乏力、虚胖、血糖高的症状,有些孩子甚至会出现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现象。虽然家长为了让孩子长得更快更高,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揠苗助长”,但有时候却适得其反。04 生长激素到底是什么生长激素滥用现象严重,为什么有些家长还是不断花钱给孩子去打呢?生长激素属于肽类激素的一种,由大脑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主要用于促进骨细胞代谢,进而刺激骨骼生长,从而达到增高的功效。尤其是孩子性成熟后,骨骺板逐渐融合,骨长度一般不会再增加,但是生长激素却可以让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增加。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体内无法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结果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一旦错过最佳的生长时间,将是终生遗憾。临床上,用生长激素进行临床治疗的历史,已经长达40年。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重组生长激素的使用适应症范围也是不断扩张,除了用来治疗矮小症,各种可能导致儿童矮小的疾病也会用生长激素来治疗,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特纳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胎龄小等。中华医学会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矮小儿童的数量接近4000万,而4-15岁需要治疗的患儿大约有700万,可以说生长激素市场的需求非常庞大。不过,每年就诊的患者数量还不到30万,而实际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还不足就诊患者数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不到3万,药物治疗渗透率不到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药物治疗渗透率可以达到10%以上,意味着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我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一方面,很多真正需要注射生长激素的孩子没有被注射,另一方面,有些不需要注射的孩子反而被打了过量的生长激素。在不少医生看来,生长激素并非是洪水猛兽,能让真正需要的人用药,并且把握好尺度,其实也是考验医生的良心。要知道,生长激素的使用,其实是治病,并不是美容。同时,家长也应该恢复应有的理智,清楚地认识到,身高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与其过分迷信身高,对孩子“揠苗助长”,不如培养正确的三观,消除对身高的偏见。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10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100万人次,在这里,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延伸阅读👇延伸阅读《焦虑的智慧》干货直达👇手把手教你使用Pandas读取结构化数据6本书,读懂2022年最火的边缘计算终于有人把幸存者偏差讲明白了机器学习的挑战:黑盒模型正面临这3个问题更多精彩👇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优质内容!读书 | 书单 | 干货 | 讲明白 | 神操作 | 手把手大数据 | 云计算 | 数据库 | Python | 爬虫 | 可视化AI |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 | NLP5G | 中台 | 用户画像 | 数学 | 算法 | 数字孪生据统计,99%的大咖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浏览 3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分享 举报 评论图片表情视频评价全部评论推荐 到底上不上市?投资人比喜马拉雅还焦虑互联网分析沙龙0人均赚700万,“面膜”到底有多暴利?亿欧网0一只16万!年轻人“炒熊”,比炒茅台还狠互联网分析沙龙0飞书一年烧掉100亿,还看不到头电商行业0不学习吧焦虑,学多了还焦虑,怎么办?昨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大意是这样:“不学习会焦虑,学习也会焦虑,而且学得越多越焦虑,如何解决这种焦虑呢?”这可能是当下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一种“通病”。我自己在2015~2017年,也常常陷入到这种知识焦虑中,2017...资本教家长焦虑,政策教资本做人亿欧网0一年赚 100 万,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唐韧0中国SaaS:横着走还是竖着走李宽wideplum0比别人早下班焦虑怎么办?每天晒白牙0人口焦虑、用工焦虑、增长焦虑调皮电商0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