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Redis源码,我总结了这7点心得
用了这么久的 Redis,也翻了很多次源码,经常有人问我到底怎么读 Redis 源码。
一提到读源码,很多人都会比较畏惧,认为读源码是高手才会做的事情。他们可能遇到问题时,会更倾向于去找别人分享的答案。但往往很多时候,自己查到的资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比较细节的问题。
从我的实战经验来看,遇到这种情况,通常就需要去源码中寻找答案了,因为在源码面前,这些细节会变得「一览无余」。
而且我认为,掌握读源码的能力,是从只懂得如何使用 Redis,到精通 Redis 实现原理的成长之路上,必须跨越的门槛。
可是,面对庞大复杂的项目,我们怎样读源码才能更高效呢?
这篇文章我就来和你聊一聊,我读 Redis 源码的经验,以及读源码的「通用思路」,希望这些心得可以帮助到你。
01 找到地图
很多开源项目的源码,代码量一般都比较庞大,如果在读代码之前,我们没有制定合理的方法,就一头扎进去读代码,势必会把自己搞晕。
所以,我在拿到一个项目的代码之后,并不会马上着手去读,而是会先对整个项目结构进行梳理,划分出项目具体包含的模块。这样,我就对整个项目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
读代码就好比去一个陌生城市旅行,这个旅途过程充满着未知。如果在出发之前,我们手里能有一张地图,那我们对自己的行程就可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划。
我们就知道,如果想要到达目的地,需要从哪里出发、经过哪些地方、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到达,有了地图就有了行进方向,否则很容易迷失。
因此,提前花一些时间梳理整个项目的「结构和目录」,对于后面更好地阅读代码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拿 Redis 来举例,在读 Redis 源码之前,我们可以先梳理出整个项目的功能模块,以及每个模块对应的代码文件(src 下的代码结构):
这样,有了这张地图之后,我们再去看代码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地阅读了。
02 前置知识准备
在梳理完整个项目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阅读环节当中了。不过,在阅读代码之前,我们其实还需要预先掌握一些「前置知识」。
因为一个完整的项目,必然综合了各个领域的技术知识点,比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编程语言等,如果我们提前做好一些功课,在读源码的过程中就会轻松很多。
以下是根据我在阅读 Redis 书籍和实战过程中,提取的读源码必备前置知识点,你可以参考下:
常用数据结构:数组、链表、哈希表、跳表 网络协议:TCP 协议 网络 IO 模型:IO 多路复用、非阻塞 IO、Reactor 网络模型 操作系统:写时复制(Copy On Write)、常见系统调用、磁盘 IO 机制 C 语言基础:循环、分支、结构体、指针
当然,在阅读源码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再去查阅相关资料,但不管怎样,提前熟悉这些方面的知识,在真正读代码时就会省下不少时间。
03 从基础模块开始读
好,有了地图并掌握了前置知识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主题了:读代码。
但具体要从哪个地方开始读起呢?我认为要先从「最基础」的模块开始读起。
我在前面也分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会划分很多的功能模块,但这些模块并不是孤立的,而很可能是有「依赖」关系的。
比如说,Redis 中的 networking.c 文件,表示处理网络 IO 的具体实现。而如果我们能在理解事件驱动模块 ae.c 的基础上,再去阅读网络 IO 模块,效率就会更高。
那在 Redis 源码中,哪些是最基础的模块呢?
想一下,我们在使用 Redis 时,接触最频繁的是哪些功能?
答案是各种数据类型。
一切操作的基础,其实都是基于这些最常用的数据类型来做的,比如 String、List、Hash、Set、Sorted Set等。所以,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基础模块开始读起,也就是从 t_string.c、t_list.c、t_hash.c、t_set.c、t_zset.c 代码入手。
如果你对 Redis 的数据类型有所了解,就会看到这些数据类型在实现时,底层都对应了不同的数据结构。比如,String 的底层是 SDS,List 的底层是 ziplist + quicklist,Hash 底层可能是ziplist,也可能是哈希表,等等。
由此一来,我们会发现,这些数据结构又是更为「底层」的模块,所以我们在阅读数据类型模块时,就需要重点聚焦在这些模块上,也就是 sds.c、ziplist.c、quicklist.c、dict.c、intset.c 文件,而且这些文件都是比较独立的,阅读起来就可以更加集中。
这样,当我们真正掌握了这些「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后,就能更好地理解基于它们实现的各种「数据类型」了。
这些基础模块就相当于一座大厦的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做到高楼耸立。
04 找到核心主线
接着,掌握了数据结构模块之后,这时我们的重点就需要放在「核心主线」上来了。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以这个目标为主线去读代码。因为读源码一个很常见的需求,就是为了了解这个项目最「核心功能」的实现细节,我们只有以此为目标,找到这条主线去读代码,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那么在读 Redis 源码时,什么才是它的核心主线呢?这里我分享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就是根据「Redis 究竟是怎么处理客户端发来的命令的?」 为主线来梳理。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执行 SET testkey testval EX 60 这样一条命令时,就需要搞清楚 Redis 是怎么执行这条命令的。
也就是要明确,Redis 从收到客户端请求,到把数据存到 Redis 中、设置过期时间,最后把响应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到底是如何处理的。
有了这条主线,我们就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而且沿着这条主线去读代码,我们还可以很清晰地把多个模块「串联」起来。比如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一条命令的执行,主要包含了这样几个阶段。
Redis Server 初始化:加载配置、监听端口、注册连接建立事件、启动事件循环(server.c、anet.c)。 接收、解析客户端请求:初始化 client、注册读事件、读客户端 socket(networking.c)。 处理具体的命令:找到对应的命令函数、执行命令(server.c、t_string.c、t_list.c、t_hash.c、t_set.c、t_zset.c)。 返回响应给客户端:写客户端缓冲区、注册写事件、写客户端 socket(networking.c)。
沿着这条主线去读代码,我们就可以掌握一条命令的执行全过程。
而且,由于这条主线的代码逻辑,已经覆盖了「所有命令」的执行流程,我们下次再去读其它命令时,比如 SADD,就只需要关注「处理命令」部分的逻辑即可,其它逻辑有 80% 都是相同的。
05 先整体后细节
当然,在阅读主线代码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过于「复杂」的函数,第一次在读这种函数时,很容易就会「陷进去」,导致整个主线代码的阅读,无法继续推进下去。
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可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我的做法是,前期读到这种逻辑时,不要马上陷入到细节中去,而是要先「抓整体」。
具体来说,对于复杂的函数逻辑,我们刚开始并不需要知道它的每一个细节是如何实现的,而是只需知道这个函数「大致」做了几件事情即可。
举个例子,在执行 HSET 命令时,有一段代码很复杂,其中包括了很多分支判断,一次很难读懂:
那么,我在读这段代码时,就可以先简化逻辑,把握整体思路:
之后,再了解每个分支大致做了哪些事情: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不会被复杂的细节逻辑搞晕,打击自己的自信心,二是可以有效避免阅读的连贯性被打断,从而能持续推进我们把整个主线逻辑读完。
所以,这里的重点就是:先把复杂代码的主逻辑搞清楚,知道涉及的每个方法完成了什么事,心里要先搭建一个简单的「框架」,等有了框架之后,我们再去给框架填充「细节」。
这样通过「先整体后细节」的方式,我们就可以不再畏惧代码中的复杂逻辑。
06 先主线后支线
不过,在阅读主线代码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还会遇到各种「支线」逻辑,比如数据过期、替换淘汰、持久化、主从复制等。
其实,在阅读主线逻辑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去重点关注这些支线,而当整个主线逻辑「清晰」起来之后,我们再去读这些支线模块,就会容易很多了。
这时,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支线中,选取下一个「目标」,带着这个目标去阅读,比如说:
过期策略是怎么实现的?(expire.c、lazyfree.c) 淘汰策略是如何实现的?(evict.c) 持久化 RDB、AOF 是怎么做的?(rdb.c、aof.c) 主从复制是怎么做的?(replication.c) 哨兵如何完成故障自动切换?(sentinel.c) 分片逻辑如何实现?(cluster.c) ...
有了新的支线目标后,我们依旧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先整体后细节」的思路阅读相关模块,这样下来,整个项目的每个模块,就可以被「逐一击破」了。
07 查漏补缺
最后,我们还需要「查漏补缺」。
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基本就可以把整个项目的主要模块读得七七八八了,这时我们基本已经对整个项目有了整体的「把控」。
不过,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很有可能会发现,在当时读代码的过程中,有很多并不在意的「细节」被忽略了。
所以这时,我们就可以再带着「具体问题」出发,聚焦这个问题相关的模块,再一次去读源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填补当时阅读源码的「空白区」。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阅读 String 底层数据结构 SDS(简单动态字符串)的实现时,我们会看到当 SDS 需要追加新内容时会进行扩容,而我们之前阅读这块代码时,很有可能只是了解到有这样的逻辑存在,但并没有在意扩容的相关细节(一次扩容多大)。
所以,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这个细节问题后,就可以把目光聚焦在 SDS 的扩容逻辑上(sds.c 的sdsMakeRoomFor函数),而此时我们会发现,当需要申请的新内存小于 1MB 时,Redis 就会翻倍申请内存,否则按 1MB 申请新内存。
采用这个方法进行查漏补缺,我们就可以对整个项目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真正把项目「吃透」。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我在阅读 Redis 源码时的经验心得,总结一下这 7 个步骤。
1、找到地图:拿到项目代码后,提前梳理整个项目结构,知晓整个项目的模块划分,以及对应的代码文件。
2、前置知识准备:提前掌握项目中用到的前置知识,比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网络协议、网络 IO 模型、编程语言语法等等。
3、从基础模块开始读:从最底层的基础模块开始入手,先掌握了这些模块,之后基于它们构建的模块读起来会更加高效。
4、找到核心主线:找到整个项目中最核心的主线逻辑,以此为目标,了解各模块为了完成这个功能,是如何协作和组织的。
5、先整体后细节:对于复杂函数,不要上来就陷入细节,前期阅读只需了解这个函数大致做了什么事情,建立框架,等搭建起框架之后,再去填充细节。
6、先主线后支线:整个主线逻辑清晰之后,再去延伸阅读支线逻辑,因为支线逻辑肯定是服务主线逻辑的,读完主线后再去读这些支线,也会变得更简单。
7、查漏补缺: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带着这些实际的问题出发再次去读源码,进行查漏补缺,填补之前读源码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后记
你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介绍的阅读源码的方法,其实并不局限于读 Redis 代码。
这 7 个步骤,可以算是一个的「通用思路」,我也经常用这个思路来读其它项目的源码,非常有用,你也可以试试。
另外,我认为很多人读源码觉得难,一是因为心理上自认为自己读不懂,不敢迈步这一步,二是因为找不到合理的方法,在读源码时屡次受挫,最终知难而退。
我在读源码时也经历过这些,这里再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1、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想想看,曾经以为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是不是慢慢都做到了,而且发现做得还挺好?学习技术也是一样,技术是死的,东西就那么多,一遍不行来两遍,总有一次能搞懂,所以心态上一定不要先「否定」自己,凡事先迈一小步进去试试看,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2、找到对的学习方法:正所谓「学会学习,再学习」,科学高效的方法,能帮你事半功倍,这篇文章分享的方法论,就是属于学习方法的范畴,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试试看。
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和心得,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阅读源码的实践经验和方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出来,我们一起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