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农民工被官方石锤了!

沉默王二

共 190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8-20 07:44

大家好,我是二哥呀!

想必大家的票圈都炸了吧,关于官方认证我们程序员为农民工这件事。我看大多数人心态都挺稳的,只有极少数人有点崩,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官方认证后,父亲和我都是农民工了,哈哈哈。父亲是老年代农民工,我是新生代农民工,以后我们俩的话题就多了呀!

我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子承父业,完美!

其实在官方认证之前,我们程序员就自诩为“码农”、“IT农民工”了。很多人还批评我们傲娇,现在名也正了、言也顺了。

确实,计算机行业除了也算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之外,和农民工之间的相似之处实在是太多了:

  • 大家都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大城市,却又很难在大城市落户安家。
  •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工作时长是出了名的长。
  • 老年代农民工在工地搬砖,新生代农民工在写字楼搬砖。
  • 老年代农民工干的是体力活,新生代农民工 996/007 也是在身体力行。

来看一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出生在 1980 年后,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 6 个月及以上的,常住地在城市,户籍在乡村的劳动力,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

讲真,我完全符合这个定义。户口在我们老家,常住地在洛阳涧西区,从事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龄超过 13 年。

其实说白了,只要你是农村户籍,然后在外打工,不管你打的什么工,不管你什么学历,不管你月薪多少,不管你福利待遇怎么样,统统都是农名工。

还有符合定义的小伙伴吗?可以在评论区举个手。

农民之所以进城打工,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打工挣的钱确实会比务农多一点;另外一个就是打工是不分季节的,而冬季是没办法务农的。

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外出打工都是趁农闲的时候。

我去苏州实习那年,家里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一大半,于是父亲和母亲就下定了决心:离开农村,走向城市。那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怕不种庄稼后没有稳定的收入,影响我上学。

他们本身就很节俭,少了我的支出后,外出打工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家里的地都丢给了我小叔,俩人去了三门峡。没来洛阳一是因为我们村离三门峡市更近一点,二是三门峡的消费水平比洛阳低一些。

估计父母也没想到,他们辛苦供我上学,想让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没成想,还是接了他们的班,哈哈哈。

真应了那句话: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农民工(狗头)

当然了,我比父母稍微好一点的是,能在洛阳这样的三线城市买套房,握了一张入场券,女儿可以在城市上学读书,只要以后不做程序媛,没准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就真的改变命运了。

讲点现实的吧。因为做自媒体嘛,就认识了很多朋友和读者,但能在北上广深杭这些城市落户的,还真的是极少数。

即便是在北京一线大厂的,比如说字节跳动(薪资真不算低了),也是考虑在老家成都买套房,再干两三年回去。

大多数人都逃不过,干上三五年,积攒了一定的原始成本后,回二三线城市买房结婚。甚至有些即便是结了婚,买了房,也很少敢下定决心,回到二三线城市生活。

可能有少数人觉得自己这么拼,辛辛苦苦上学,兢兢业业打工,最后竟然被定义成了农民工,心里不舒服,但其实真没啥,以后程序员被欠薪了,咱就可以走农民工讨薪渠道啦。

多好。

不管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码农」,这样的称谓都不影响我们这个群体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就像报告里指出来的,2020 年监测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达到 50.1%,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贡献了一半的力量。

送大家一段话吧,武卫东说的,感觉特别好。

码农的草帽底下,是一颗充满创造力的自由不羁的头脑。他们遵从最佳实践而痛恨陈规教条,他们欣赏天才而不迷信权威,他们喜欢思考而不轻易苟同。

他们是技术人,却追求人文理想;他们敢于呐喊,说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更善于脚踏实地,用自己的点滴工作去改变现状。

码农们是勤奋的,加班加点的工作是常有的事情,城市夜间的灯火,有多少是在码农们的办公室和居所点燃?周末四处举办的技术交流和讲座,又活跃着多少码农的身影?线下读书,线上讨论,冥思苦想,动手实践,新技术驱动着码农们的脚步,码农们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生存离不开农民,生活离不开码农。


新生代的农民工可以把点赞安排一个了,我看看有多少人哈。

PS:二哥在 B 站的新一期视频已经投放了,快来给二哥三连呀!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跳转到视频连接。

把我的座右铭送给大家吧: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推荐阅读

浏览 4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