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和特斯拉之间不为人知的故事

春哥叨叨

共 114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0-14

马斯克一直把自己标榜为特斯拉的创始人,这里需要做的是“创始人”的定义。

马斯克确实不是第一个提出「特斯拉」项目的人,但是真正让「特斯拉」可实现的那个人。

马斯克第一次接触到「特斯拉」项目时,是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的,当时大部分人对于电动车的理解还是高尔夫球车。

马斯克则表示:“必须先打造一辆高价值的电动车,然后再转向大众市场的车型”。只有让世界看到一辆足够惊艳的电动车,大家才会相信电动车的必要性。

这也是马斯克的「工程师背景」+「商科背景」的体现,可以第一时间对电动车产品矩阵做出合理判断,后续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基本上也遵循了相似的思路,高端起步,再走向大众车型。

马斯克从小读了很多书籍,这对他的工程素养提升很有帮助,他之所以读商科,是因为他发现很多优秀的工程师都是在给商科背景的人打工,因为他不想给别人打工,所以读了商科。

特斯拉给造车新势力带来的另一个思路是「垂直整合」,通过「垂直整合」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最初的特斯拉车型是全球组装起来的:电池来自于亚洲、车身来自于英国、变速器来自于德国、电动系统来自于特斯拉的原型公司。

直到有一天马斯克发现造车的成本和周期完全失控了,马斯克作为老板叫停了这件事,换了CEO,自己成为了CEO操盘整个事情。

马斯克希望把制造的控制权掌控在自己手里,于是设计了工厂和工业的全流程,设计工厂要比设计汽车的挑战大得多,这种挑战也是马斯克的兴趣所在。

在产品制造上,马斯克信奉「第一性原理」,提出了很多看似“天马行空”的要求,这些要求一般都是马斯克“凭「第一性原理」的直觉”提出来的,结果证明这些要求是可以做到的。

马斯克在特斯拉超级工厂设计中提了一些具体原则:

首先,工程师要贴近生产线,这样工程师可以听到工人的抱怨声,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其次,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同一个空间内工作,“设计师要直到自己的产品是如何被组装起来的”。

马斯克曾激进的推进过特斯拉的自动化,但让特斯拉陷入了产能地狱。

后来马斯克反思:

提出量产方法之前(自动化),要先设计,然后质疑并删除很多流程,最后再推进自动化。

不要低估人的价值。

之前生产一个底盘,需要将上百个零部件焊接、铆接、粘合,马斯克说:“为什么不能搞一台更大的铸造机呢?”。于是特斯拉和意大利的一家公司合作,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铸造机。

马斯克彻底相信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光子进、行为出」,因为这更符合人类的驾驶习惯,也就去除了对于雷达的依赖。在车上用上大模型,基于过去基于规则版本的软件,速度快了10倍,代码删掉了30w行,实现了端到端的神经网络。

浏览 9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