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物联网企业的抱怨:“物联网专业已开设10年,但我们还是招不到人才......”

共 337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18 14:33

作者:赵小飞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从2011年起,部分高校开始了首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招生,至今已有10年时间。然而,彼时物联网产业规模尚小,生态体系还不完善,很多技术和市场方向都不清晰,高校如何设置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挑战和难度很大。笔者曾经接触过多个物联网专业毕业生以及大量物联网企业,双方反馈的差距很大,物联网专业毕业生仍需企业从头开始培养。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颁布了针对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标准,并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培训教育实施方案。


本次发布的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标准涵盖7个职业,物联网是其中之一。新标准的颁布,以及后续国家推动的相关人才政策,对于国内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的认定、培训、考核、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组合政策密集发布,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标准落地

国庆长假刚刚结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就连续发布了3个政策文件,文件中均包含物联网人才相关内容,推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标准落地。

 

首先发布的政策文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颁布的《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等7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包含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7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本次颁布的7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均为首次制定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颁布了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3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这10个职业均是2019年4月以来陆续发布的新职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的职业。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数字技术领域新职业不断涌现,市场对数字技术领域从业人员需求较大,但优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这一标准就为开展新职业从业人员培训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

 

第二个发布的政策文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出台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四大重点项目,其中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中明确提出“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组织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培训大纲和培训教程,实施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提升从业人员数字技术水平,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

 

第三个发布的政策文件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该办法是为落实“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提出的要求,在组织领导、职业培训和评价、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的遴选、政策保障、服务监督等方面均给出了明确方案。


物联网职业发展“有法可依”,扫除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障碍

目前人才市场上存在着结构失衡的格局,一方面,每年大量新就业人员涌入市场,求职竞争压力巨大,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想招到合适的人才难度非常大,供需严重不匹配,因此需要符合市场的人才认定标准和培训体系。网作为综合性的技术领域,涵盖多个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更加突出。本次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的发布以及后续政策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隔阂,加速扩大我国物联网人才队伍。

 

(1)更加符合物联网市场的标准,弥补学校教育到就业之间的差距

 

从2011年起,部分高校开始了首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招生,至今已有10年时间。然而,彼时物联网产业规模尚小,生态体系还不完善,很多技术和市场方向都不清晰,高校如何设置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挑战和难度很大。笔者曾经接触过多个物联网专业毕业生以及大量物联网企业,双方反馈的差距很大,物联网专业毕业生仍需企业从头开始培养。

 

虽然经过10年时间,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已有长足进步,但作为一个实践型学科,产学研结合仍需进一步加强。


本次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中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标准除了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参与外,大量物联网企业也是参编单位,如新大陆、汉威科技、昆仑海岸、科大讯飞、能科科技、航天物联网、阿里云、智恒科技、四创科技、中电合创、麦克泰软件等企业,涵盖了物联网传感器、芯片、平台、应用等各个领域,真实反映了企业对于相关物联网人才的需求。

 

当然,除了弥补高校教育到就业之间的差距外,其他希望从事物联网技术的人员,也可以根据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提升自身技能,成为合格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员。

 

(2)明确了职业技能等级,为企业和员工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由低到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且标准中对各等级从业人员的工作领域、工作内容、知识水平、专业要求等职业活动进行了规范细致描述。

 

其中,初级和中级分为三个职业方向,即物联网嵌入式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管理。


  • 物联网嵌入式开发方向的职业功能包括感知控制开发、物联网应用协议开发、物联网组网通信开发;

  • 物联网应用开发方向的职业功能包括物联网平台应用开发、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应用开发、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

  • 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管理方向的职业功能包括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系统部署、物联网系统运行与维护、物联网技术咨询与服务。

 

从整个标准内容中可以看出,职业等级描述中基本涵盖了企业实际从事的物联网业务主要技能需求。明确的等级划分,给企业对人才引进、招聘以及管理中有了评定依据,也给员工自身职业发展路径有一定参考作用。


另外,相关补贴政策也是依据这一标准严格执行,例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就明确指出: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培训机构目录、评价机构目录等信息纳入本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制定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3)物联网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针对物联网的培训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仍有很多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物联网职业培训。各个机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师资队伍等方面没有明确标准,有些机构还打着官方培训擦边球,颁发所谓的“权威”培训证书。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发布以及后续培训配套政策,将进一步规范物联网培训市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正是专门针对培训所颁发,明确提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培训大纲和培训教程,要求培训机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培训大纲明确的培训学时、内容和要求,规范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对完成规定学时和内容的学员进行结业考核,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实施办法》中,尤其对于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的遴选有严格标准和要求,必然使现有部分物联网培训机构退出市场。

 

人才是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因素之一,经过十多年发展,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规模化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本次人社部和多部委推出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后续配套政策正当其时,为我国物联网产业进一步加速注入更强的助推剂。


“2021 中国AIoT产业年会”重磅来袭!

12月9日 深圳机场凯悦酒店

往期精选

又三家!遭国安法调查,与滴滴

同为6月赴美上市公司……

史无前例?滴滴遭国安法调查,

新用户停止注册!官方回应……

上汽不接受华为自动驾驶,OPPO

曾冷嘲鸿蒙,为什么华为……

“吊打鸿蒙”or“黯然失色”?一款硬件

都没有的苹果开发者大会……

我在“别人家的学校”,看到了

智慧食堂的未来……

598亿总规划的济南泉芯也烂尾了,

“烂芯”操盘者曹山的回应能安人心吗?

浏览 2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