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数千万货款,近百名供应商上门讨债!社交电商“大逃亡”已开始!

电商行业

共 2787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8-13 00:05

作者:航叔

来源:电商行业(ID:dianshanghy)


同程生活倒下后,生鲜电商进入“大逃杀”阶段。

但谁也没有想到,同样的故事早已在社交电商上演。



1


拖欠上亿货款,上百名供应商上门讨债


8月9日,一张在贝贝集团催款拉横幅的照片出现在了某个商家群里,也出现在了网络上。


拉横幅还是8月6日的事情,从照片上来看,似乎只有几名商家上门催款。但短短几天后的9日,就有上百名供应商“围剿”贝贝总部,上门讨债


当天早上九点,就有60多名供应商或者店主来到了贝贝集团总部,下午时讨债的人员就达到了上百名。


这些,都是因为曾经贝店的供应商或者店主,如今贝店已经转移了办公地点,所以他们只能来总部讨个说法,但贝贝集团董事长张良伦却怎么都联系不上。


(截图来源:亿邦动力网)


贝贝拖欠货款已经有大半年了。在媒体报道中,有商家称:“从今年4月开始了,总额得有大几千万元到亿元之间吧。”


来到现场维权的商家,被拖欠的货款大多数都是在50~60万,还有上百万的,20万以下都算少的。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和店家们组了群,统计欠款,截至9日,欠款数额已经超过6000万元,登记商家也超过了600家。


而在这个档口,依然还有商家加入群聊,甚至直接赶往讨债现场。有的商家则是进群之后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性,紧急下架了店铺商品。


上贝贝集团总部讨债,其实早在7月份就有供应商这么做了,当时给到的答复是8月6日打款,但到了这个时间却并有打款,所以只好拉横幅来催款。


不过,当上百名供应商跑到贝贝总部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公关的小姑娘,什么信息都问不出来。


上门讨债无果,被拖欠的货款要如何追回?供应商们现在很气愤、很无奈。



2


难以为继的贝店,转型只是权宜之计?


欠下上千万货款的贝店,是贝贝集团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主要针对的是妈妈一类的微商,很多人还会把它定性为母婴电商。


贝店创立于2017年,其创立理念是“人人皆可开店”,所以它做的也是一个免费开店的APP。当时,微商这一行正做得如鱼得水。而通过社交裂变来获客和营销,成本极低,熟人圈子的背书,也让其转化率非常可观。


可以说,社交电商就是从微商脱胎而来,其特点也与微商一脉相承——分享好友、拉人头得优惠、低价吸引消费者。


贝店也是如此,虽然打着直营+品牌直供的旗号,但它对于拉人头可谓是孜孜不倦,其模式也会是会员制。


这一模式就是个人微商的升级和进化,其流量来源依然是熟人社交,通过分销机制,让用户主动邀请熟人加入形成关系链,而平台则是负责从选品、配送和售后等全供应链流程。


(截图来源:艾瑞咨询)


新人成为会员之后,贝店会为会员提供供应链和物流服务,会员通过向亲友分享商品,就能够得到奖励,如果成功吸引亲友注册,还能进一步得到优惠。这一获客方式在前几年十分盛行,已经让很多微信用户不堪其扰。


此外,在开店方面,虽然其理念是“人人皆可开店”,但用户必须要消费298元才能一键开店,根本不算是“免费开店”。成为店主后,店主也可以邀请好友开店,发展新店主的收益甚至可高达50%。


这听上去很像是传销,而实际上,同为会员制社交电商的未来集市就一直被传“涉嫌传销”。不过,即使这些诱惑再动人,贝店们也无法改变流量进入瓶颈期的事实。


社交平台的流量“榨干”之后,贝店也只能另寻它法。上架网红农产品、启动新厂牌扶持各类目工厂、与韵达联合启动智能仓、推出贝店直播和社群相册,等等。


但这些都无法让贝店撕掉“会员制”的标签,也难以成为贝店的新优势、新特色。


有数据显示,2020年,社交电商的市场规模达23000.5亿元,预计增长11.62%,而在2019年,其增长率为71.71%,增速直线下滑。


贝店明显也受到了冲击。在这次讨债事件中,一位店主称,她的店铺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销售就一直在下降;而另一位店主也颇有同感,从去年年底开始,常与自己对接的小二就频繁换人,销售额也明显减少


贝店不是没有想过求生。在新版本APP的首页上,可以看到已经接入了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美团外卖入口,供应链资源已经转移到商城。这反映贝店已经处于转型当中,转型方向为导购电商平台。


(截图来源:贝店APP)


此外,贝贝集团还于今年4月上线了新平台希美,定位为高端市场,目前由独立公司运作,也是当下贝贝主要投入精力的板块。


目前希美还在正常运作,但贝店却已经没有人办公了。在供应商的眼里,贝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枚弃子。


贝店最终能不能转型成功,这还很难说。或许,转型也只是贝贝的权宜之计。



3


“生死未卜”的贝店,在社交电商不止一家


在外人眼中,贝店就好像在无声无息中突然倒下了。


它的“死亡”,其实并不是偶然。


首先,人头优势的丧失,和微信私域流量形态的变化有关。在社交裂变盛行的那几年,平台虽然获得了流量,但也在微信用户中丧失了美誉度和信任度,再加上之后直播、短视频兴起,用户也对这种形式失去了兴趣。


其次,会员制的模式在失去了流量与补贴后,没有其他优势,变得毫无吸引力。流量瓶颈让会员制难以继续下去,而在逐步“去会员制”的过程中,商家拉人获得补贴减少,不赚钱的商家纷纷跑路。而用户们呢,也很精明,薅完羊毛就跑了。


再有,羊毛薅得爽,质量跟不上,平台口碑极差。在《2020年全国零售电商(社交电商)消费评级榜》中,贝店被评级为“谨慎下单”,在10分制的用户满意度中,贝店的评分为0。


(截图来源:电数宝)


除了贝店,云集、未来集市、环球捕手等其他会员制社交电商平台的处境也非常惨烈。


作为行业龙头,云集在2020年的销售净收入仅为9.19亿,而在2019年同期,这个数字是24.72亿元,降幅达到了62.8%。


未来集市是曾经的微商大品牌,在转为“正规军”之后,除了一直被诟病为“涉传”外,还在2019年出现了大规模裁员,还因为涉嫌传销被下架。2020年,未来集市CEO、市场总裁等高管相继离职,即使后面有人接手,但在很多人看来,未来集市已经名存实亡。


而斑马会员,其前身就是环球捕手,在迎来流量天花板后引入直播,未来将以直播为路径布局品牌孵化业务。现在,斑马会员小程序已经暂停。


来势汹汹的社交电商,在短短几年内迅速火爆,又迅速归于沉寂,这和生鲜电商何其相似。在这一地鸡毛背后,追逐风口的中小企业或许应该从中得到反思。


在这个时代,再新鲜的事物,都只能带来短期的热度,产品不给力,都只是空有概念而已。靠融资、靠烧钱补贴、靠低价,而忽视产品和体验,都只是投机取巧,难以长久。


THE END

如需转载,请直接留言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精彩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浏览 5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