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 去年火热一时的慢直播,现在还有多大影响力?
快节奏社会,人们观看视频的耐心似乎不断被压缩:视频网站刷剧观影必须1.5倍速甚至2倍速,短视频5秒之内不能抓住用户眼球就会被淹没在信息流之中,带货主播不断在直播间制造着手慢无的紧张购买气氛……
但用户喜好就是那么难以捉摸,在视频消费求快求新的时代,过去一年多时间,无剧情、无剪辑、无高潮的慢直播却颇受欢迎,一度出圈。从去年1月疫情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开始,更多人认识到了这一与此前接触到的各类视频截然不同的内容形态。
在此之后,各个平台也趁热打铁,纷纷推出不同类型的慢直播内容,从城市地标,到边关哨站,从考古现场,到神奇动物,直播对象甚至一度冲出地球,进行宇宙慢直播,全方位满足了一把观众们的好奇心。
不过,虽然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慢直播内容遍地开花,但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参与度,这些慢直播都难现火神山、雷神山建设时的盛况,这个曾经火热一时的直播形态似乎面临着“出道即巅峰”的命运。
虽然慢直播去年才开始大规模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为了纪念卑尔根铁路诞生100周年,拍摄了一部长达7小时的电视直播节目《卑尔根铁路》,据称这一节目部分时段的观众人数超过120万,约占挪威人口的五分之一。
《卑尔根铁路》的广受欢迎也让慢直播这一节目形式开始在挪威以及欧洲范围流行开来。和如今一样,当时的直播内容也五花八门,连蒸桑拿、织毛衣都成为可以直播的内容。后来,Netflix还曾把挪威的一些慢直播节目搬上荧幕,吸引了多个国家的用户观看。
其实,如果继续向前追溯,慢直播甚至可以从1963年安迪·沃霍尔导演的实验电影《沉睡》说起——六个多小时的影片实时记录了诗人约翰·吉奥诺的睡眠过程。两年之后,安迪·沃霍尔又推出了长达八小时,但只有一个静止长镜头的电影《帝国大厦》,内容仅是纽约帝国大厦在八个小时内的变化,有网友形象地成称其为“看过海报就等于看过了的电影”。
有趣的是,在2013年安迪·沃霍尔诞生86周年纪念日,安迪·沃霍尔博物馆还推出了一项“figment”直播计划,同样用慢直播的方式,对安迪·沃霍尔的墓地进行不间断实时直播。
而即便在国内,慢直播也曾经火过。1992年,香港亚视开始在凌晨时分推出一档名为《鱼乐无穷》的节目,实时直播鱼缸里的鱼,这也成为香港第一个慢电视节目。而且,这档节目不仅颇为长寿,后来还多次复播。
2013年,中国网络电视台与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共同推出了“熊猫频道”, 5处园区、28路高清摄像机、10路网络直播、24小时捕捉大熊猫生活实况,向全世界观众展现熊猫生活的分分秒秒。对于这种“无聊直播”,有网友表示熊猫打架都可以算得上高潮剧情了。
不难看出,慢直播这种内容形态不仅称得上“历史悠久”,而且一直在不同地区存在,甚至还有着一定的固定受众群体。直到疫情爆发,借助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慢直播彻底被国内网友所熟知,并开始大范围流行。
从慢直播的发端,到如今的普遍流行,首先自然离不开5G等技术的发展。比如火出圈的央视频对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慢直播,就在全国及海外部署了1300多个CDN 加速节点进行直播流量分发,并利用5G+CPE技术和运营商网络专线保障网络的高速畅通。
另一方面,慢直播的大规模普及,很大程度上也是顺应用户消费需求和习惯的表现。比如陪伴性。无论是早期香港亚视推出的《鱼乐无穷》,还是后来在挪威受到欢迎的《卑尔根铁路》,再到如今出现的各种慢直播形式,都是在满足人们需要陪伴的需求。尤其是当下,无聊都衍生出了一门门生意,慢直播作为“无聊经济”下的产物之一,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线上消遣方式。尤其在疫情期间,人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无比充裕,对此,又有哪种内容形态能比马拉松式的慢直播更能满足人们的陪伴需求呢。
再比如互动性。在微博、视频网站等平台的培养下,人们发表评论、使用弹幕的习惯早已养成,如果缺少这类互动,参与感无疑会大大降低。而正因为可以实时互动,本身单调乏味的慢直播才会在广大网友无穷的创造力之下焕发出更多生机。混凝土运输车被称为“宋灰宗”,压路机被称为“多尔衮”,取名、造梗,经过网友们的二次创作,直播事件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当然,互动也带来了一种陪伴式的社交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
不过,虽然慢直播契合了当下用户对网络视频的消费习惯,但其接下来的演进却还存在一些痛点。首先,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双11发货等事件本身就具有广泛的关注性和话题性,可并不是所有的慢直播内容都具有这种属性。比如目前各个平台推出较多的城市建筑、自然景点慢直播,无论是直播间的观看人次,还是评论区的讨论热度,都与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或遇到特殊时间节点时有不小差距。
其次,虽然相比其他直播形态,慢直播本身就比较枯燥,但除了支持点赞、评论这样的基本操作,是否可以利用技术、运营等手段,从功能或服务层面入手,在直播内容本身之外,赋予直播更多趣味性,给用户更多观看的理由,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慢直播沦为“监控式直播”,或只是“播了个寂寞”,也是平台需要考量的。
另外,目前来看,慢直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但在商业化层面,虽然一些平台和商家已经在慢直播+电商如云养殖、口碑打造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可毕竟不同于电商直播、秀场直播等已经拥有成熟盈利模式的直播业态,作为后起之秀的慢直播,在商业变现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直播将愈发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慢直播这一形式也会长期存在,但如何开发出更多有价值、有吸引力的慢直播内容,同时赋予其更具趣味性和差异化的功能或服务,从而打造出更多慢直播爆款,并从中找出变现之道,将是慢直播接下来进一步破局的重点。
▌作者:云中
▌本期编辑:七七
▌商务合作:lmtw_com(微信同号)
重磅推荐
入驻平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