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青少年模式”打着擦边球,这些平台别再祸害未成年人了!

雷锋网

共 5297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06-06 00:28


不能让“青少年模式”一直形同虚设。

作者|徐雅琴

6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央视新闻指出,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

关于网络保护的话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网络问题急需再次加大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关于网络保护的“青少年模式”早有实行,但是效果不尽人意。

各个平台加了青少年模式,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从一上线开始就不断遭到网友们的质疑。网友们纷纷吐槽“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更呼吁“管管未成年”。

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都知道,这个功能并不是强制性的,也没法识别出手机对面到底是不是青少年,有很多漏洞的存在都表明这是一个“鸡肋”功能……很多事实都表明这个功能的推出似乎只是在应付差事。

1


“青少年模式”易破解,网络平台存“漏洞”

近日,新华社和央视网也重点披露了部分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存在的诸多漏洞。

而这个漏洞指网络平台利用监管规则不完善的地方,搞“擦边球”,违规在“青少年模式”下提供相应的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相关功能及服务。

雷锋网了解到,这些漏洞主要聚集在四个方面:

1、产品自解难度相对较低,青少年保护模式很容易被破解,许多APP可以很轻易地通过重置密码来解禁“青少年模式”;

2、没有专门提醒设置,用户需要主动寻找设置入口,操作流程较为复杂;

3、设置之后,青少年仍然可以使用部分“违规”功能,并且在使用时长方面没有限制;

4、没有做到交易风险提示,在大额打赏及充值的情况下没有给出风险提示及验证。

以某社交软件为例,关闭“青少年模式”的密码即为账号登录密码,只需要通过给注册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码,即可更换。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拿着注册手机,该社交软件的“青少年模式”也就形同虚设了。

而在另一款直播软件上,即便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仍可以浏览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一些主播也会“打擦边球”来吸引关注,并引导观众进行打赏消费,有的甚至直接“导流”至别的没有监管的平台,在另一个地方“变现”。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及其团队发布的《短视频应用程序青少年保护模式核测报告》,约有43%的测评产品没有做到交易风险提示,在大额打赏及充值的情况下没有给出风险提示及验证。

青少年的消费意识浅薄、自制能力差,很容易被诱导消费,而青少年因沉迷网络直播给主播打赏巨额钱款的报道见诸报端。

  • 2021年4月8日,8岁女童半小时在某平台打赏主播近5万,事后司法局调解员7次协商才要回;

  • 2020年7月29日,16岁男孩将家庭积蓄160万元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 ...

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都与直播打赏乱象有关。

2021年2月9日,为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行业的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网信办在《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对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打赏的,核查属实后须按规定办理退款”。

但实际上, 部分平台秉持“尽量不退”的原则,即便要退款,也要走很长时间的司法程序,1月14日,中消协也点名了未成年人网游充值、打赏退款难这一事件。

在众多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的案例中,仍少有家长能够寻求到警方或者新闻媒体的帮助,进入司法诉讼环节的更是寥寥无几。

2020年3月2日,据北京商报报道,江苏泗洪县的盛先生卖房用来还债的40万元,被家里的“熊孩子”玩快手直播刷礼物、玩网络游戏,最后银行卡只剩下0.23元。

盛先生想追回这部分钱开始了维权之路,然而维权的过程非常坎坷,一家人不断联系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以及各大游戏公司,但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3号打、4号打、5号打,一直都在打,但都没有人回复,只能听到一个特别冰冷的机器人的声音,虽然希望很渺茫,但我们还是想试试,能拿回一点是一点。”

去年3月7日,快手官方表示,“如情况属实,将尽快把未成年人消费的197372元归还原账户”,然而在去年3月12日,盛先生尚未收到退款。

业内人士表示,维权的过程存在流程繁琐、举证困难、运营平台和游戏公司互相推诿等问题,因此家长在退款维权时往往面临不小的困难,消费者权益难以获得保障。

2


推荐内容打“擦边球”,危害性极大

在 “青少年模式”下,网络软件的功能和内容,都受到平台算法的控制。在网络直播中,尽管国家网信办在《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要“屏蔽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直播内容”,保证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但仍有部分平台“玩猫腻儿”。

据南方都市报道,某直播平台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可以选择访问范围,如若将范围设置为“全部”,用户则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到打着擦边球的“美女”视频。

在这些视频中,主播身着紧身短装,在视频中摆出摸腿、扭胯等姿势;视频多位穿着暴露衣服,以秀身材、热舞为主。若是进入直播界面,还会发现该主播一边与观众留言互动,一边随着音乐在镜头前扭动胸部,并且引诱观众“加微信可查看私密信息”,而加微信通常要支付一定额度的金钱。

对此,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认为,如果着装过于暴露,这些视频可能涉及传播淫秽物品及信息,从而违反相关法律,不过需要结合着装情况、直播尺度以及内容来综合判定。

在一些视频推荐软件中,往往也采取兴趣推荐的模式,用户只要经常刷某类视频,那么软件将会推荐更多类似视频。而在青少年模式下,部分软件根据兴趣爱好,给青少年推荐过多“游戏”“美女”以及一些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视频。这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对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这些不良短视频让青少年觉得只要有爆点、爆款,没有知识也能赚钱,上学没有用。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如果观看过多的“游戏”或者精神不良的视频,很容易走上不正确的道路。

3


近些年多发未成年打赏问题

据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18.3%,为1.72亿。而从职业上划分,学生占比最多,达到23.7%。

网络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其中一些良莠不齐、有危害性的内容也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侵害。关于“16岁学生打赏主播,55万家当挥霍一空”、“游戏充值达上万元,父母报警求助”的新闻屡屡发生。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超超,连刷17个“佛跳墙”,是他在直播网站一次性“打赏”的最高纪录。

在网络直播里,升级唯一的途径是打赏,玩家通常将这一过程称为“渡劫”。超超从青铜、白银、黄金升到了铂金、钻石级,直到2017年9月22日,母亲张美发现他已从自己的银行卡上偷偷划走了约40万元。

同年,“15岁女儿两天花了超过9.8万元打赏主播”的新闻让众多父母感叹“网络直播多么害人”,其父直言“他们都拿她当公主捧,就是为了得到她的钱”,女生在试出密码后,从此开始“打赏”心仪的网络主播,而这笔钱是其父亲打算换一套房的钱。

4


多平台相继上线“青少年模式”

以王者荣耀为例,作为一款国民级手游,拥有着庞大的未成年用户群体,也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

在王者荣耀推出的几年时间里,随着游戏的火热,类似充值消费过大、青少年沉迷等新闻事件越来越多,众多网友对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的话题也十分关注,倡导网络平台尽快推出“青少年模式”。

在多方监管下,王者荣耀响应社会呼吁。在2018年9月15日,《王者荣耀》健康系统启动升级,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对于所有新用户进行最严格的实名校验。在同一年,又两次升级王者荣耀的健康系统。

一个个新闻事件推动了“青少年模式”的发展。

2019年,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截至当年10月,已有53家网络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对网络直播的虚拟性、认知度都还不够, 这就容易导致打赏直播乱象。有业内人士表示,(直播)在整个社会尤其在未成年人当中营造一种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虚假的现象,对于整个未成年人人生观的形成是非常有害的。

对于平台而言,上线“青少年模式”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责任。

当然,除了游戏和短视频APP平台“不得已”上线“青少年模式”外,一些长视频、音乐、社交APP也相应推出了“青少年模式”。

比如:喜马拉雅app的青少年模式开关在账号页面右上角的“模式切换”中,可以看到四种不同模式,可供不同年龄和需求的用户使用,选择青少年模式后,还要再选择一次年龄,整体上都比较适合青少年。

青少年模式在不断改进和升级,但大多数APP此前并不是自发上线“青少年模式”。互联网企业提供青少年模式更多是源自外在压力,在流量吸引、盈利驱动和竞争压力下,一些企业缺乏内在动力来持续优化完善青少年模式。

“从企业来讲,青少年模式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需要增加运营成本。因此,在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以商业利益为重,而不是以社会利益、社会责任为重。”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表示。

5


如何解决“青少年模式”漏洞?

尽管目前不少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但是想解决部分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存在漏洞、形同虚设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共同解决。

因此,补上“青少年模式”漏洞是社会、平台、家长的责任,更是对“先赚钱后治理”商业模式的弥补。在补上漏洞的过程中,社会、网络平台、家长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对策。

如今相关法律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更详细的规定。

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其中关于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都给出了明确规定,部分为以下内容:

  • 不满16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

  •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 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 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

  •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其实,在去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就发布通知“ 要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严禁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上线直播。”而这次的规定更为详细具体,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对此,网友也称赞“越来越完善了”。

同时,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责任,更加强调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因为其直接影响了产品功能设置的完善程度。

专家表示,互联网企业在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更起着大作用。为此,专家们建议:

  • 网络平台应依托强大技术手段,提高对青少年用户的识别精准度;

  • 互联网企业要摆正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以社会利益为重,以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为重;

  • 互联网企业要将提升平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制度建设落到实处,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应该有青少年模式,及时堵上青少年模式等存在的技术漏洞;

  • 建议提供推行青少年模式的强制性标准,对青少年模式推行不力的企业及时曝光和处罚。

如果把责任全放在互联网企业的身上,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现实的,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保护方面也需要承担好相应责任。

隔绝网络不现实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家长需要增强自己的监护责任,看管好账户,平时需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和交流,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资料: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1094486854086259&wfr=spider&for=pc

  • http://finance.ynet.com/2021/05/25/3293800t632.html

  • http://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2895574

  • http://news.cctv.com/2021/05/27/ARTI2JhInBWSVoBO5nsTdAhV210527.shtml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1232072417549107&wfr=spider&for=pc

  •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1-05/31/content_8519259.htm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874445641685577&wfr=spider&for=pc

本文由雷锋网原创,作者:徐雅琴。申请授权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END

推荐阅读
早报|史上最大降幅,iPhone12全系大降价;微信遭点名:人工客服多次转接;曝荣耀仍未获得谷歌Android授权

腾讯云音视频再生长


造车,360要与哪吒“闹海”





浏览 1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