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高校专业课,为什么与实际工作相差这么远?

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共 242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4-11


在2024年,在创业之外我也在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在成都的一些高校里面授课给同学们解产品经理的知识。

在给同学们上课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一个普遍想象,让我引发思考

为什么在高校,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差这么远?

我担任了8年的产品总监,在重新回到高校担任老师,我发现即使那些与实际职位非常对口的专业,都与实际相差甚远。

比如专业是新媒体运营、设计、开发对口的同学,其实在工作后来看,他们的工作就是和专业一一对应的。

可是,这些专业的同学,在学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完成的作业与考核,几乎没有办法直接投入到企业使用,即使是非常小的创业公司,也很难用上。

毕竟这些同学在开发、设计、运营能力上,离交付用户还非常远。

最要命的是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个差距,同时高校的老师也难以度量,不知道教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点,与外界实际生产所需要的技能,只知道有差距,但不知道具体有多少,更无法谈起如何去弥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分享下自己的观点

1.实际工作与上课是两回事

在高校里,学生除了学习专业课,是以课程成绩为目标,而成绩组成由平时作业、课堂互动、期末考试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期末考试至少要占考试成绩一半以上,考试的内容除了概念题目,大部分不是工作技能为导向的考试,而是以围绕课程设计依据的教材知识点。

对于教材的学习,当然与将知识点应用在工作实际产出,是天差地别的。比如我们学习大数据挖掘与爬虫这门专业课,受限于没有实际的项目、以及工作里的上下游职业、部门,同学们只能通过老师的coding与案例感受到其中的知识点应用场景,并不知道可以用来做什么价值的产出。

也就是如何赚钱、商业化(解决问题)

还有新媒体运营专业,老师除了会要求学生开通一个公众号之外,到底文章如何排版、公众号如何引流实操,同学们是不知道的。而希望于同学们自己下来自学,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

再加上一个学期有几门专业课,一个学生能够完成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拿一个好的成绩,就足够把大学用来学习的时间花完了。

这也就造成了专业课程就是走马观花,实操就完全谈不上了。

2.学校的自我目标与工作目标不是同一个目标

在高校里,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如今的内卷造成本科同学们集中的以考研为目标,只有非常少部分的同学选择不考研,直接找工作。

因此,在专业课程上,一切以“毕业就好”为目标,平时上课只要不缺勤、上课作业按时提交,就是学生自己的最高要求。

可救是这样的目标,造成了前面的走马观花,毕竟出来工作后,工作以跳槽、涨薪、以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目标,这和高校的状态完全不同。

所以,要不要投入时间把技能练习到精通,关乎自己的人生的价值。

两者的驱动是底层不一样,加上可能部分专业在入学之后才发现不感兴趣,也就更加不愿意花时间投入学习了。

3.高校的老师,一毕业就在做老师,没有“赚过钱”

说赚钱,并不可耻,甚至我认为是一个人活在社会上,承担家庭的最最最基础责任。

可是有一些高校的老师,他们真的就是:“老师”,他们就是只上课,上完课就算自己的任务结束了。而到底同学们学习的课程内容在工作中是否有价值、是否能拿到高薪,其实老师自己是不知道的

因为他们可能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大学老师,并没有在企业里上过班。商业化逻辑,也就是如何赚钱这个事情,他们并不知道。

相比于在企业里摸爬滚打的产品经理、开发、运营,高校老师出来单独创业更难,他们不清楚到底用户需要什么、如何了解市场、甚至是资本市场都不清楚,这也是在学校里很难学习到的。

而高校老师,最大的目标就是评职称,为了拿到更高的薪资待遇与社会资源,职称对于一个高校老师是重中之中。这也造成了一些院校老师去投递专利的时候,自己单位会在国家专利局显示“非正常”状态。

因为太多人为了评职称而去水一个专利,甚至是交钱让代理去替自己撰写。

而专利背后到底有没有商业化的产品,能不能产出价值,他们根本不关心,或者也是无能为力。毕竟我们都知道创业的成功率太低了,而想有研发专利就能够创办一家企业,自然是难上加难。

一家公司,要市场、销售、运营、技术等多个结合,而不是只是靠技术。

产品经理相比开发、设计专业课程,对于学生很难去学懂

因为我在学校里授课,会直接给同学们讲解产品经理的知识点,我发现这种以需求调研为基础,要求以商业化、技术、设计、运营等多个能力结合的工作职位,很难让学习到他的技能点。

最容易教学的还是只有画原型,而到底为什么要这个页面、按钮、功能,背后的业务部门是谁、功能流转逻辑是什么,很难让学生们知道,他们也很难理解。

毕竟真实的产品优化都是依靠用户反馈、部门实际运营后才能知道的。

不过,能够让学生们提前了解什么是商业、赚钱以及业务,系统产品的构成,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



▲ 点击上方卡片进入发消息回复“kevin”,可加我个人微信
关注kevin,了解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创业经验与案例


最近Kevin的原创


Kevin的产品设计电子刊

 

讲解了需求调研&用户研究、功能减法、组合、微创新、迭代框架的5个步骤。每周更新2-4节,是一套非常好用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电子刊新书:累计20万字,8个章节,一个简易设计方法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