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开发者如何操纵用户的心情来提升APP排名

SegmentFault

共 2855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0-09-13


给一个iPhone应用评分只需要一秒钟。「你喜欢这款应用吗?」APP中会弹出一个提问,随后你将面对1到5的星级评价。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回应,但几乎很少人仔细思考他们所做的决定。


不过APP评分的背后,整个行业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代码行来打造这一刻。看似随意的提示,却可以被精心安排,只有在你最有可能留下五星评价的时候,它才会出现在你的屏幕上。


游戏应用会在取得胜利后才征集评价。银行应用会在发薪日的时候询问。赌博应用会在用户拿到完美的21点牌后提示用户。体育类应用只有在用户所在球队获胜时才会给出提示。


苹果十年来一直在严厉打击 「刷分机器人」,这些公司利用它们骗取五星分数,操纵App Store排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伎俩过于低劣,明显违反了苹果的规则。有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手法在不违反规则前提下就可以达到一个不错的效果,借助行为心理学来了解你的心情、情绪和行为,它们不是在黑系统,而是在黑你的大脑。




Fakespot是一个分析网络上评论真实性的服务公司,他的首席执行官Saoud Khalifah说「这种分析人类情绪的算法非常隐秘。」


「当用户兴奋时,身体会产生大量多巴胺,且更倾向于留下正面评价。算法就会把这群用户标记为目标用户, 并向他们推送评价的信息。」


与收集恰当评论的时间相反,开发者知道什么时候不要向用户发送评价通知:一个新闻应用不会征求阅读关于死亡和毁灭的故事的人的评论。一直弄错密码的人也不要问他。这些技巧有助于防止负面分数公开,提高整体平均水平。


帮助移动互联网企业进步的 Robots and Pencils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Sikorsky说:「我们称这一点为『潜伏价值感应』,当你认为你已经让某人进入到应用中的『黑暗角落时』,那绝对不是要求评论的好时机。」


咨询公司Mobiquity战略和分析副总裁布 Brian Levine 表示,这些策略一直刻意对公众隐瞒,但在开发者中却是公开的秘密,「如今在各大企业中,很难找到不这样做的企业」。即使是那些没有这样做的的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这是进入苹果APP Store的必要条件。所以现在的情况是,App Store的评级对客户来说变得毫无意义。




高分评价的「膨胀」的影响是深远的。数百万家公司使用移动应用来接触苹果的近10亿用户。去年App Store上的商业额增长到了5000多亿美元,比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多。


根据移动数据和分析提供商App Annie的数据,全球平均用户每天醒着的时间中有27%是在移动设备上度过的。


苹果目前面临着批评,《堡垒之夜》开发商 Epic Games 的诉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苹果通过App Store对应用收取30%的费用。但这只影响到 16%的收费应用,而高分评价的膨胀则会影响到APP Store的每一款应用。


应用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获得高分至关重要。声誉管理集团Apptentive称评分为 "移动应用世界的命脉"。它的研究表明,从两颗星跃升到三颗星可以增加306%的下载量,而从三颗星跃升到四颗星则可以提升92%。帮助企业进行App Store优化的Gummicube表示,五分之四的用户不信任评分低于4星的应用。


在评价「膨胀」的过程中,开发者获得更多的安装量,苹果获得更多的佣金 , 并且这种雪球效应会越滚越大,但问题是真相变得越来越模糊。




这种高分评价「膨胀」的导火索是苹果在2017年9月为提高消费者参与度而进行的更新。用户不再需要主动去App Store对一款应用进行评分,这个机制导致大部分应用的评价变低。


随着iOS 11的推出,苹果授予开发者提供 「应用内提示打分 」的能力。这些提示的优点是它们能引起更广泛的参与,也就是说有效的克服了 「回应者偏见」,给负面声音一个喇叭。针对更广泛的人群,是为了提高准确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参与度飙升。根据Apptentive的数据,平均应用从2017年的19000个评分增长到2019年超过10万个。相比之下,谷歌的Play Store(在此期间没有提供应用内评级)中的评级仅从3.3万攀升至4.3万。


但批评人士表示,苹果设计该系统的方式让开发者钻了多个漏洞,并引导消费者夸大其评分。通过允许开发者在自己选择的时间请求应用内提示,开发者可以通过技巧让触达的粉丝几乎为零,避免询问被认为有风险的用户,从而实现 「样本偏差」。


苹果要求开发者使用一个标准的界面,收集用户对产品的1-5星的评分。本为收集真实评分的举动却被开发者们引入 「框架偏见」。如果开发者用一个积极的说明提示用户,比如 「恭喜你打了一个高分!」。然后在之后立马征求他们的评价,那么获得五星评价的几率就会提高。


虽然苹果禁止开发者以 「你会如何评价这款应用?」的信息提示用户,在获得满意答案后,再去征求用户对应用评分。不过开发者仍然可以通过调整问题来引导消费者。视频会议应用可以问:『你的通话质量如何?」获得答案后再发放评分提示。




「他们所做的是在公开的评级中,将天平倾斜到有利于自己的位置,"贝恩公司的顾问、Net Promoter Score的共同创造者Rob Markey说,Net Promoter Score是一个帮助企业衡量、管理和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指标。「随着公司越来越擅长操纵分数,评级系统本身对消费者的作用越来越小。」


其他平台也遇到了评分虚高的问题。亚马逊正在调查其英国网站上最多产的「评论员」,此前《金融时报》的调查发现,有证据表明这些「评论员」们通过发布数千条五星评级获利。


苹果用户可以选择不接收应用内提示。此外,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去App Store写下负面评价,苹果不允许开发者屏蔽他们。不过它允许应用制造商重置他们的评分,而且由于应用内提示对让普通用户点5星非常有效,所以负面评分可以轻松被淹没。曾有一个应用有1090个一星评价,但在改变反馈机制后的几周内,该应用就收到了超过35000个评价,其中90%的人给了它5星。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设计出来的。」咨询公司Publicis Sapient的用户体验设计师Wendy Johansson说。


苹果一直试图阻止开发者推敲用户给予更高的评价,并威胁要禁止违反规则的开发者。在回答《金融时报》的提问时,苹果表示,它已经将违反其规则的应用从App Store中删除,并将开发者从其苹果开发者计划中删除。苹果官方表示:「我们的App Store审核指南明确指出,任何试图欺骗系统的开发者,例如通过操纵评级或其应用在搜索结果中的出现方式,他们的应用可能会被下架,并可能被从开发者计划中删除。」




- END -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