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k实际星座构型研判与仿真分析
共 4150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10-21 23:50
Starlink实际星座构型研判与仿真分析
文 | 刘帅军、徐帆江、刘立祥、胡海龙、王大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截止2022年10月15日,SpaceX公司已累计发射64批共计3417颗Starlink卫星,在轨运行3177颗,良好率93.0%。
所发射卫星均属于Starlink一期LEO星座,当前主要实现壳层1、3、4的部署,具体如下:
在轨卫星的轨道面(RAAN)及面内相位(Phase)分布,如下所示:
在轨3177颗Starlink卫星的轨道位置分布
轨道壳层1为Starlink首个部署完成的星座,根据提交至FCC文档,该星座主要参数为:卫星数量1584、轨道高度550km、轨道倾角53度、轨道面72个。
基于2022年10月15日,13:00的壳层1实际在轨卫星的TLE,为便于查看该壳层的轨道分布情况,将卫星的RAAN当做横坐标(理论上,同一轨道面卫星的RAAN相同),平近点角为纵坐标(理论上,同一轨道面内卫星的相位在0-360度均匀分布),如下所示:
壳层1的1517颗卫星在轨道面和相位上分布都较为均匀,然部分也存在杂乱。该壳层卫星部署在多少个轨道面?每面内多少颗卫星?多少颗备份卫星?相邻轨道面间卫星相位差如何?这些内容不得而知。
以在轨TLE为基础,推算各卫星的轨道高度、升交点赤经RAAN、平近点角(相位),对壳层1在轨1517颗卫星做如下区分标识:
非工作卫星:卫星轨道高度小于530km、或大于560km的卫星。
组网卫星:轨道高度在530-560km内,且根据Walker星座构型研判得出,属于具体轨道面相位号的卫星。
备份卫星:轨道高度在530-560km内,且根据Walker星座构型研判得出,不在某具体轨道面相位号。
如下为经过仿真分析后的研判结果:
Starlink壳层1在轨分布及星座构型研判
基于上图对壳层1的仿真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研判其采用的星座构型为,轨道高度550km、倾角53度、1296颗卫星、72个轨道面、每面18颗星、Walker星座相位因子45。轨道面RAAN间隔5度,面内相位间隔20度。如上图中Walker星座:1296/72/45的分布所示。
(2)就研判星座构型而言,72个轨道面(每面18颗星),已实现64个轨道面部署,剩余8个轨道面基本填充满(实际每面17星)。研判与实际卫星位置的误差方面非常小,具体为星均RAAN差值1.85度,相位差值0.74度。
Starlink壳层1在轨分布及星座构型研判
(3)备份卫星184颗,多数为每轨道面内2颗备份星,备份位置上因轨道面而差异,总体趋向于使整个星座备份卫星较为均匀分布,如下为典型两组轨道面上组网卫星与备份卫星的分布,如下所示:
Starlink壳层1典型两组轨道面上组网星与备份星分布
轨道壳层4为Starlink第二个主要部署的星座,根据提交至FCC文档,该星座主要参数为:卫星数量1584、轨道高度540km、轨道倾角53.2度、轨道面72个。
基于2022年10月15日,13:00的壳层4实际在轨卫星的TLE,各卫星面内相位与轨道面RAAN分布如下所示:
Starlink壳层4在轨分布及星座构型研判
基于上图对壳层4的仿真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研判其采用的星座构型为,与壳层1基本一致,仅在高度和倾角有差异。具体为,轨道高度540km、倾角53.2度、1296颗卫星、72个轨道面、每面18颗星、Walker星座相位因子45。轨道面RAAN间隔5度,面内相位间隔20度。图上Walker星座:1296/72/45的分布所示。
(2)就研判星座构型而言,72个轨道面(每面18颗星),已实现46个轨道面部署,正在部署中的轨道面有9个,其余17个轨道面尚未开始部署。已完成部署的轨道面中可看出,已完成间隔一个轨道面的部署(即图中奇数轨道面均已部署完成),后续将补齐后一半轨道面部署。
Starlink壳层4在轨分布及星座构型研判
对于Walker星座而言,星座构型参数(轨道面、相位因子等)如何配置,决定了该星座的分布特性、相对运动特性。如Starlink壳层1与4,在确定由1296颗星、72轨道面情况下,不同的相位因子对如下两方面因素有重要影响:
(1)星座运行过程中,任意星间最小的距离。相位因子设置不合理,将导致星座运行过程中两颗星间距过小,甚至运行轨迹重合,增大了碰撞风险。
(2)星座运行过程中,异轨星间链路的动态范围。相位因子设置不合理,将使得异轨星间链建链时角度调整动态性太大,对星载激光载荷转动与对准提出了较高要求。
基于上述两点考虑,首先仿真分析Starlink壳层1(由于壳层4参数与壳层1区别很小,结论基本适用)在不同相位因子下,任意星间最小距离,如下所示:
Starlink壳层1星座在不同相位因子下的任意星间最小距离
可看出,较好的几组相位因子如下:
相位因子57,可实现任意星间最小距离80.2km;
相位因子53,可实现任意星间最小距离57.0km;
相位因子45,可实现任意星间最小距离57.0km;
进一步,对相位因子57、53、45三组星座构型下,异轨道星间建链时相对运动速度进行仿真分析,如下:
相位因子57,异轨星间链最大相对运动速度0.4 km/s;
相位因子53,异轨星间链最大相对运动速度0.31 km/s;
相位因子45,异轨星间链最大相对运动速度0.20 km/s;
相位因子45的参数配置下详细异轨星间链运动特性如下:
结合上述数据分析,Starlink轨道壳层1和壳层4,之所以采用相位因子45,主要考虑了卫星运行过程中任意星间最小安全距离,降低碰撞风险;同时考虑了异轨星间建链的动态性,最小化动态范围以降低对星间激光载荷的约束。
本文主要对Starlink实际星座构型进行研判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壳层1与壳层4均为Walker星座,具体构型为1296/72/45(1296颗星,72个轨道面,相位因子为45)。在该星座配置下,可实现运行过程中任意星间最小距离不小于57km,降低了碰撞风险;同时,异轨星间建链动态性小于0.20km/s,相比其他星座配置模式,降低了对星间激光载荷建链动态对准的约束。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主任:陈玉忠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