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投送 老肥想要共享1个故事。

老肥码码码

共 145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10-26 08:23

今天是10月24日,是一个属于我们代码人的节日,老肥在这里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老肥最近更新效率有点低,除了在忙秋招也还同时在多线程打一些比赛,现在秋招已经接近尾声,有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老肥的最近。
最近接触的比赛大概有:字节跳动安全AI挑战赛、CCF BDCI系列赛等等等等。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比赛也是无意之中从邮件里瞟见,除了跟其他比赛都一样,有着还算不错的奖金和提供了一个可以跟优秀竞争者们的沟通学习机会,另外就是这个比赛的提交次数是有限的,这其实非常考验选手的模型构建能力,如何在有效的次数中做出有效的特征并且构建有效的模型,当然最后的结果也会包含些许运气成分在里面,老司机的我就决定参加这个比赛了(相信应该游刃有余)。
初赛时长一个月,在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老肥都是处于排行榜榜首,直到初赛后半段才被挤下榜首,但因为提交次数受限,所以也没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了,毕竟是对赌游戏,次数用完了,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不过幸运的是,老肥还是以第二的成绩稳稳当当进入了决赛。决赛时长半个月左右,在原来的数据上新增了部分数据,因为初赛比较领先,所以在复赛上有着一定的优势。最后在比赛截止前,我进一步做了一些特征以及模型的融合又冲回了榜首。说不高兴是假的,参加比赛不就是为了获奖嘛,当然我也知道这只是暂时性的胜利,后面还有制作PPT和准备答辩在等着我。
一切都准备就绪,正准备出发去现场答辩的时候,疫情又反复了起来,出于后续秋招和学校的一些原因,本来已经买好票的我,还是选择退票改成线上答辩。
但是,我确实没想到,在决赛排行榜分数占60%的情况下,我只拿到了第四名。而第六名在决赛成绩跟我相差了1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拿到了第三的成绩。
我自认自己的PPT并没有很丑,也不觉得自己的演讲非常拉胯,毕竟我参加的比赛答辩也不少,其实早就有一定的熟练度。从我以往的答辩经验来看,我几乎没有下降过名次(与排行榜对比,基本都是和排行榜保持一致)。所以在得知比赛结果之后,我去询问了比赛主办方,看看能不能获得一些详细的得分,方便可以看看自己到底有哪方面的欠缺,是讲的不够详细评委没听明白呢?还是对赛题的解析,方案的解读不够到位呢?我的PPT:
主办方的答复大概是:具体得分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但不是最后结果的唯一因素
可能,还是我的答辩拉胯了吧。
与朴实无华的得分相比,他们更加看重PPT展示和答辩的效果以及所谓的业务理解。我仅使用原始特征构建的Baseline也能有与其相当的分数,那么进行特征构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个排行榜又有何存在的意义呢,直接认定为方案赛而非算法赛岂不是皆大欢喜。
辛辛苦苦敲代码,超越对手,却被所谓的业务应用给打败了。
参加的比赛多了,什么惊喜都能碰到,之前有个比赛也很离谱,奖金一年后才勉强分了两批发下,习惯就好。
所以说参加比赛还是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行,如果不清楚的还是直接参加知名度较高且有明确评分标准的数据竞赛,类似地披着算法赛外皮的PPT大赛还是能省则省。
当然本次比赛也并非一无所得的,我对图网络于反欺诈领域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挖掘到Graph Embedding确实可以显著提升模型的性能。


今天分享就先到这里,我们新比赛见。

——END——

浏览 5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