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数据系统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共 235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12-31 19:29


12月26日上午,“工业大数据系统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双清大厦4号楼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层会议室及腾讯会议线上同步召开。北京市科委机构金融处处长陈云波、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孙家广院士、副主任桂卫华院士、委员江碧涛院士、安筱鹏院长,余晓辉院长、靳其兵教授、孙彦广院长、何存富教授、李德芳书记、黄鹏总经理、郭朝晖研究员,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以及清华大学科研院朱亮、实验室主任王建民教授、副主任赵劲松教授、实验室骨干研究人员2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孙家广院士主持。

 
孙家广院士主持会议

陈云波处长代表北京市科委线上致辞时强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的精神,用好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做好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北京市科委研究提出围绕支持学科发展、支持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社会科研环境四个方向对实验室进行考核评价。清华大学承担的工业大数据系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工业大数据系统的安全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希望经过各位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云波处长线上致辞及线上线下会场

朱亮代表清华大学和科研院感谢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实验室建设的长期支持和帮助。祝贺孙院士领导的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发改委的优化整合,列入新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序列。工业大数据系统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清华大学的重点科研机构之一,在学校相关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给予了全力的支持,也希望委员们对实验室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王建民、邱彤汇报实验室建设情况

实验室主任王建民向与会专家汇报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包括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以及软件学院、化工系、能动系共同在工业数据系统软件方法、工业大数据系统软件新技术、石化行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能源动力行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四个方向上研究工作进展。邱彤教授重点汇报了石化行业大数据应用的难点和特点,包括对复杂化工过程及反映网络的表达和特征提取、结合机理和时序数据的计算分析过程与模型可解释性研究,以及流程案例库的建设和交叉研究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实验室研究骨干黄向东、宋韶旭、龙明盛、闻立杰、刘英博分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清华数为大数据软件栈系列系统与应用研究成果:物联网时序数据库IoTDB、时序数据分析函数库IoT-Library、交互式机器学习引擎AnyLearn、工业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Flok、大数据应用开发工具DWF及其在工业与民生领域的重点应用。

 
桂卫华院士、江碧涛院士发言

桂卫华院士在发言中肯定了实验室三年来在平台、工具、应用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成绩。他建议实验室未来继续围绕工业大数据领域的共性技术开展攻关,为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撑软件,搭建更先进的工业应用。

江碧涛院士在发言中表示,实验室为夯实国家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所需的数据化与智能化基础提供工具软件,未来更迫切的任务是与应用的深度结合,深耕领域应用开发和应用研究。

 
余晓晖、安筱鹏、孙彦广院长发言

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实验室与企业广泛合作,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与科研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未来在数字经济和数字转型方法论,数字技术与工业机理的融合方面拓展新赛道和新思路。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表示实验室围绕国家“四个面向”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定位明确。未来可以围绕“云原生”技术体系的发展和传播、工业大数据典型案例的建设、低代码平台在企业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持续创新思路,将实验室建设任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冶金自动化研究院院长孙彦广从领域的实际需求出发,指出了冶金工业设备监控数据分析的难点,以及实验室在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工作时,信息专家、领域专家与企业实践专家身份角色的转换和紧密协作的重要性。

  
李德芳书记、靳其兵教授、何存富教授发言

李德芳书记从中石化在化工大数据以及智能工厂应用的实践中着力解决的企业痛点和瓶颈问题出发,提出深化计算机与化工领域的技术、应用与人才融合,利用平台工具软件服务化工反应过程的智能预警等重点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靳其兵教授以化工企业中的数据管理实践为例,说明了现有大数据管理体系在大数据应用需求牵引下的演化过程,建议实验室坚持应用牵引的研究思路,持续重构迭代系统成果,并在企业深度推广。

北京工业大学何存富教授对实验室在服务冬奥、支持北京市主办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和牵头组织北京市工业互联网联盟等北京市重点工作方面做出的特殊努力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实验室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华电国际山东公司黄鹏总经理建议实验室扩大成果的宣传力度,通过刊物和沙龙活动等,扩大与企业用户接触交流,并提供更广泛的技术支撑。

宝钢中央研究院郭朝晖研究员希望实验室进一步总结应用实践反馈,为企业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知识,并通过工具软件固化下来。

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董事长介绍了公司在遥感、气象大数据领域的系统与应用成果,并表达了未来与实验室加强合作的愿望。

 

现场与会人员合影

左起:赵劲松、何存富、邱彤、孙彦广、刘璘、李德芳、闻立杰、余晓晖、黄向东、桂卫华、刘英博、孙家广、王建民、江碧涛、宋韶旭、安筱鹏、朱亮、王宇翔、裴忠一、靳其兵

 

浏览 9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