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博导引网友热议,越来越卷的时代,你焦虑了吗?
大数据文摘授权转载自AI科技评论
作者:杏花
编辑:青暮
这两天,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95后”博导冯磊刷屏了,此事件还登上微博和知乎热搜榜。
根据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公开资料,出生于1995年4月的冯磊,博士毕业(直博并提前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目前为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弘深青年学者引进人才、博导,兼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进智能研究中心客座科学家。
相关链接:冯磊-计算机学院主页:
http://www.cs.cqu.edu.cn/info/1325/5242.htm
据悉,冯磊自2021年1月起加入计算机学院,入职时年龄仅25岁零9个月,这是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前年龄最小的引进人才,也是学院有史以来首次直接给应届博士毕业生正高/博导岗位。
最年轻的985博导,凭什么?
我们知道,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那么,冯磊到底何德何能,竟刷新了国内985高校博导的最低入职年龄?
公开资料显示,冯磊近三年来,已在ICML、NeurIPS、KDD、CVPR、AAAI、IJCAI等国际顶级(CCF A类)会议与中科院一区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在弱监督学习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在学术服务方面,冯磊担任IJCAI 2021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ICML 2021专家审稿人,以及其他国际顶级(CCF A类)会议(包括NeurIPS、KDD、CVPR、ICCV、AAAI)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审稿人,并受邀担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包括JMLR、IEEE TPAMI、IEEE TIP、IEEE TNNLS、MLJ)审稿人。
根据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官方网站7月发布的文章《计算机学院“95后”弘深青年学者冯磊再创新纪录》,冯磊撰写的论文《Pointwise Binary Classification with Pairwise Confidence Comparisons》在第38届国际机器学习会议(The 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CCF A类)上发表。
计算机学院“95后”弘深青年学者冯磊再创新纪录-计算机学院主页:
http://www.cs.cqu.edu.cn/info/1270/5570.htm
该学院表示,这是机器学习领域公认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这也是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均为冯磊。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你站哪一队?
针对重大“95后”博导事件,小编去知乎话题榜围观了一圈,大致浏览了底下的评论,发现网友的意见主要有如下几类: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291768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04967617378029568&utm_content=group3_supplementQuestions&utm_campaign=shareopn
首先是乐观派的声音。比如,有网友认为“95后”博导冯磊这类人才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
持这一派意见的网友觉得就年龄来看,冯磊取得的成绩相当辉煌,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青年才俊。
此外,评论区还涌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客观评论,毕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比如,一些网友承认冯磊的优秀,但觉得他的事例只是学术圈的普遍现象,实属媒体过度宣传。
不可否认,各路媒体以“95后”制造噱头,赚取了一大波流量。不料学术圈人士不仅写论文厉害,打假水平也很专业,经他们一提点,貌似年龄也不算啥?当然这是对优秀的人来说。
学术界专业人士的讨论,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对冯磊学术和应用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他的论文。
Lei Feng (冯磊)的自我介绍
https://lfeng-ntu.github.io/
Lei Feng (冯磊)发表的著作 Publications
除了上述两派主流看法,评论区还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部分网友认为大学不应该充斥太多投机。
这些网友觉得高校理应是踏踏实实搞学术的地方,不该把精力与时间用在刷数据钻营走捷径上。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花钱引进人才,对高校来说并不是长期利好的方式。
自古评论区出人才,高手向来在民间。屏幕前的你,又是怎么看待此事的呢?
“95后”博导刷屏,是在贩卖焦虑吗?
史上最年轻的985博导刷屏一事表明,“90后”目前已渐成为中国学术圈的生力军,而“95后”的青年学者也开始登上学术舞台。但是,冯磊这种“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人生履历对芸芸众生来说,其实不具备参考性。或许对某些杰出青年学者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正如上文提及的部分知乎网友的评论。
然而,普通百姓才是社会的主要组成人员,而且这类报道估计也是我们平民百姓茶余饭后刷的多。那么,看多了这类新闻,手机前的你,是否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平时做做实验搞研究,业余时间还发论文,而我,上班摸鱼刷抖音,下班各种葛优躺?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路过三十而立,跨过四十不惑,还是一直碌碌无为?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话: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 —— 生生不息的人类自身。
由此可见,不管是伟人还是凡人,都有各自的贡献,并且是不可替代的,平凡的我们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对于学术圈,媒体对“95”后博导的报道,也许能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奋发图强。同时也应该给科研人员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踏踏实实做研究,而不是一味扣上“学神”、“天才”之类的帽子,正如专业人士所说,事件本身在学术圈比较普遍。我想,那些专家学者也不希望外界过多打扰吧。
其次,小编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计划,在这个内卷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媒体更应起带头作用,发布报道时不应该过多渲染。而我们普罗大众,对大神理应仰望,同时也要脚踏实地。这个话题底下点赞数最高的评论就深得小编我心,想必也是深得大众的心。部分内容如下:
由于原答案篇幅太长,故不便全部截图,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前往参观。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步骤,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祝有爱者有爱,无爱者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