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要怎样“刷新”自己?

人生不止有技术

共 3294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3-05


前端猎手
 链接每一位开发者,让编程更有趣儿!
关注

我是法医,一只治疗系前端码猿🐒,与代码对话,倾听它们心底的呼声,期待着大家的点赞👍与关注➕,当然也欢迎加入前端猎手技术交流群😛,文末扫码我拉你进群,一起交流技术以及代码之外的一切🙆‍♀️

转载自Duing(ID:duyi-duing


我们总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没有办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我们所能获得的一切财富,都是基于拥有足够认知的前提下。


在任何领域,一个人的认知体系越完整,越强大,就可以发现更多的机会,从而走得越远,站得更高。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相反,无法自行建立起完整认知体系的人,就只能如无头苍蝇般乱撞,原地踏步,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倒退。这类人往往会形成两种极端:


他们中很多人会表现得狂妄自大,听不得不同的声音,不理睬相反的观点。


罗翔老师曾说:“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夜郎自大是无知者的天性。”


而还有一部分人则会变得人云亦云,他们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又生怕错过机会,因此就只会盲目跟风,也多半要以惨淡收场。就像今天很多年轻人都热衷于买基金,却连基本的金融理财常识都不具备,周围人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支付宝提示哪支基金势头好就买哪支,最后自然逃不过当韭菜的命运。


那么,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是怎样建立的?


想要弄清楚这一点,首先要搞懂什么是认知。


01
认知
并不等于知识


万维钢曾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实际上,这便是认知的定义,只有当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时,知识才会转化为我们的认知。


认知产生原理跟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很像。简言之,通过海量信息不断输入,再进行自我思维模式的训练,最后输出一个判断。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第一步:接收信息


认知体系的形成必然要建立在对相关知识有足够积累的基础上。


拥有知识是形成认知的前提,也会贯穿认知建立的始终。因此,坚持学习,时刻保持一种准备接受知识的态度,是建立起良好认知必要条件。


第二步:思维模式的建立


这一点是在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做一个并不恰当的比喻,认知体系的建立就好比一棵大树的生长,在初期,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是树根,在体系形成之后,继续学习到的知识是叶子,那么思维模式就是枝干。


如果不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那么树枝就会朝着偏离主干的方向生长,而后我们接受的信息越多,错误就越严重,根基打得再牢固,也都失去了意义。


如何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呢?两个字,格局。


这要求我们必须打开眼界,不局限眼前,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从宏观与细节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此,很多成功的领导者和创业者,在他们仍处于基层时便注重去锻炼这种能力。既能努力工作,又能不断花时间去反思,去尝试,去拿到认知。而且他们清楚知道,每一个执行,都是在本质上建立自己的认知。


第三步:判断


认知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引导我们来做出判断,而判断所得的反馈也会反过头来修正我们的认知。


02
认知的
自我更新


当然,建立起认知也不是就万事大吉。时代在变化,知识也在不断革新,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那么现有的陈旧的认知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要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认知体系与时俱进呢?


敢于实践


前面我们提到,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需要有足够的思维格局。而格局的建立,需要参与实践。


张一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在线旅游网酷讯做爬虫程序。他从不因为自己的岗位而限制自己的工作,而是尽可能地去接触所有他能够参与的工作,即使这些工作原本并不应该由他来完成。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尽管为此他需要没日没夜地加班,但是他也因此获得了足够的经验和认知,他能够从各个方面来观察互联网行业的每一个细节,在技术层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也深刻地了解企业和用户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些,才有今天的字节跳动和让无数人都无法放下手机的抖音短视频。


在认知的建立和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而无论成功与否,这些都会为认知体系的建立带来正向的反馈,实践成功会拓宽我们的认知范围,而失败也能够帮我们找到现有认知的壁垒,方便日后精准地定点突破。


淘金式学习思维


我们都知道要坚持学习,但是面对学习,也需要正确的思维来帮助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认知。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美国经济学家尼尔·布朗在《学会提问》一书中告诉读者,在接收信息时,人们的两种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海绵式思维模式和淘金式思维模式。


海绵式的思维模式指的是对于外界的知识内容,像海绵一样吸收,被动的接受信息而不假思考,好像知道了这些就拥有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只是勉强完成了前面提到的认知建立过程的第一步便停止了,并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认知。


淘金式思维模式则截然不同: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们会以自身发展的需求作为驱动力,对于学习内容能主动地分辨并提取有用的信息来关联自己的认知体系。


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而大脑对信息的容量又是有限的,所以对于知识的获取也需要我们根据需求来做好规划,不要让太多无意义的信息充斥大脑,从而影响接收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03
为知识
做好时间管理


在建立与更新认知体系的过程中,时间也是同样宝贵的。我们目前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工作,都是在用现有的认知在向外输出,但是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我们的认知体系长时间得不到输入和更新,便会慢慢变得陈旧,最终跟不上时代。


刘润就曾为自己定下这样的新年计划:

“我告诉自己,2022年,我要快起来,也要慢下来。10个快月,2个慢月。一个慢月,是春节,不干活,只大量输入,梳理知识体系;另一个慢月,是国庆,不干活,只大量输出,准备年度演讲。另外10个月,拼命奔跑。”


我们不妨也像刘润一样,为自己做好时间规划,每周甚至每天都为自己留出学习输入的时间,或许会很辛苦,但是能够保证自身的长足发展和与时俱进。


敢于及时清空自己的“缓存”


刷新认知体系,除了要不断输入,还要敢于“删除”。


依然用种树来举例,一般情况下,受到光照和风力的影响,树枝总会或多或少地长歪,如果放着不管,它们会影响整个树冠的生长,这就需要我们修正,锯掉这些“长错了”的树枝,甚至直接从树干处锯掉现有的所有树枝来让大树重新生长。


对待我们已经形成的认知体系也是如此,要敢于与摒弃掉头脑中已经被证实为错误的或是过时的想法和认知,甚至严重是我们需要彻底打破原有思维,重构我们的认知体系。


其实这并不是彻底否认曾经的努力,而是为之后的认知建立腾出空间,而且经历过这一过程的洗礼,我们的“认知之树”的根基就会扎得越稳,认知体系的框架会更加正确。



04
最后
想和大家说的话

如今是一个追求高效的时代,认知体系的建立和更新的速度也决定了我们所在时代中所处的位置。


落后于时代、与时俱进亦或是引领时代,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进取的恒心和将认知打碎重组的魄力。


只有从认知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所在行业,你才会有更多不一样的理解,才能看到更多别人看不到以及顽固不愿去理解的机会。


同时,要敢于去尝试,无论成败,都是我们对于认知的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也必然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使用React Hooks时要避免的6个错误

坚持的最高境界——善护念

曾经的浏览器世界三分天下,你还记得吗?

反内耗第一步:停止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

TypeScript防脱发级入门——TS中的类

TypeScript防脱发级入门——TS中的模块化



很感谢小伙伴看到最后😘,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到您的的话不妨关注➕+点赞👍+收藏📌+评论📜,您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欢迎加入前端猎手技术交流群😛,文末扫码加我微信,我拉你进群,一起交流技术以及代码之外的一切🙆‍♀️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