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的历史》:美国数学学会推荐必读经典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实战

共 4290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1-04-29 01:33


彼得森(Ivars Peterson)在《当代数学研讨》一文中曾说:“对大多数外行人来说,现代数学是一块陌生的领地……数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世界……但可悲的是,外行人进入这一世界的道路似乎太少了。”


代数学作为数学中的重要分支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抽象层次越来越高,到如今,近世代数(modern algebra)已经被称为“抽象代数”。


正如《代数的历史》的引言中也说:“代数学已经成为所有智力学科中最纯粹、最严格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对抽象的抽象的再抽象,非数学专业人士几乎无法领会到其成果的巨大威力和非凡魅力。”


许多人看到“抽象”二字就会敬而远之,更别说还和“代数”放到一起。我们能否找到进入代数世界的旅行指南呢?


虚与实:代数世界的旅行指南


《代数的历史》是为大众写的一本代数学历史书,你只需带上好奇心,就可以和作者一起踏上一段激动人心的数学之旅。


约翰·德比希尔(John Derbyshire)


本书的作者约翰·德比希尔(John Derbyshire)是一名小说家、数学科普作家、评论家和专栏作者,他与家人一起生活在纽约长岛。德比希尔在20世纪60年代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数学系。80年代以来一直为报纸和杂志撰写书评和评论。


德比希尔著有多部数学科普著作,其中《代数的历史》更是被美国数学学会选为必读读物,并被译为7种语言,享誉全球。



在本书中,数学和历史携手并进。为了帮助读者熟悉或回忆有关的数学概念,作者特意在章节之间穿插了数学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全书共有6个这样的知识性章节:数与多项式、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单位根、向量空间和代数、域论、代数几何。仅喜欢阅读故事,或已经熟知这些知识的读者可以跳过这些章节。当然,书中大部分数学符号和表述都是标准和通用的,因此接受过中学教育的读者想必都可以轻松读懂。


作者讲述了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代的代数历史,并根据不同的抽象层次把本书分成三个部分:未知量、普遍算术和抽象层次。他在引言中特别提到:“这本书不是教材,我只希望能够展示一些代数学概念的模样,以及后来的代数学概念是如何从先前的概念中发展而来的,哪些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05年,距今已有16年。首个中文译本出版于2010年,到现在也11年了。在中文译本面世之后,许多热心读者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次修订一方面借鉴了第一版翻译,另一方面也参考了诸如豆瓣书评里的各种建议。


因本次为修订版,中文译本书名延续第一版的《代数的历史:人类对未知量的不舍追踪》。原书名为Unknown quantity:a real and imaginary history of algebra,使用了双关的手法:real (number)和imaginary (number)在代数学(或更准确地说,在复数中)分别指代实数和虚数,而在日常中则表示真实和虚构——可以说,在历史中,这两个词也往往对应“史实”和“杜撰”。


《代数的历史》新旧书封


虚与实在绘画艺术、文学创作、建筑设计等领域也指代一种表现手法。虚与实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交叉的;实境和虚境相互渗透,可以创造出令人回味的深远意境。


历史的主体是生活在时空范围中的人,代数学的历史则是由那些数学个体和群体及其活动组成的。各种史书所选的材料本身在虚实程度上就各有不同,再经过作者(和译者)的加工,投影到文字上,引起读者想象的整个过程也是虚实相间的。


“每一部科学史书都是高度简化的‘成功’史”,真实的历史远比这本书所描绘的要长得多,而且许多失败和错误也没有流传下来。同样地,尽管历史讲述过去的事,但过去的事并不等同于历史,但凡有人对事实加以记录,就会带有其主观性和选择性。因此,这部代数学史本身就是时间与空间的虚与实的结合体。


修订版“修”了什么


与第一版相比,本次修订版从体例到文字都有不小的变化。尤其,我们在本次翻译和修订时,特收集了读者向出版社提出的勘误意见,以及豆瓣评论上的修改建议,与编辑在校对时一一对照。读者们提到的第一版译文中存在的诸如专业名词误译、人名和著作翻译等问题,在本次修订时,我们都做了更正。


比如,对于大众熟悉的数学家,我们尽量使用常见译名,必要时结合《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词条,另外,我们也参考了张奠宙先生、李文林先生等的数学史著作中使用的译名。书中出现的数学经典著作的标题翻译,我们主要参考了《数学史概论》《数学的世界》《数学史通论》等数学史专著,像卡尔达诺的《机遇博弈》则参考了陈希孺院士的《数理统计学简史》。


针对读者提出的专业名词误译,我们也尽量予以改进。如Motivic cohomology(原书误拼为motivitic cohomology)一词在第一版时翻译为“原动力上同调”。这个翻译不仅让非数学专业人士摸不着头脑,数学专业人士也可能不知其为何物。


Motivic cohomology的中文翻译有动机上同调、恒机式上同调、母题上同调、原相上同调等,在本次修订时使用了“原相上同调”这一译法,这是黎景辉教授在《代数K理论》一书中建议的,与“现相”(realization)相对,颇有味道。另外母题上同调的译法也很有艺术韵味,“母题”的译法可能来自徐克舰教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徐教授的《格罗登迪克的Motive与塞尚的母题》。


另外,universal一词的译法我也纠结了许久。熟悉代数学的朋友都知晓“泛性质”或“万有性质”(universal property),因此universal algebra和universal construction的翻译应该是“泛代数”(“万有代数”)和“泛构造”(“万有构造”)。


但在书中,universal algebra是与牛顿的universal arithmetic相对,而李文林先生已经将牛顿的universal arithmetic翻译为普遍算术或通用算术,如果用“泛算术”或“万有算术”,反而可能会造成阅读障碍。因此universal arithmetic和universal algebra使用了“普遍算术”和“普遍代数”的译法。


为了让熟悉代数学的朋友不产生误解,在注释中解释了“普遍代数”和“泛代数”是同一含义,并且在翻译universal construction时仍采用了常见的“泛构造”的译法。


还要注意的是,书中的“阿拉伯数学”并非单指阿拉伯国家的数学,而是指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中亚和西亚地区的数学。我们知道,阿拉伯人在保存和传播印度、希腊和中国的文化,以及为欧洲文艺复兴做准备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书中提到的花拉子密、海亚姆等都是杰出的数学家,并且阿拉伯语al-jabr传入欧洲逐渐演变成algebra,成为“代数”一词的来源。


此外,我还有个疑问,希望有读者朋友可以解释:书中提到1659年费马给出了费马大定理n=4时的粗略证明,“高斯很久之后才给出了完整的证明”(Gauss provided the complete proof much later)。我们知道欧拉在1753年就对n=3的更难的情形给出了证明,高斯生活的年代比欧拉更晚,完整的证明应该在高斯之前就已经存在,为什么说高斯很久之后才给出了完整的证明?


此次译稿如仍有其他问题和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历史进行时


与大多数讲述历史的书籍一样,这并不是一本事无巨细的数学史书。数学史专家西格尔(Sanford L. Segal)评价本书的写作风格有一点“非正式”,而且在讨论解析几何时漏掉了费马的工作,也没有提到布尔巴基学派。


因此,“严谨”的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觉得“不完美”。当然西格尔坦言本书“没有什么明显的数学错误……除了偶尔的惊人之语外,介绍大多数人时是公正而准确的。德比希尔的书对它的目标受众来说是优秀的”。


另外,本书对一些历史内容有所取舍第九章专门介绍了源自中国的求解线性方程的算法以及矩阵的概念。《九章算术》中的方程章所讲述的内容就是现代的解线性方程组的“高斯消元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本书没有更多地讲述中国古代的以算法为核心的代数发展,如负数的引进,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算法,求解同余方程组的大衍求一术(中国剩余定理)、三次方程及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天元术和四元数等。


想要了解中国古代代数学发展的读者,可以阅读钱宝琮先生、李俨先生、梁宗巨先生、李迪先生、吴文俊先生、李文林先生等数学史专家的中国数学史著作。


原书出版后的十多年来,代数学及其相关领域蓬勃发展。2005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还没有被正式接纳,所以,本次修订时我们特补充了注释。书中提到了美国数学学会2000年的分类表,业界近十多年来更常用的是2010版的分类标准MSC2010,未来可能更常用的是2020年发布的最新分类标准MSC2020。


在翻译过程中,还有一件事让我们非常感慨。书中提到的一些数学家在最近十多年里离开了我们:桑德斯·麦克莱恩在2005年去世,塞尔日·兰在2005年去世,亨利·嘉当在2008年去世,瓦尔特·法伊特在2014年去世,格罗特迪克在2014年去世,约翰·纳什在2015年去世,符拉基米尔·弗沃特斯基在2017年去世,安德烈·苏斯林在2018年去世,阿蒂亚爵士在2019年去世,约翰·康威理查德·盖伊在2020年相继去世。


他们的离去是数学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当继承他们的伟大思想,继续踏上探寻未知量的旅程。


希望本次修订能将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传播出去,期待更多人通过阅读本书感受代数的魅力,对代数、对数学产生兴趣。未来的代数学历史,等你来谱写! 


译者简介:


张浩,基础数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业余热衷于数学传播和普及,个人公众号“一只寻找函子的猫”不定期发布数学科普话题。曾参与翻译《蒲公英数学图画书》,另有数学文化类译文散见于《数学文化》、“数立方”网站及“和乐数学”公众号等。



点击下图购买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阅读)

论机器学习领域的内卷

机器学习博士自救指南

机器学习入门指南(2021版)

机器学习必知必会的 6 种神经网络类型

你见过的最全面的Python重点知识汇总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写YAML配置文件

100天搞定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好了,然后呢?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在看”吧~▼

浏览 7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