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的心跳处理机制竟然用到了时间轮算法?
点击上方“服务端思维”,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669“获取独家整理的精选资料集
回复”加群“加入全国服务端高端社群「后端圈」
作者 | 丁威
Broker端与客户端的心跳在Kafka中非常的重要,因为一旦在一个心跳过期周期内(默认10s),Broker端的消费组组协调器(GroupCoordinator)会把消费者从消费组中移除,从而触发重平衡。在2.4.x以下其版本中,消费组一旦进入重平衡状态,该消费组内所有消费者全部暂停消费,直到重平衡完成。
本文将来探讨Kafka的心跳机制的具体实现。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
源码解读Kafka心跳机制 Kafka心跳架构设计亮点(时间轮调度算法实现原理图)
温馨提示:如果大家对源码阅读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本文的第二部分,用流程图、数据结构图阐述心跳的实现机制。
1、源码分析Kafka心跳机制
在介绍源码分析之前介绍笔直的一条源码分析经验:找准入口,了解调用链路。故笔者会先寻找归纳出Kafka心跳处理的所有入口。
1.1Kafka心跳入口总结
Kafka心跳包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的右边是kafka心跳在服务端的核心处理流程,而左边主要展示kafka中所有的心跳请求,根据上图得知Kafka触发心跳处理的主要请求分别如下:
KafkaConsume主动发送心跳包 消费者会以3s的频率向服务端发送心跳包,服务端对应的入口为 KafkaApis的handleHeartbeatRequest方法。
消费者加入消费组 在消费端重平衡过程中,客户端主动向其组协调器发起Join_Group(加入消费组)时,组协调器会认为收到一个有效的心跳包,服务端对应的处理入口:KafkaApis的handleJoinGroup方法。
消费者获取队列负载结果 在重平衡的第二个阶段,消费组的Leader在计算出分区负载结果后会发给组协调器,消费组中的其他成员需要发生Sync_Group请求获取负载结果,组协调器同样认为收到了一个有效的心跳包。服务端对应的处理入口:KafkaApis的handleSyncGroupRequest。
消费者提交位点 消费者组协调器收到消费者提交位点请求,同样可以认定消费者是存活的。位点提交的处理入口:KafkaApis的handlerCommitOffsets方法。
__consumers_offsets主题的ISR的Leader发生变化
如果__consumers_offsets主题中的各个分区Leader发生变化,与特定分区的组协调器需要重新选举,与此组协调器相关的消费者将触发重平衡。
上述任何一种请求,都能表明消费端是存活的,故能有效阻止服务端将客户端端心跳设置为过期,进入下一个心跳检测周期。
上述各个入口,特别是__consumers_offsets的ISR对消费组的影响,后续会专门展开研究,现在我们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端是如何处理一个心跳包的。
1.2 源码分析Kafka心跳处理机制
从上面的流程图可以得出,Kafka收到一个心跳包后的处理入口为GroupCoordinator的completeAndScheduleNextExpiration方法,核心代码如下图所示:
在介绍该方法之前首先介绍一个该方法的入参含义:
GroupMetadata group 消费组的元信息。 MemberMetadata member 消费者的元信息。 long timeoutMs 心跳超时时间,默认为10s,这个参数是由消费端的session.timeout.ms参数设置,默认为10s。
Step1:为消费组设置唯一标识:groupId + "-" + memberId构成。
Step2:将hearbeatSatisfied设置为true,表示该消费者收到一个有效的心跳包。
Step3:收到一个有效的心跳包,通知定时调度器停止本次的心跳过期检测。
Step4:构建一个DelayedHearbeat,进入下一个心跳检测周期。
接下来将分别对Step3、Step4展开详细介绍。
1.2.1 心跳检测正常处理逻辑
在收到一个心跳包时,尝试将本次检测设置成功,具体的实现由DelayedOperation的checkAndComplete方法,代码如下:
Kafka使用一个数据结构来存储需要跟踪的所有消费者,在这里成为Watch机制。
实现要点:根据key获取WatchList,然后从获取的WatchList中内部的ConcurrentMap中再按照Key获取对应与当前消费者对应的Watch。
如果没有找到对应消费者的Watch,则直接返回,无需检测,说明已经成功检测。 如果找到了对应消费者的Watch,则执行被watch的tryCompleteWatched方法。
Watch的数据结构如下:
如果消费组的状态处于Dead 如果消费组的状态为Pending(消费组在重平衡中) hearbeatSatisfied为true,即收到了一个有效的心跳包。
上述代码的实现比较简单,这里就不一一罗列,其核心关键点如下:
删除对应的Watch,表示一次心跳检测成功。 Watchs中存储的对象是DelayedOperation(Kafka延迟类型的父类)的子类,在心跳检测中具体为DelayedHeartbeat。 最终执行DelayedOperation的是TimeTask的cancel方法(取消延迟任务),就是从延迟调度中移除自己,表示没有超时,结束本轮的超时检测,具体的存储结构,将在下文详介绍如果开启新一轮心跳检测时再详细讲解。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源码,其主要的调用时序图如下:
1.2.2 开启下一轮心跳检测
1.2.2.1将延迟任务放入时间轮
在接受到一个新的心跳包首先用于清除上一轮设置的延迟任务,然后需要开启一个新的延迟任务,接下来我们将来具体看看Kafka如何开启新一轮心跳检测机制,**其本质上是Kafka的延迟(定时)实现原理。**代码入口如下图所示:
开启下一轮调度时首先将Member的heartbeatSatisfied设置为false。
其核心思想是创建一个心跳延迟任务DelayedHeartbeat,并对其检测是否完成或者添加Watch,启动心跳延迟或者等待下一个心跳包的到来。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应该能得到一个关于Kafka心跳检测机制的实现思路:
开启一个延迟任务,延迟检查时间为心跳过期时间,一旦延迟任务执行,则意外着心跳超时。 当收到一个心跳包时,需要取消上一次设置的延迟任务。 使用循环使用延迟任务,从而实现类似定时任务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一下DelayedOperationPurgatory的tryCompleteElseWatch方法,其代码如下图所示:
Step1:尝试调用DelayedHeartbeat的tryComplete方法,判断是否可以判断完成,这里主要是消费组是否为重平衡或者状态为Dead,如果上述情况不满足,则会返回false,因为在发起下一轮心跳包时已将heartbeatSatisfied设置为false。
Step2:为该消费者添加到Watch中,表示kafka需要跟踪该消费者的心跳。
Step3:再次调用maybeTryComplete方法,再尝试判断是否该心跳检测完成。
Step4:如果没有完成,则该任务延迟任务(DelayedHeartbeat)添加到定时调度中。
接下来将进入到Kafka心跳的核心机制,即延迟任务的实现机制。
并持有一个关键字段:该定时任务的过期时间,等于系统当前时间+过期时间,在心跳检测场景中默认为10s。
继续跟踪SystemTimer的addTimerTaskEntry,其代码如下:
addTimerTaskEntry的核心实现如下:
尝试将延迟任务添加到时间轮,如果已经过期,则提交到线程池,触发心跳过期的逻辑,提交到线程后,DelayedOperation的run方法会被调用,最终onExpiration方法被调用。
接下来重点谈一下往时间轮中添加任务的具体实现,核心代码见下图所示:
核心实现要点:
Step1:如果任务已经被取消或者已过期,返回false。如果返回false,则会触发定时任务过期。
Step2根据过期时间,放入到时间轮中指定的位置,时间轮的数据结构如下:
每一个格代表一个时间间隔,例如200ms,当前指针指向的格子,代表该格子中的所有任务过期,例如现在要要插入一个700ms过期,从当前指针的下一格开始算起,放入第4格中。
另外时间轮的总格子有限,则该时间轮能计算的最大时间是有限的,例如一个8格的时间轮,每一格代表200ms,则如果要在2s后过期,显然这个时间轮无法存储,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时间轮,另外一级的时间轮,其时间精度会更粗。
结合上述关于时间轮的原理,再去看上述代码,就显得容易看懂了。
Step3:就是处理第一级时间轮无法满足过期时间,则放入到第二级时间轮中。
1.2.2.2 驱动时间轮
基于时间轮算法,除了数据按找时间轮到方向、触发时间存储在合适的刻度量,还需要驱动时间轮指针。Kafka中的驱动时间轮入口为: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上述代码看起来比较简单,就不一一介绍,为了方便大家读懂上面的代码,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下kafka采用时间轮的实际存储数据结构,即能很容易理解上述代码:
其核心特点:环形队列就是一个数组,每一个元素在Kafka中对应一个桶,每一个桶存储一个TimerTaskList(链表),每次指针指向的TimerTaskList,将该链表中的元素代表的任务全部执行。
2、图解Kafka心跳架构设计
读起源码来说或许比较枯燥,接下来给出Kafka心跳处理的图解,重点是阐述Kafka时间轮算法的核心数据结构。
— 本文结束 —
关注我,回复 「加群」 加入各种主题讨论群。
对「服务端思维」有期待,请在文末点个在看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