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token 的多平台身份认证架构设计!
共 3471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7-18 16:19
1、概述
在存在账号体系的信息系统中,对身份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客户端的类型越来越多, 逐渐出现了 一个服务器,N个客户端的格局 。
不同的客户端产生了不同的用户使用场景,这些场景:
有不同的环境安全威胁
不同的会话生存周期
不同的用户权限控制体系
不同级别的接口调用方式
综上所述,它们的身份认证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使用一定的篇幅对这些场景进行一些分析和梳理工作。
2、使用场景
下面是一些在IT服务常见的一些使用场景:
用户在web浏览器端登录系统,使用系统服务
用户在手机端(Android/iOS)登录系统,使用系统服务
用户使用开放接口登录系统,调用系统服务
用户在PC处理登录状态时通过手机扫码授权手机登录(使用得比较少)
用户在手机处理登录状态进通过手机扫码授权PC进行登录(比较常见)
通过对场景的细分,得到如下不同的认证token类别:
1、原始账号密码类别
用户名和密码
API应用ID/KEY
2、会话ID类别
浏览器端token
移动端token
API应用token
3、接口调用类别
接口访问token
身份授权类别
PC和移动端相互授权的token
3、token的类别
不同场景的token进行如下几个维度的对比:
天然属性对比:
1、使用成本
本认证方式在使用的时候,造成的不便性。比如:
账号密码需要用户打开页面然后逐个键入
二维码需要用户掏出手机进行扫码操作
2、变化成本
本认证方式,token发生变化时,用户需要做出的相应更改的成本:
用户名和密码发生变化时,用户需要额外记忆和重新键入新密码
API应用ID/KEY发生变化时,第三方应用需要重新在代码中修改并部署
授权二维码发生变化时,需要用户重新打开手机应用进行扫码
环境风险
被偷窥的风险
被抓包的风险
被伪造的风险
可调控属性对比:
1、使用频率
在网路中传送的频率
2、有效时间
此token从创建到终结的生存时间
最终的目标:安全和影响。
安全和隐私性主要体现在:
token 不容易被窃取和盗用(通过对传送频率控制)
token 即使被窃取,产生的影响也是可控的(通过对有效时间控制)
关于隐私及隐私破坏后的后果,有如下的基本结论:
曝光频率高的容易被截获
生存周期长的在被截获后产生的影响更严重和深远
遵守如下原则:
变化成本高的token不要轻易变化
不轻易变化的token要减少曝光频率(网络传输次数)
曝光频率高的token的生存周期要尽量短
将各类token的固有特点及可控属性进行调控后, 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评分(1~5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对比表:
备注:user_name/passwd 和 app_id/app_key 是等价的效果
4、token的层级关系
参考上一节的对比表,可以很容易对这些不同用途的token进行分层,主要可以分为4层:
密码层:最传统的用户和系统之间约定的数字身份认证方式
会话层:用户登录后的会话生命周期的会话认证
调用层:用户在会话期间对应用程序接口的调用认证
应用层:用户获取了接口访问调用权限后的一些场景或者身份认证应用
token的分层图如下:
在一个多客户端的信息系统里面,这些token的产生及应用的内在联系如下: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用户口令进行一次性认证
在 不同 的终端里面生成拥有 不同 生命周期的会话token
客户端会话token从服务端交换生命周期短但曝光 频繁 的接口访问token
会话token可以生成和刷新延长 access_token 的生存时间
access_token可以生成生存周期最短的用于授权的二维码的token
使用如上的架构有如下的好处:
良好的统一性。可以解决不同平台上认证token的生存周期的 归一化 问题
良好的解耦性。核心接口调用服务器的认证 access_token 可以完成独立的实现和部署
良好的层次性。不同平台的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用户权限控制系统,这个控制可以在 会话层 中各平台解决掉
4.1、账号密码
广义的 账号/密码 有如下的呈现方式:
传统的注册用户名和密码
应用程序的app_id/app_key
它们的特点如下:
1、会有特别的意义
比如:用户自己为了方便记忆,会设置有一定含义的账号和密码。
2、不常修改
账号密码对用户有特别含义,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愿意修改。而app_id/app_key则会写在应用程序中,修改会意味着重新发布上线的成本
3、一旦泄露影响深远
正因为不常修改,只要泄露了基本相当于用户的网络身份被泄露,而且只要没被察觉这种身份盗用就会一直存在
所以在认证系统中应该尽量减少传输的机会,避免泄露。
4.2、客户端会话token
功能:
充当着session的角色,不同的客户端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使用步骤:
用户使用账号密码,换取会话token
不同的平台的token有不同的特点:
Web平台生存周期短
主要原因:
环境安全性:由于web登录环境一般很可能是公共环境,被他人盗取的风险值较大
输入便捷性:在PC上使用键盘输入会比较便捷
移动端生存周期长
主要原因:
环境安全性:移动端平台是个人用户极其私密的平台,它人接触的机会不大
输入便捷性:在移动端上使用手指在小屏幕上触摸输入体验差,输入成本高
4.3、access_token
功能:
服务端应用程序api接口访问和调用的凭证。
使用步骤:
使用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会话token来换取此接口访问token。
其曝光频率直接和接口调用频率有关,属于高频使用的凭证。为了照顾到隐私性,尽量减少其生命周期,即使被截取了,也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
注意:在客户端token之下还加上一个access_token, 主要是为了让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客户端token最后在调用api的时候, 能够具有统一的认证方式。
4.4、pam_token
功能:
由已经登录和认证的PC端生成的二维码的原始串号(Pc Auth Mobile)。
主要步骤如下:
PC上用户已经完成认证,登录了系统
PC端生成一组和此用户相关联的pam_token
PC端将此pam_token的使用链接生成二维码
移动端扫码后,请求服务器,并和用户信息关联
移动端获取refresh_token(长时效的会话)
根据 refresh_token 获取 access_token
完成正常的接口调用工作
备注:
生存周期为2分钟,2分钟后过期删除
没有被使用时,每1分钟变一次
被使用后,立刻删除掉
此种认证模式一般不会被使用到
4.5、map_token
功能:
由已经登录的移动app来扫码认证PC端系统,并完成PC端系统的登录(Mobile Auth Pc)。
主要步骤:
移动端完成用户身份的认证登录app
未登录的PC生成匿名的 map_token
移动端扫码后在db中生成 map_token 和用户关联(完成签名)
db同时针对此用户生成 web_token
PC端一直以 map_token 为参数查找此命名用户的 web_token
PC端根据 web_token 去获取 access_token
后续正常的调用接口调用工作
备注:
生存周期为2分钟,2分钟后过期删除
没有被使用时,每1分钟变一次
被使用后,立刻删除掉
5、小结与展望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系统,主要解决了如下的问题:
token的分类问题
token的隐私性参数设置问题
token的使用场景问题
不同生命周期的token分层转化关系
本文中提到的设计方法,在 应用层 中可以适用于且不限于如下场景中:
用户登录
有时效的优惠券发放
有时效的邀请码发放
有时效的二维码授权
具有时效 手机/邮件 验证码
多个不同平台调用同一套API接口
多个平台使用同一个身份认证中心
至于更多的使用场景,就需要大家去发掘了。
作者:哈莫
来源:
cnblogs.com/beer/p/6029861.html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END
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个GitHub项目,这个 GitHub 整理了上千本常用技术PDF,绝大部分核心的技术书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javadevbooks/books
Gitee地址:https://gitee.com/javadevbooks/books
电子书已经更新好了,你们需要的可以自行下载了,记得点一个star,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