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个业务性选手????
01
前几天我试用期转正答辩了,老板也给过了,给到我的评价大概是:业务型选手,接下来一两年很关键,如果能够在业务中深入挖掘,会是个好苗子,否则就比较平了。
这个评价其实我还是没想到的,或者说我之前根本没想过结果。
其实我从大学毕业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个技术型选手,之前在蘑菇街的时候我也是按照技术路线走的。在蘑菇街的时候工作不是很忙,所以也有时间去研究技术,也乐于分享然后才经常写文章,才做了公众号。
02
不过在我年初的时候,我对技术的追求稍微弱了一点,这是在蘑菇街的时候准备晋升答辩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我的前辈呀、主管呀、HR 呀,在我准备 PPT 的期间都不断的给我灌输,你做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业务价值?
在这期间,我的 PPT 找了好几位前辈包括自己的主管都 review 过,也给他们进行试讲,每次的给到我的建议都会有,要注重业务价值。
之后我的脑海里就深深的有了这么一个意识,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技术的价值源之于业务的价值,而不是技术本身的价值。
所以我在后面的工作中,会更注重业务价值,在做需求的时候不再去追求高大上的新技术,热技术,而是花更多的心思去问这个需求的背景,能解决什么问题,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利益。
03
没想到我把这个意识也带进了蚂蚁,在蚂蚁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我后面会写文章记录一下在蚂蚁有多忙,但是现在我只想说一点,反正忙到没时间去折腾新技术,注意是折腾不是学习,因为我在蚂蚁做的东西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新的技术,但是没有时间去专研,学习新技术是为了完成需求。
在答辩的前三天我还在跟我的老板说,业务太忙了,没时间写总结了,目前只写了一个总结的目录(可能就 50 个字左右);老板跟我说,在 9 月 2 号前一定要提交总结,不然系统会自动试用期不通过,在那时我快要崩溃了,项目这么急,哪有时间写总结呀,还要答辩。
真的是抽不出时间来写总结,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回家就想睡觉,根本没精力写。
在答辩的前一天晚上,大概 8 点多的时候,其他伙伴在工作的时候,我就抽了大概一个半小时的样子按照我之前的目录写完了,感觉写出来毫无亮点,看起来就是自己的血泪史。反正就当完成任务了,明天毕竟要答辩了,不可能啥都没有吧,然后写完继续改 bug。
那天我也回去得比较早,大概 12 点回去了。在这个点其实还是有点精力的,我就寻思着,我感觉自己写的总结很 low,没有亮点,给面试官留不下太多的印象。
04
回来之后我就思考怎么才能让面试官觉得我做的东西有价值呢?想了半天没想出来,但是突然想到一个点,我当时不知道这个点该不该讲,但是我很想讲,那就是我现在所做业务的大图。我们整个组都在做一个叫 xx 的项目(应该说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业务,是很多的项目),每个人都负责其中的一块,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就对这个项目很好奇,因为我完全不能理解 xx 这个项目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是用来干啥的。
甚至在我已经做了两个月的项目之后,我也仅仅只对我自己做的这块了解,对其他的人做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关联,但是我还是知道跟我肯定是有关联的,所以其实一直处于一种比较难受的地步,因为我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直到我在第三个月做了另外一部分的需求之后,我才慢慢的了解了这个 xx 项目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做成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哪些能力。
那几天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就在思考这些东西,真的是每天想,后面终于想清楚了每个人做的东西之间的关联,感觉很舒服。
我觉得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价值很大,虽然他是纯业务的,或者说根本都不是我一个人做的,但是这真的是我的收获,所以我觉得站在更高的视角去介绍我们组现在做的 xx 业务,我就画了整个业务架构图,包含了我们组每个人所做的业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
然后就去介绍整个 xx 业务的背景,能解决什么问题,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利益(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最后再去介绍我做的东西在整个大图的意义的时候就很容易了。
在答辩的时候我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讲这个,最后也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说我提供的视角让他学到了新东西,他之前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05
最后面试官给到我当面的评价也说到了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同学,喜欢去专研业务,还有其他的好的坏的评价,已经记不得了。
但是最后老板给我的试用期总评里直接说道我是一个业务型选手,这是我没想到的。但是我从他的评语中还得出,我在技术上的研究不够,如果后面我不深入业务的话,技术也没研究,那就真的很平了。
我后面多次思考了一下,我到底应该去做一个业务型选手还是技术型选手呢?我目前的答案是我应该去做业务型选手,因为我的理想是去创业的,感觉业务型选手更适合创业,如果以后想去做 CTO 啥的,还是选技术型选手比较好。
06
想一想你们自己是想做业务型选手还是技术型选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们的答案,最好能带上理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