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想上班了,先问自己4个问题

Python客栈

共 4617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4-06-02 17:00

Python客栈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最新资讯
作者| Mr.K   编辑|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一季度已经结束,不少人年初立下的崭新flag也飘扬一阵子了,你的那些新目标、新计划还在推进吗?有不少人还是迟迟没找回状态。今天是清明假期最后一天,一些读者给K哥发私信,说自己仍然不想上班,想起来就头大,都快有焦虑症了。这个阶段K哥也经历过,不想讲太多大道理,只想请那些不想上班的朋友,思考以下四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想通了,“厌班症”估计也能缓解了。





01

你是想休息,还是想摆烂?


有些人之所以不想上班,是因为一想起这俩字就觉得累,哪怕坐办公室没多少事,也常常感到身心俱疲,感觉比跑半马还吃力。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精神倦怠”,是指处在长期压力下,从事低回报的、长期高负荷工作后的身心疲惫状态。具体表现是效率低下,精神枯竭,思维变得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这种疲劳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如果得不到妥善对待和有效解决,即使是突发性暂时性疲倦感,也有可能慢慢发展成慢性疲劳,最终形成职业倦怠


造成职业倦怠感的原因也有多种,有些是一成不变枯燥的工作引起的心理层面的厌倦,也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激素失调等身体层面的因素造成的。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出现这种信号,都是在提醒你,你要适当调节和放松了。


前程无忧所做的《2022职场人心理状态洞察报告》显示,55.7%受访者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6.4%受访者存在严重的情绪压力和心理障碍。如果出现相关方面的问题,K哥建议大可以放自己一马,把年假、调休用起来,让自己的饮食规律起来,生活健康起来。


在一定时期内,把人生重心适当地从工作转移到身体和生活上来。这不是躺平、不是不思进取,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如果有人真是想摆烂,能吃能睡,就是不想挤地铁去单位干活,认为宅在家里,一直喝快乐水一直打游戏,才是他最想要的快乐生活。那么,K哥建议你直接跳到第4个问题。




02

你是挣得少,还是受委屈了?


K哥的读者小君在私信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年底,她们公司进行了3次裁员,原来10个人的部门,最后只留下包括她在内的3个人。一开始她还很庆幸,自己在裁员大潮中,幸存下来。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庆幸”的有点早。


部门的少人了,事却一点没少,原来10个人干的活,现在全摊到3个人身上,而且还有一个是部门领导,工作的大头全让她和另外一个小姑娘“认领”了。每天都忙到起飞,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如果工作中忙中出错,还会被领导骂到臭头。更重要的是,再怎么忙怎么累,工资都不见涨,更没有什么加班费。搞得现在自己对上班极其厌恶,甚至有点羡慕当初那些被裁掉拿了补偿的同事们。


相信职场中有小君类似遭遇的打工人不在少数。马云说过,员工不想干了,要么是钱挣得少,要么是受了委屈。现实中有不少人是两者全占了,这种状态下,只要不是自虐狂,谁会心甘情愿去上班。


先说说委屈,稻盛和夫曾说过:“世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完全不受委屈的,你挣的工资当中,就有一份委屈费”。马云也有句名言“格局是被委屈撑大的”。


无论商界大佬,还是普通打工人,被委屈、被误解纯属正常。所以遇到类似的事,不要放大,不要玻璃心,不要强加内心戏,也不要将某一次的责骂与你之前受到的所有其他批评混淆,特别是不要将其视为对自己的全盘否定,从而盲目自我否定,失去信心。


当被委屈的时候要多想想,对方对你的指责,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有没有任何一点可取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自己不断提升,才对得起自己受得这顿“委屈”。


当然,你还可以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排遣郁闷情绪的方式,比如购物、运动、美食,但一定不要太往心理去。职场不相信脆弱,活得皮实一点,人生才能宽广


至于是不是“挣得少”,就更清晰直观了,先评估一下自己的价值,梳理一下自己的预期,再对照一下现在的收入,是不是赚得少就一目了然了。这里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你有什么价值?这里有一个误区,不少人习惯把忙碌当成自己的价值,但并非如此,忙碌是一种工作状态,价值是一种创造增量的能力,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忙的脚打后脑勺,但做的事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替代性极高,随便找个实习生培训一下午就能把你替掉,这样的忙碌,必然没有太大的价值,除非工作量超出正常的大,是可以争取高出正常水平薪资的。


2、你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真觉得自己钱挣得少,吃了亏,越做越拧巴,那就要提前为自己物色后路,盘算自己有哪些选择,是不是有“说辞就辞”的底气。翻翻通讯录、朋友圈、名片夹,试试你的朋友、同学、客户,会不会是你下一个贵人。


看看他们能给你什么机会,出什么价钱。圈内人不行,也可以通过公开应聘渠道物色新东家。可以多刷几次面试,如果有喜欢的企业,愿意为你支付让你满意的薪水,那该跳就跳。如果没人理你的简历,或者不能提供更高的薪水,那就当成对自己的一次“价值确认”,原来自己就值这个钱,并没吃亏,有了这种想法再去公司上班,心态可能会平和很多。




03

你是没能力,还是没动力?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据K哥观察,在视职场如“地狱”的人群中,有人是因为能力不胜任,跟不上技术和形势的变化,常常心有余力不足,面对工作充满担忧和恐惧;另一部份人则是缺乏动力,程式化的工作,闭着眼睛都能完成,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


K哥的自媒体公司,曾招了一个朋友推荐的撰稿人。这位老师40多岁,虽然年纪稍大,但在传统纸媒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我以为胜任她的岗位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这位老师身上传统媒体的痕迹太重了,无论是选题、节奏、文字,都和现在的新媒体风格显得格格不入。撰写了十几篇稿子,效果都很不理想。


虽然我一直保持耐心,经常和他沟通,给他提一些改进意见。但这位老师有点撑不住了,开始在办公室备上了降压药,后来又经常头疼请假。最后,找我请辞时说了心里话,在我这工作的这段时间,每天上班都觉得很有压力,担心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而且越做越没信心,实在太痛苦,没办法只能提出辞职。


自己的条件、能力和工作不适配,自然是越干越吃力,越做越紧张。久而久之,提起上班就头皮发麻,就是必然的事。应对之策就是尽快提升能力,迭代自己的思维和方法论,以适应工作的需求,让自己游刃有余。如果做不到,那只能尽快寻找真正适合自己、自己又能胜任的工作,让自己尽快解脱,这样也能避免某天突然被离职的尴尬。


工作没有动力,则是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对于当前的工作,已经驾轻就熟,没有任何挑战,天天重复,毫无激情。这个时候,你需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思路,给自己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职场“野心”,定一个无论是职位、还是薪水,至少要“跳一跳”才能够着的小目标。


K哥有个朋友,以前在他们公司负责售后维护,他们代理的机器哪里出了什么问题,他闭着眼睛就能修好。业务到了这个份上,就觉得工作越做越没意思。后来他想了个主意,给公司建议,成立一个培训岗,专门对公司的新人进行培训和辅导,这个岗位可以由自己兼任。公司同意了,还给了加了2K的工资。再后来,这哥们又主动邀请他们代理产品的厂家,联合出了一本“实用维修手册”,还被厂家聘为编外顾问,每个月又多赚了一份薪水。


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著名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薪资、环境是激励一个人工作的基础因素。但真正从深处激励一个人的是挑战、认可以及个人成长等“动力因素”。不管是什么因素,找一个可以刺激到自己的点,让自己满血干下去。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毕竟离退休还早。




04

你是有钱,还是有矿?


这句话最扎心,也最“醒脑”。不少人对上班即使一万个不情愿,但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乖乖出门挤地铁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谁让咱“钱矿双非”呢。


老婆可以不用雅诗兰黛,但打工人不能不还车贷房贷,还有孩子的奶粉钱,补课费,父母的医疗费,看病钱。关键时刻,银行卡上不声不响的数字,远比你感情真挚地对家人大喊一万声“我爱你”,更有实际意义。


纪录片《急诊室的故事》,曾讲述过一对父子的故事。65岁的父亲突发心梗,被送进急诊室抢救,需要支付各种治疗费用,但在超市做理货员的儿子,身上却只有100多块钱。后来东借西借才凑到千把块钱,最终父亲没有得到更好的救治,撒手人寰。


有时候,上班确实不那么让人开心,但它却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让一日三餐、娶妻生子、孝敬双亲的底气,有了它,也许能让你睡得更踏实,而不至于常常被噩梦惊醒。多这样想想,也许上班就不那么让人烦了。


路遥曾说过:“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上班也是如此,即使不能让你完全满意,也要想办法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它。人生在世,没有谁比谁更容易,也没有谁比谁的工作更好干,尤其在现在的环境下,有班上,有活干,就值得你且行且珍惜。共勉!


往期回顾


1、我爸对计算机行业的看法,是否准确?
2、是谁把我的服务器硬盘撑爆了!是谁!
3、小心!最新AI看一眼照片就定位你在哪里,精确到经纬度
4、砍掉安卓子系统后,微软与腾讯合作:PC用户爽了
5、运营28年的软件即将关停:鼎盛期用户数超1亿、腾讯都得叫声“老大哥”
           


点击关注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浏览 18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