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年的十大物联网操作系统之一Fuchsia频曝新消息

共 3699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2-26 16:55

来源:物联传媒

作者:市大妈

物联网智库 转载

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导  读

近日,Chrome OS 欢迎页面似乎隐含了谷歌将要取代 Android 移动操作系统的 Fuchsia 项目的一些新线索。在Chrome Unboxed 的新爆料,也嗅探到了谷歌有意在多种类型的设备上运行同一操作系统的期望。



近日,Chrome OS 欢迎页面似乎隐含了谷歌将要取代 Android 移动操作系统的 Fuchsia 项目的一些新线索。在Chrome Unboxed 的新爆料,也嗅探到了谷歌有意在多种类型的设备上运行同一操作系统的期望。



Chrome OS开箱即用体验(OOBE)初始设置页面中全新的欢迎页面:


  • 首行文字已从“欢迎使用 Chromebook”改成了“欢迎使用 Chrome 设备”;

  • 宣传口号也悄然换成了:Fast. Secure. Effortless.;

  • 配图中的三个人,似乎只有其中一位在使用 Chrome OS 笔记本电脑,而另两位都在使用手持式便携设备。


关于Fuchsia,在沉寂了四年之后浮出水面,近期可为消息不断:


就在前不久,作为垄断手机操作系统的谷歌公司在开源博客对外公开,Fuchsia是建立通用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的长期项目,并承认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Fuchsia的研发,同时宣布向外部开发者开放全新操作系统Fuchsia,并扩大Fuchsia的开源模式,并向团队外部寻求更多开发者。从谷歌公布的Fuchsia源码信息看,这款全新的系统支持跨平台运行,完全是针对未来的物联网时代打造,比如在智能手机、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慧城市等领域。


随后,针对 Fuchsia OS 的最新建议,表明这款“非 Linux”操作系统仍考虑如何在上层运行“未经特殊修改”的 Android / Linux 应用程序,并称已经找到了在 Fuchsia 上运行 Android / Android 应用的新方法。


谷歌“三儿子”现世的这几年里……

早在2016年8月,外媒就曝光了谷歌这个叫Fuchsia的“神秘项目”,这是Google继Android和Chrome OS之后的第三个系统,被戏称为是谷歌的“三儿子”。只不过,当时该项目只是被悄悄托管在GitHub上。很长一段时间,谷歌对Fuchsia的公开谈论非常少,只在背地里持续不断做版本、代码的更新。


  • 2017年,谷歌的GitHub存储库进行了一项更新,该更新显示谷歌公司使用了Swift 语言,也就是说谷歌为Fuchsia拓展了对Swift语言提供初始支持的功能。目前可支持的语言包括了C++/C++、Dart、Go、Rust和Python,此外还有一种名为FIDL的接口定义语言。

  • 2018年初,谷歌允许开发者以Google Pixelbook为目标设备,下载Fuchsia OS进行开发与测试。

  • 2018年12月,Fuchsia1.0正式发布。

  • 2019年5月,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Android和Chrome掌门人希罗史·洛克海默透露,Fuchsia OS将仍然会是一个开源的系统,但是将会是一个全平台的操作系统。

  • 2019年6月,谷歌上线了开发者网站 Fuchsia.dev ,该网站采用了全新的外观设计,并提供了大量Fuchsia官方文档。


而今,Fuchsia时不时就有新消息传出,或许谷歌已经做好了准备,预计接下来Fuchsia也将会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谷歌的物联网版图:从操作系统到通讯协议全面布局

2011年,谷歌首次提出了Android@Home智能家居计划通过 Android@Home,用户在一部安卓手机或平板上就能控制家中的电灯、空调、音响播放器等一系列的智能家居产品。


一年之后,谷歌又基于Android@Home发布了一款名为Nexus Q的球状流媒体播放器,该产品被外界视为谷歌凭借Android@Home进入智能家居的标杆。但不幸的是因为高昂的定价和只能支持谷歌的内置服务,Nexus Q并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2013年年初就匆匆下架。至此,谷歌以自身产品进军智能家居的努力宣告失败,而在随后接近一年的时间中,Android@Home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一家主打软件产品的公司,谷歌在打造物联网软件平台的努力自然不会随着Android@Home的失败而消失。


2014年,谷歌公布The Physical Web项目源码,希望通过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方式建立起一套智能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标准。


过了一年,谷歌针对物联网应用正式发布了名为Brillo的物联网RTOS实时操作系统,和基于json的物联网通讯语言Weave。前者是一个极简化的Android操作系统,拿掉了所有复杂的上层界面,只留下操作系统底层的核心,使得Brillo可以被方便地嵌入门铃、监控摄像头、烤箱等各种型号的智能硬件之中。而后者是智能硬件通信语言,谷歌意在创建智能硬件间通用的通信、指令收发方案,让智能设备之间通过Weave实现自主化的互动和沟通。


随后谷歌又在7月份发布了一款开源的低功耗蓝牙通信平台Eddystone,目的是为了抗衡苹果的iBeacon,在物联网近场通讯技术上保留自己的话语权。



而2016年之后对于Fuchsia投入,使得Fuchsia不仅可以继承Google原有的生态,同时基于自身架构,还能快速布局未来各类物联网市场,实现全面而快速布局。


至此,更进一步地表明了,谷歌在物联网软件方面形成了从操作系统到通讯协议的全面布局。


Fuchsia与鸿蒙系统之争

得操作系统者得天下,这句话无论在PC行业还是手机行业,都是公认的定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浪潮奔涌的物联网时代,这句话仍然成立,操作系统仍然作为物联网应用的“大脑”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物联网发展而言,“碎片化”是主要的问题,其中芯片、传感器、通信协议、应用场景千差万别,技术方案不统一、体系结构不一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联网的发展,也限制了互联互通的范围。然而,各种操作系统可以支持不同的硬件、通信标准、应用场景。开源的系统有利于打破技术障碍和壁垒,提高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减小开发成本,同时也适合开源社区的开发人员参与进来。


操作系统是物联网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而开源更加助推了物联网的开放和发展。目前,开源操作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以后也必将在物联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一众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中,华为的鸿蒙一直被视为是Fuchsia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对于鸿蒙,很多人更为熟悉。随着华为被美国制裁,华为在2019年8月份正式推出鸿蒙系统,华为也很明确地表示,鸿蒙是针对物联网产业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在华为的布局中,特别是其“1+8+N”的物联网战略中,鸿蒙已经成为其中最为核心的布局。


根据当下双方透露的资料来看,两者针对的目标都是网络技术升级后的5G市场,旨在实现万物万联,为物联网提供核心软支撑。因此,在主要技术特点上,两者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都采取的是微内核以及分布式技术此外,两者还有一个共性,即都是开源操作系。所以从这两点来看的话,两者互为竞争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鸿蒙与Fuchsia OS相比,其起步更早。早在2012年的时候,华为海思就正式启动了鸿蒙项目,并且截止目前为止,已经经过了几次升级改善。而Fuchsia OS作为谷歌仓促迎战的选择,其项目启动时间也相对较晚,2016年才正式被谷歌立项而投入研究。而且在当时谷歌有着安卓系统撑着,没有多大的危机意识,其进度也可想而知。所以就目前来看的话,鸿蒙系统俨然更加完善。


不过,关于Fuchsia与鸿蒙谁能在未来物联网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争论,虽然现阶段无法给出结论,但两者之间的市场竞争是必然的,也会是很精彩的。


参考资料:

谷歌物联网布局从软件到硬件做了些什么?雷锋网

「鸿蒙OS」与「Fuchsia」,谁才是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未来?OFweek


版权声明:“物联网智库”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科技/研究/投资类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由于二次转载标错了转载来源,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Sun_moon_salvation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MWC圈子

无需去现场即可交换名片


往期精选

侮辱性极强!特朗普遭全网封禁后

欲拥抱TikTok,但TikTok……

拼多多被接连砍刀!曝“天才黑客”

疑因拒绝黑客攻击被pdd辞退......

刚刚,《2021中国AIoT产业

全景图谱报告》重磅发布!

实在!小米11从里到外堪称完美,

别骂雷军,送充电器也3999!

特朗普最后的疯狂!“实体清单”

再拉黑中国77个实体......

刚刚,华为鸿蒙OS手机版正式

发布!明年覆盖1亿设备......





浏览 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