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如何从0到1搭建一套完整的邀请体系
最近对邀请好友做任务类的产品功能思考还是挺多的,有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写文章前,把网上的邀请好友类文章,刷了大半,有很多都挺不错:有深度、有案例、有数据、有实操建议,贴部分好文如下: 大部分文章都基本会落脚在:邀请功能的某个点或者整条线上,比较易读,也有冲击力。但我较少看到:体系化的文章(或许我没看到)。 今天笔者试着来写一写:如何从0到1搭建一套完整的邀请体系。笔者才疏学浅,仅是一个角度思考,欢迎一起探讨成长! 老规矩,文中邀请体系的流程图/框架图都整理表格,需要的关注公众号:大雄背起行囊 回复【邀请】即可获取。 在构建邀请体系时,笔者以如下3个问题反思它的价值: 1、这套方法论,是不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产品阶段都能使用。 2、这个邀请框架,从满足业务诉求上,是不是延展性强、复用性高? 3、这种组件化的设计理念,是不是可以快速适配80%以上的邀请需求? 如果,以上问题都有肯定的答案,那么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00 本文框架概览
1. 为何要做邀请功能? 2.系统化的邀请体系该如何设计? 2.1 搞懂宏观:邀请流程视图及底层架构 2.2 发力微观:做个有灵魂的产品 2.3 设计组件化:四两拨千斤的能力 3. 邀请能力升级:数据驱动产品迭代 01 为何要做邀请功能?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做之前,搞清楚为什么做,往往更为关键。 你可能会说:竞品做了一个邀请功能超级好,带来了很多增长,我们也做一个试试; 或者老板说:最近我们产品的用户增长遇到了瓶颈,需要用老带新的方式,提供新的增长点。都可以的,搞清楚目标及定位就ok。 笔者认为:邀请功能持续被大家推崇,有两个大原因 1、流量红利消失带来的焦虑感。付费型流量贵、质量不可控;私域流量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也未必玩得转; 2、邀请功能作为其中一个流量抓手,免费、可控、有背书,自带BMG式的出场让大家满怀期待。 当然,从大方向上的达成一致,并不意味着条件成熟。是否真的、需要立马采取行动?不妨用下面的三个问题check下。 1、当前产品所处的是什么阶段?种子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 2、当前产品遇到了什么问题?增长乏力、留存低、复购差 3、解决产品当前的问题只有邀请这一种? 如果你都想清楚了,那就开始行动吧! 02 系统化的邀请体系该如何设计?
邀请好友功能,一般说成MGM(member get member),会员拉会员,即为常说的老(M1)带新(M2)。根据开篇说的三个问题,体系化的邀请功能该如何思考及落地? 先附上整个规划框架 2.1 搞懂宏观:邀请流程视图及底层架构
邀请流程视图
MGM底层架构
2.2 发力微观:做个有灵魂的产品
2.3 设计组件化:四两拨千斤的能力
03 邀请能力升级:数据驱动产品迭代
1、方法论是否能迁移
2、框架是否高可用
3、设计组件能否支持80%以上的需求
送大家一句话:切勿夜里想千路,明日走老路,想清楚就行动吧!
最后也欢迎有问题的小伙伴加微信:yw5201a1 沟通交流。 此外我们的官方网站也上线了,每日分享高质量的文章、原型素材和行业报告,小伙伴可自行前往索取,支持搜索,需要的小伙伴可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直接查看,或者复制网址:www.dadaghp.com 打开。 更多干货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产品刘 想学习更多关于产品、职场、心理、认知等干货,可长按右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用户激励体系搭建指南 HR筛选简历的十大维度,个人简历中,这些点匹配很重要 B端产品经理训练营 面试中可以谎报薪资嘛?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干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