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开挂的陆奇,华人的传奇

共 18662字,需浏览 38分钟

 ·

2021-08-23 18:47

本文由作者 盐汽水 发布于社区

他虽不在江湖,而江湖却处处都有他的传说。

硅谷的华人圈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
“一进硅谷,心里发毛;二手旧车,东奔西跑;三十出头,白发不少;四室小屋,要价奇高;五彩荧幕,键盘敲敲;六神无主,终日辛劳;七夕牛郎,织女难找;八万家当,股票套牢;九点回家,只想睡觉;十万头款,房抢不到;百事无成,上网闲聊;千辛万苦,虚无飘渺;万般无奈,只得跳槽。”
和上述窘境相比,有一位传奇华人,IBM、雅虎、微软、百度、YC,这些全球知名公司都有他的踪迹,作为在全球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的最高级别的华人,他的每一次离职和任职都会成为中美互联网界的大新闻。

和那些疯狂出圈的互联网大佬相比,他算是一个比较“奇葩”的存在,很少接受采访,很少出现在公开会议场合,最近他被人们提起,是在他奇绩创坛的演讲现场,而且出镜极其低调。

即便如此,坊间总会流传着他各种各样的传闻。

他的前上级,前下属,前同僚…总会出现在各种关于他的文章里,用来佐证他的确是互联网技术圈一个“振臂高呼,四方云集”的管理者。

他就是百度前总裁,现任奇绩创坛创始人的陆奇博士。

从小家境并不好的陆奇,是如何一路打怪升级,实现开挂的人生?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陆奇多面的人生旅途。


01

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刻苦的求学经历

1961年,陆奇在上海出生,由于文革期间父母遭受迫害,出于保护他的目的,他被送到爷爷家里寄养。

爷爷住在江苏的一个小镇上,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家里没有水也没有电,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由于生活环境比较恶劣,陆奇有些营养不良,体格相对比较瘦弱,而且视力不佳。

陆奇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提到:“当时吃肉很难,可能只在过年时吃一次。老师像国王一样生活,每天都能吃上肉,而且百分百能吃饱饭。”

那时候,陆奇最向往的职业是当老师,只为能够吃饱饭。

陆奇稍长,他想要应征一份轮船制造厂的工作,但是瘦弱的陆奇因体力问题没通过考核。

1977年高考恢复,陆奇在1979年毕业于上海市市西中学。复读一年之后,1980年高考时因为视力不佳无法从事物理实验,陆奇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心仪的物理学专业,选择了复旦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希望将来能在无线电厂找到一份工作。

从小吃苦的陆奇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也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1980级计算机系的本科生每周都要上32节课,那时恰恰是80年代读书的狂热时期。

晚上10点半之前,复旦的第一、二、三教学楼和图书馆都对学生开放。下午的课结束后,打算晚自习的同学大多把书包或教科书留在课桌上占位,再奔向食堂,因为仅仅一顿晚饭过后,所有教室都将座无虚席。

陆奇总能在二教、三教或图书馆觅得一个位置,自习到熄灯之前才回到位于东区14号楼的寝室。

陆奇的室友方澄回忆起陆奇时说道:“他那时候瘦瘦小小、眼镜没有挂到鼻梁上。”但就是这个“眼镜老挂不准”的陆奇,却扛着个“全年级最大的书包”。

在辅导员张世永的记忆中,陆奇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不管什么课程都是前几名,好几次确实是第一。陆奇本科时 49 门课程的成绩,其中就有 33 个“优等”和 14 个“良好”。

在百度李彦宏编著的《智能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987年,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和陈景润一样瘦削、戴着大框眼镜的青年,每天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行走在校园里,精神抖擞,喜欢思考在外人看来很玄奥的问题,同学们都喊他“陈景润”。

毕业的时候,陆奇曾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一个“陆氏猜想”:HI=>C⊃HB(式中:H:Human I:Intellectualized C:Computer B:Brain)。意思是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人脑。



陆奇于复旦1984届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纪念册上的临别赠言

本科毕业时,陆奇成了班里考上研究生的八十人之一。

1984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研究生,1987年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被分配到复旦大学教书。

本科时,很多同学对陆奇有刻板印象,认为他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但回到宿舍,把书包一放,戴上耳机听起古典音乐,这才是陆奇回到寝室的标准模样。

当时的陆奇剃着个学生头,常穿一件浅灰色拉链夹克衫,带一副浅黄色玳瑁材质的赛璐璐眼镜。他曾把《约翰·克利斯朵夫》推荐给研究生时期的班长梁兼栋,也将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丢在床头。

除此之外,陆奇对于体育赛事也十分热衷。当时东区14号楼一楼公共活动室还摆着一台电视机,常常招来二十多个男生挤在房间里看体育比赛,住在四楼的陆奇也是这间房的常客。198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击败日本女排获得最终胜利,陆奇激动地疯狂呐喊。

1984届计算机科学系是复旦首个制作毕业纪念册的院系。纪念册第一页印着两台不同类型的电度表,一旁写着“本纪念册由跃进电表厂、华丽铜版纸厂赞助”。纪念册的广告赞助就是陆奇拉来的,据说他在广告装潢公司做设计员的父亲也出了力。

专精于技术不是陆奇唯一的标签,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为日后陆奇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经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陆奇谈起:“有人说时机就是一切,但是,机遇总是有,关键是你能在适当的时候跳上适当的船。”

1988年的某一周末,当时已经在复旦大学担任教员的陆奇因为风大雨大,无法回家看望父母,宿舍里的一位同学邀他参加没多少人去的,一场卡内基美隆大学大学艾德蒙·克拉克教授的研讨会。

会上陆奇提出几个问题让克拉克教授印象深刻,会后克拉克教授看过陆奇的论文后,要陆奇申请卡内基美隆大学进修博士学位。陆奇当时拿不出45美元的入学申请费,克拉克教授甚至承诺免去他的入学申请费,并提供博士生奖学金。

陆奇在江苏的农村长大,心中一直有一个留学梦,当时想要选择物理学专业,就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未来有机会可以到美国读博士,但是为了出国留学,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在大学期间他一直坚持背诵单词,苦练英语。

按照当时复旦的规定,留校教师必须任教三年后才能出国,但1988年时陆奇只有一年的留校经历。陆奇的导师钱家骅亲自与校长谢希德商量,“把陆奇放了,让他去吧!国内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到卡耐基·梅隆大学去。”

陆奇进入卡内基美隆大学学习的指导教授并非克拉克教授,而是尼可·赫伯曼教授 ,后来赫伯曼教授在1993年过世由沙特亚教授继续指导完成博士论文。

卡耐基梅隆没有必修课,不去上课也可以,但必须要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学习的科目有Program Language、程序开发、软件开发,平时会给一两本书看,一大堆文章,然后要写一些程序,做一些试验。

国外的成绩评定相对综合,日常表现、实验、作业和考试综合决定最后的成绩,考试占比并不大。并且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相对轻松,更多的都是需要学生自我管理。虽然中国学生托福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在国外的课堂上很多英文内容听不懂。

博士第一年对于陆奇来说很有挑战性,但是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陆奇很快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剩余时间会跟导师做科研。

1996年,陆奇获得卡内基美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Improving Data Consistency for Mobile File Access Using Isolation-Only Transactions'(谷歌翻译结果:使用仅隔离事务提高移动文件访问的数据一致性)。

此时的陆奇希望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系统通过技术帮助人类进步。


02

短暂的IBM经历与雅虎十年路

在硅谷,华人通常有两条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路径。一是靠多年打拼成为成功企业家,如创办网讯并将其以32亿美元出售给思科的朱敏。另一类,则是凭借技术实力进入科技公司努力工作,成为技术骨干并率领多国技术军团的工程师。

陆奇属于第二类,并被看作是“硅谷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典型代表”。

1996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的陆奇,曾向同就读过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师兄李开复请教未来的就业方向。当时李开复建议他选择美国西海岸硅谷的技术类和 IT 类公司,由于博士论文研究内容与IBM公司的研究计划有关,陆奇加入了 IBM 公司的 Almaden 研究实验室,而没有选择当时最想去的贝尔实验室。

在IBM艾曼登研究中心做了两年研究员的陆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跳槽到了雅虎。

1998年工作两年后有天陆奇陪一位想进入雅虎的同学吃饭,席间遇到一位雅虎技术主管,该主管听到陆奇当时正在开发线上购物的构想后,问他“是否可以在周一去趟雅虎公司?”

周一陆奇到雅虎办公室之后,聘书已经预备好放在桌上了。

1998年8月17日陆奇加入雅虎公司,从一个普通工程师开始干起。当时雅虎还是使用别人开发好的的搜索引擎,陆奇参与雅虎公司收购三家公司的评估计划,收购后雅虎推出了第一款自己的搜索引擎,此后陆奇就投入搜索广告技术的开发,并成功率领团队开发“巴拿马”平台,与Google广告平台抗衡。

2006年4月14日陆奇被任命为雅虎的资深副总裁,率领搜索引擎研发团队。接着又在2007年被提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在雅虎12000多人的团队中,他掌管人员多达2000多名,是许多硅谷华人工程师终身奋斗的目标。

1998年8月到2008年8月,从一名普通工程师至执行副总裁,采访中,其雅虎征程找不到任何意外情节,所有人都用“Workaholic”(工作狂)形容其成功密码:子夜入眠,凌晨4、5点起床,一天工作近20小时,有时也会在半夜给同事发电子邮件。

陆奇的同学赵文耘飞到硅谷与同学见面,吃完晚饭,陆奇就告诉大伙儿,他还要回公司干活去。在那几年里,他身任雅虎的绩效经理,正帮助雅虎融合收购三家公司,并推出首款搜索引擎。

时任LinkedIn CEO的杰夫维纳曾在雅虎与陆奇共事多年,他开始以为这种日程安排无法持久,后来不得不说:“陆奇的确是我所见过最有干劲的人。”

前雅虎工程师阿米特·库玛尔(Amit Kumar)也夸奖陆奇人缘好。

陆奇说:“我不觉得累,我热爱每天的工作。”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陆奇获有20项美国专利。

谷歌搜索工程副总尤迪曼伯尔曾先后在IBM及雅虎与陆奇共事,他对陆奇有崇高的敬意说:“他是我最好的竞争对手。”

另外,十分努力的陆奇时刻不忘技术。

当一群雅虎员工正热烈讨论股票上扬(硅谷人均股票持有率相当高)时,陆奇突然冲进来,高叫“Down了”。这还是陆奇刚进雅虎不久,忙着看股票的员工们诧异——股票明明在涨,为什么是“Down”?

陆奇说的是“机器”。

2007年2月,雅虎的搜索广告平台推出时,雅虎广告份额已难追Google。这也直接导致当年5月雅虎前技术总监Farzad Nazem的离职。没过多久,开始传出微软收购雅虎的传闻,双方陷入了漫长的谈判和拉锯,最终在2008年6月,微软收购雅虎并整合雅虎的搜索业务因为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反对而搁浅。

同年8月,陆奇离开雅虎,理由是“十年任期已满”。有人认为,这听起来像个说辞。在加州这样一个同业禁业协议都不允许签订的自由地:“可以更早走,也可以留下来。”

给陆奇特别举行的一场秘密告别会上,先于其离开的雅虎前中高层悉数回访叙旧,40岁的雅虎CEO杨致远当场洒泪。一位雅虎员工忆及此事,称皆因陆奇“技术很牛”、“为人很好”,且已难得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从雅虎离职后,陆奇曾经考虑过回中国创业或者回国做投资人。

在一次采访中陆奇提到:“我觉得中国的信息工业,虽然有一些很不错的公司,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但还没有一个华人自己创建的公司,是以强大的核心技术为首,在国际舞台上和一流的强国相比,仍能有非常强大的抗争地位的。现在我们逐步有希望的,像华为、联想等,但还是很少数,我主要的想法就是可不可以找到机会,创建一个华人自己开发的公司,是以技术实力为主的,将来在国际舞台上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这是一个想法。

另外,我觉得中国的整个国家、整个经济,要从劳动力为主、出口为主、制造密集为主,逐步转向以信息和智能为主。之后也可以建立一些比较重要的创新机制,比如说创投公司,它是一个蛮有作用的机制,虽然不是直接去开公司,但它可以用资本运作的操作方式,使新一拨的公司可以起来,主要就是这两方面的想法。”

陆奇在十几年前的想法和初衷,也终于在回国后实现。

很多人都认为陆奇后来加入微软是早有预谋,但实际上,当时还没有完全离开雅虎的陆奇曾拒绝同有意与自己见面的鲍尔默会谈,直到他最后离开雅虎双方才见面。

因为陆奇认为这种做法不恰当。


03

微软的“四大天王”之一

谷歌,雅虎,微软在搜索引擎大战中,微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为了弥补自己薄弱的一环,微软希望通过收购雅虎来扭转败局,但是收购失败未果,这也直接导致鲍尔默将Windows和在线业务分拆,原在线业务部门总裁凯文·约翰逊引咎辞职,鲍尔默被迫代理该部门长达6个月之久。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鲍尔默急需找到在线业务的负责人。

就在这个阶段,时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也是陆奇在卡内基美隆大学的校友沈向洋,将陆奇引荐给了鲍尔默。

此时的陆奇,已经离开雅虎。

在圣何塞,陆奇与鲍尔默的谈话持续了6个小时,最后,鲍尔默向陆发出工作邀请。
旧金山时间2008年12月4日下午,鲍尔默发布微软全员信,主题为“New Leader of Online Services Group”,宣布陆奇加入微软的消息。

全员信的中文版内容如下:
“搜索、广告和在线服务对于微软长期战略而言至关重要。为保证成功,我们需要合适的人才。今天,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陆奇将作为在线服务部门总裁加盟微软。他将负责搜索、在线广告平台、在线信息及通信等多个业务的运营。陆奇将在明年1月5日正式就职,并向我汇报工作。

陆奇是这个行业最值得尊敬的技术专家之一,他此前担任雅虎高级副总裁,负责雅虎所有的搜索与广告技术开发,在雅虎工作了10年。在加盟雅虎前,陆奇是IBM艾曼登研发中心的研究员。陆奇拥有卡内基美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获得20项专利。

陆奇集深厚的技术专业技能、杰出的领导能力以及广博的商业知识于一身,在我们这个行业中是很罕见的。没有任何人比他更适合领导我们的团队来改革搜索和在线广告业务。

在我对陆奇将加盟微软感到高兴的同时,我遗憾地告诉大家,负责广告客户和出版商解决方案的高级副总裁布莱恩·迈克安德鲁(BrianMcAndrews)已经决定离开微软。布莱恩是在微软2007年收购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时加入微软的。自那时起,他帮助微软建立了世界级的在线广告业务,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我对布莱恩为微软做出的重大贡献感到十分钦佩,并向他致以最良好的祝愿。

太平洋时间下周一下午4点,陆奇将和我一起参加员工沟通大会。我鼓励大家参加会议或观看视频直播,如有任何问题,请提前提出,我们将尽力给予回答。”

鲍尔默对于陆奇能够加入微软的喜悦不言而喻,他曾评价陆奇是集资深专业技术知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广泛的商业知识于一身,在业界是非常罕见的奇才。”

陆奇选择加盟微软,多少让业界人士感到有点意外。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卡拉·斯韦什尔此前表示,曾亲眼看见陆奇与社交网站Facebook投资商Greylock Capital合伙人戴维·斯泽共进晚餐。她由此推测,陆奇可能会加盟Facebook,并填补该公司CTO职位的空缺。

陆奇在接受《复旦青年》采访的时候也曾经表达过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微软。
“微软给我的机会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在全世界有很强大的平台,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和30多年的历史,有强大的销售团队和各种各样的产品,所以对我来讲,微软提供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舞台,使得我能跟世界上很多一流的科研人才、一流的产品开发人才、一流的市场开发人才来创新下一波的用户体验,使得地球上几乎每一个人都用我们微软产生出来的产品和技术来做更多的事情、了解更多的知识,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主要就是这个原因。我考虑了很久,经过多方面的比较,还是觉得微软能给我最大的机会、最大的舞台,来实现我人生的座右铭。”

当时,已经成功上市4年的谷歌的搜索业务仍在突飞猛进,占据了64%的市场份额,而微软当时Live Search的份额仅有8%。

陆奇的到来就是为了解决业务增长的困境。

走马上任后,陆奇立即敦促在线部门修改工作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打破微软既有的三年一轮的产品周期传统。

“我2009年加入微软时有些产品已经三个月更新一次,现在越来越快,每天都可以发布更新。”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陆奇加入不久后的5月底,微软推出Bing搜索替代原先的Live Serch;7月微软与雅虎达成十年的搜索合作协议,用Bing来支持完成雅虎搜索的绝大多数搜索请求;10月,Bing将Facebook和Twitter的实时更新纳入到自己的搜索结果中。

Bing还与苹果结盟,微软以稳健的基础架构和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为为Siri语音助手提供后台技术支持,帮助苹果用户解答数十亿计的搜索请求;他还与亚马逊达成协议,成为Kindle Fire系列平板的默认搜索工具。

在内部,陆奇还倡导在线服务部门与微软研究院的密切合作。

以往微软做产品时常会在PC端上实现新功能,然后再移植到移动端。在其倡导下,很多项目开始直接针对移动端,然后再回归PC。

为了提升Bing的搜索效率,他每天会让团队找五个搜索关键词,与谷歌等竞争对手进行同类比较,总结经验方法,如此坚持数年之久。

时至今日,陆仍会在技术会议上亲自修改代码,其细致程度令人心生敬畏。他甚至亲自网罗了一批娱乐和设备部出身的工程师,亲自带领管理团队做消费者调查,了解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

2009年9月底,陆奇回到中国, 他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及亚洲搜索技术中心预约了一天的会议。主题很明确:有哪些正在中国研发的技术可以被应用到微软全球的搜索引擎必应(bing.com)上去?

会议现场,他会将任何技术问题追究到底:产品的架构是怎么实现的?会有一些什么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因为这层出不穷的探究,原定一天的会议被延续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直到陆奇不得不前往机场。

在很大程度上,必应的落后与微软的搜索战略有关。

微软一直想先拿下美国本土市场,再拉动全球增长。以至于到现在,必应中国的团队里有85%的人是在为必应全球服务,约15%的人员负责亚太区的业务。

在陆奇的努力之下,Bing搜索的市场份额每个月都有攀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Bing的搜索份额从几年前的7%上升至18.6%,尽管与坐在头把交椅的谷歌搜索还有差距,但在搜索业务上,微软算是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也让业界感受到了血脉贲张的微软带来的压迫感。

“Bing提醒我们,搜索仍是个竞争性市场”。2009年10月22日,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评价说。

而前谷歌高层、现美国在线CEO蒂姆·阿姆斯特朗则更干脆地说:“我觉得他们做的不错⋯⋯对此我有点惊讶。”

与此同时,陆奇在微软内部的地位进一步上升,2013年7月,鲍尔默领导下的微软进行了公司史上最大的一次重组,原有的8大产品部门被合并为4个:操作系统(OSG),应用软件(ASG),服务器(C+E),和硬件(WDG)。

陆奇就是在这次重组中成为了微软“四大天王”之一,负责整个应用软件部门,掌管包括Office,Bing,Skype等一系列重要产品。其中Office一直以来都是微软最赚钱的部门,在微软内部的地位可谓不可撼动。


虽然微软依然是世界上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是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微软却全面掉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被苹果和谷歌甩在身后。微软董事会将矛头指向鲍尔默,董事会觉得鲍尔默行动太过迟缓,使得微软在移动业务中掉队。

鲍尔默宣布将于2013年8月辞职,在2014年2月份卸任,结束饱受争议的任期。

当时接替他的候选人有6个:COO凯文·特纳、硬件部门VP朱莉·拉尔森-格林、商务部门VP托尼·贝茨、软件服务部门VP陆奇、云计算企业业务部门VP纳德拉。

在这场长达五个月的上位的争夺中,陆奇的呼声很高,但印度人纳德拉最终胜出。

纳德拉此前为微软公司效力长达22年之久,曾担任微软云技术部门的主管,而微软公司目前的业务重点拓展方向就包括云技术市场,因此综合看来纳德拉出任微软新任首席执行官的结果并不出乎预料。

北京时间2014年2月4日晚,微软宣布纳德拉为下一任CEO。他的上任也伴随着微软未来战略和业务重心的调整,内部的架构重组和人员调整也从未停止。

在纳德拉“去鲍尔默”的过程中,很多鲍尔默时代的老臣都被清洗,但纳德拉曾经的领导陆奇依然被其为左膀右臂委以重任。他继续执掌应用与服务部门,领导着数千名的工程师,与Terry和Scott并驾齐驱,成为新的三大藩主。

上任后的纳德拉为了顺应移动浪潮,提出“移动为先、云为先”的转型方向,这也是微软在“设备+服务”战略上的延伸。

在微软的2016年Build开发者大会上,纳德拉在台上重点介绍了“对话即平台”的概念,被外界看作是微软的下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早些时候,陆奇就在公司内部写了一份人机交互平台(的备忘录,阐明了这一发展方向的重要性,获得了全公司的重视。并且在同行的飞机上,陆奇向纳德拉阐述了关于智能化的想法。

但一场意外,导致陆奇遗憾离开微软。

2016年9月,萨提亚·纳德拉发送的一封内部邮件称,陆奇因几个月前的一次自行车事故导致的健康原因而离开微软。

据了解,陆奇是在进行与自行车有关的技术测试时受伤的。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陆奇亲自上阵测试,在自己的身上贴了诸多传感器,却未能控制住车体平衡。

当时的内部邮件还称,陆奇在身体恢复后,仍将作为纳德拉和微软创始人比尔 盖茨的“私人顾问”,但他不会回到原先的职位。

陆奇的腿骨伤势在美国治疗的确实不太顺利,伤势已经持续了大概半年之久,他也时常往返台湾进行治疗,据说现在开两个小时的会都需要休息几十分钟。

除了健康原因,陆奇的离开也与16年3月微软收购Slack未果的事件也有一定关联。

16年3月,有消息称,微软计划以80亿美元收购提供办公沟通应用的初创公司Slack,当时推动这一收购计划的关键人士正是陆奇,然而该计划却遭到了比尔 盖茨和纳德拉反对,微软方面最终放弃了收购Slack的计划。

Slack专注于提供企业团队成员的沟通,并且拥有完备的语音和视频电话功能,当时的月活跃用户达到230万,年营收约为6400万美元,最新一轮估计约40亿美金,对微软的Skype形成直接威胁。

但是在比尔盖茨看来,与其收购Slack,倒不如将这些资金更好地用于打造颇具人气的Skype应用,以此进一步让给Skype增加全新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吸引企业用户。

就在陆奇因健康原因离职的消息传出的同时,微软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组织业务调整。Skype将交给新晋印度裔的执行副总裁Rajesh Jha负责,而人工智能,Bing,和Cortana则被划归到沈向洋的麾下。

同时这也宣告了微软新的四大工程事业部的成型:Office部门、Windows部门、云计算部门和AI部门。

有人认为陆奇是微软管理层斗争的牺牲品。

也有人以为“空降的高管”陆奇离开微软跟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有关。

纳德拉曾在自己的著作《刷新》中提及陆奇:
“ 我们聘请陆奇博士担任微软所有在线服务的负责人。这之后,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陆奇是雅虎的一位高管,也是整个硅谷极力招揽的人才。史蒂夫、现任微软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的负责人沈向洋,还有我,一起去湾区拜访他。我们和他谈了一个下午。在回来的航班上,史蒂夫对我说:‘我们得请他来,但如果你不想在他手下工作,那就成问题了。

初与陆奇会面之后,我就知道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微软也会受益。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支持聘请陆奇,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这会阻碍我自己的晋升。我知道,在在线业务部门为陆奇工作,我会从他身上学到东西,我的专业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可见纳德拉对于陆奇还是十分认可,陆奇也是纳德拉在任CEO前几年的得力干将。

陆奇曾在接受《晚点》采访时,提及当时离开微软,主要原因是腿受伤,另一个因素是想回中国。他很感激比尔盖茨一直挽留,盖茨说,“百度能给你什么,我都给你。”陆奇说,你不能给我“中国”。


04

百度的“顶尖的战略家兼执行者”

陆奇离开微软的消息瞬间刷爆华人科技界的朋友圈,关于他的下一站也出现了诸多传闻。

有媒体爆料他将加盟腾讯,负责人工智能以及地图等业务,而最有可能的职位是联席总裁。也有传言称陆奇很可能会在离开微软后加入Uber出任CTO职位。

但很快,一切尘埃落定。

2017年1月17日上午9点,百度公司通过内部邮件和公告宣布任命55 岁的陆奇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全权负责百度的产品、技术、销售及市场运营工作,向百度集团CEO李彦宏直接汇报。

李彦宏甚至决定让包括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技术体系和新兴业务群组总裁张亚勤、金融业务群负责人朱光、无人驾驶事业部的负责人王劲和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等各业务群组及负责人都直接向陆奇汇报工作。

他也成为了百度里仅次于李彦宏的二号人物。

笔者曾经参加奇绩创坛的线下活动,在活动演讲中,已经是奇绩创坛创始人的陆奇博士提到,他当时离开微软并最终选择回到国内发展,跟自动驾驶这个赛道有关。

当时百度在这方面投入很大,技术也比较领先,权衡之下最终他选择了百度。

在陆奇履新之后,微软中国官方微博发布动态感谢陆奇为微软公司的服务和奉献,并表达了祝福。


1月18日,身穿蓝白花色 T 恤的李彦宏和衬衫、牛仔裤打扮的陆奇先后走进百度大厦里名为“青玉案”会议室,这是刚刚入职百度的陆奇第一次在媒体亮相。

李彦宏和陆奇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硅谷相识,当时李彦宏在infoseek做搜索,陆在IBM做研究。

近几年,每年夏天李彦宏和陆奇等一帮朋友都会在美国找一家酒店封闭交流技术的趋势和产业的发展路径,李彦宏也从陆奇身上学到不少东西。2016年的时候,李彦宏曾在一个比较大规模的内部会议上讲到一个理念,“ Data is new resource code”,这句话其实就是陆奇说的。

陆奇上任后,立刻对百度内部的人事线、业务线和投资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7年2月8日,曾引发公众愤怒的百度医疗事业部被陆奇解散,但百度医疗大脑团队与产品被保留下来,这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载体;3月1日,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百度车联网业务合并组成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陆奇兼任总经理。

2 月6 日,前联想之星合伙人刘维任职百度副总裁,并出任百度风险投资公司CEO,全面负责百度风投各项工作。

十天后,百度宣布全资收购渡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吕骋携团队正式加盟百度,并出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总经理,协同度秘打造极致创新体验的产品,助力百度人工智能生态的搭建。

后来,百度外卖以五亿美金出售给饿了么,糯米影业以2亿美金出售给爱奇艺,金融业务也被分拆。

陆奇加盟百度后把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领域,几项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业界切实感受到百度战略调整的决心。

此后陆奇亮相上海车展,宣布了开放自动驾驶平台的Apollo计划的重磅消息;又为进入智能家庭领域的度秘DuerOS站台。

除了业务,陆奇从17年年底就开始在百度内部推行“新风会”,改善底层员工和高层的对话机制。

种种举动给了百度内部一针兴奋剂,也让当时深陷困境的百度有了一些转机。

百度内部,陆奇颇受员工好评,这源于他干实事的态度以及为人谦和没架子的性格。
百度无人车的一位员工曾在知乎举例提到

“我在内网发了个帖子,探讨公司搜索业务发展的一些方向性问题,在Qi的新风会提问区提问之后。被Qi看到了,竟拉了公司搜索和feed的几个负责的大佬,和我花了一个小时当面讨论我的帖子。我的文章被他每段都标出核心思想,并加上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开始大家讨论。”

在这位百度员工看来,如今的百度高层“只知道把事情汇报得好看,而不是想着如何做好事情”。这种短视的现象从管理层一级一级传递下来,就造成了“百度技术上有一大堆精兵,但却打不赢一场仗。”

陆奇上任百度时间段其实是百度的最低谷,根据百度2016年Q3财报,其营收为182.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为-0.71%,为历史上首次进入负增长;而就在陆奇加入百度十个月后,百度市值来到了最高点——2017年10月,百度股价突破260美元,市值超过900亿美元,为历史新高。

陆奇在百度的人工智能变革时期起到重要作用,他在百度内部敢于“挥刀”,组织架构调整与裁撤业务,打破官僚文化,同时清晰搭建了百度AI路线。

曾有互联网评论人士指出:“百度的声誉和股价的重新上升,陆奇贡献巨大。”

李彦宏也曾公开给了陆奇很高的评价:陆奇上上下下有口皆碑,大家都很喜欢他,他有非常强的技术能力,又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并且工作极其玩命。

可以说,在百度陷入迷茫与动荡的过去两年,陆奇用最短时间内为这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重新搭建了骨架,并取得了实质进展。

但是随着陆奇在百度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百度也经历了较大的人事变动。陆奇加入百度一年之后,百度高层经历了大面积换血。

包括百度贴吧事业部总经理胡玥、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旻、90后副总裁李靖、副总裁兼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首席科学家吴恩达、高级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副总裁陆复斌、副总裁邬学斌。除了曾良因收受利益被辞退外,其他人几乎异口同声,称因“个人发展原因”离开公司。

但外界普遍认为,本次百度出现的人员震荡与陆奇新政有关,更多体现了转型期百度的新一轮人事重组和利益洗牌。

“容易的事情做完了,战略和业务梳理清楚了,接下来到执行层面一定涉及人和钱。”

《财经》曾报道过,李彦宏直接管理执掌人事权和财权的两员大将,“人事权和财权都不在陆奇手里,他得去摆平各方利益”。近期系列高管出走也表明,陆奇推行改革在人事上出现一定反弹。

百度的文化经常饱受诟病,“派系林立”、“占山头”、“内部斗争”等。

17年四季度,陆奇着手整顿文化价值观,他在内部推行“新风会”,前三次的主题分别是——战略、文化和信息流,每月召开一次,一次一小时,从不超时。

在第二场会议上,陆奇提出,禁止员工对高管以“总”称呼,一律要直呼其名,从总监做起。

“陆奇的权力很大,业务部门可以不care HR和财务,但是要顾及老板和老板娘。难点是平衡,知道哪些事情需要跟Robin汇报,哪些跟Melissa(马东敏)商量,哪些自己决策。”前述从百度离职的总监级人士说。

虽然李彦宏给了陆奇充分的授权,但是在核心业务的重大决定上,陆奇不能直接拍板;在组织架构的重组上,如果触及既得利益以及文化根基,陆奇这种职业经理人的推行并不容易。

这好像也为陆奇的离开埋下了伏笔。

2018年5月18日下午,百度内部宣布任职480余天的陆奇自7月起不再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消息迅速传导至美股,百度当日股价大跌,市值蒸发近100亿美元。

多数百度员工深感惋惜,甚至担忧公司的未来。“感觉公司刚有点回光返照,又要不行了。”一位百度员工对媒体表示。甚至有网友在社交网站感言:“有没有像我一样的,不是百度人,但陆奇离职有点难受。仿佛不只是百度的损失,是中国互联网的损失。”

关于陆奇的文章下很多百度员工的留言,更有人直言,陆奇的离职是一场四万人的失恋。

大家对于陆奇的惋惜也足见陆奇对于百度的影响和重要性。

随着事件的发酵,百度的股价还在持续下跌,两天跌去了近900亿人民币。

5月21日下午2点,宣布离职后的陆奇首次现身,李彦宏携众高管参加本次百度内部交流会,会议由刚回归百度队伍不久的百度早期创业七剑客之一的崔姗姗主持。

会上,陆奇用“四个非常”,感谢了百度董事长兼CEO(Robin)李彦宏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Robin作为创始人、CEO, 把整个公司所有业务交给我一个人管,这真是非常不容易、非常难得的。我真的非常非常珍惜。”他同时也表示,在人工智能这个大时代大舞台,百度完全有机会有能力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陆奇在10分钟时间里也回应了为何离职、是否与其他高管有矛盾等大家关心的“三问”。
1、为什么离职?
陆奇:自己是因为个人和家庭的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

2、离职消息宣布后,很多百度同学怀疑百度高管内部有矛盾、有冲突把你挤走的。请你说明一下情况。
陆奇:这与百度其他高管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的优秀,在我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们的合作非常好。但同时,据多位与会人士透露,陆奇也坦诚在与其他高管通力合作的时候,也会有分歧,但分歧都在正常范围内。

3、如何看待Robin(李彦宏)?
我和Robin已经认识20多年了。我们是1997认识的,能作为这么长期的朋友,很难得了,但更珍贵的是能一起工作。我想借此机会由衷的感谢Robin,让我有机会在过去一年多来百度工作。

此外,陆奇称,当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机会,人工智能将彻底地改变世界,中国+人工智能将是全球最大的创新舞台,在这个大盘之下,百度完全有机会有能力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能有幸直接参与一年多时间,我将永远珍惜。”

陆奇表示,自己未来会继续在百度公司董事会担任副董事长,并担任李彦宏的个人顾问。“我将继续坚定地支持百度,支持Robin,实践我们共同的‘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使命和梦想。”

随后,陆奇向与会人员说明,自己因5点多的航班需提前离开,现身时长约10分钟,便匆匆离场。

崔珊珊在会议现场也指出:“对陆奇的到来十分欢迎,随后百度各项业务做得非常好,因此,我们是不可能主动放弃陆奇。”

接下来,会议进入第二个环节,李彦宏称陆奇发起的AI战略不会变。他表示,百度18年成长的“三阶段”历程,即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今天的AI时代。“今天在AI阶段,我们又拿了一手好牌,其实有非常大的概率能够打出来一个漂亮的结果。”他表示,移动互联网之后,“属于百度的时代又回来了”。

这场“稳定军心”的会议开完之后,外界对于陆奇出走的种种猜测却没有停止,各种流言蜚语漫天,各种猜测和内幕消息不断。

但对于陆奇来说,过去的终将会过去。


05

从YC中国到奇绩创坛,初心不变

陆奇宣布离开百度之后,国内外诸多科技巨头纷纷抛来橄榄枝,邀其去执掌牛耳。有人笑言:“一个人失业,整个中国都操碎了心!”

当时和陆奇传出绯闻的大公司有阿里,腾讯,小米,滴滴,今日头条等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还有传闻说陆奇会回到美国创业。

2018年6月29日,根据拼多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招股书显示,陆奇将受邀担任拼多多独立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

这则消息也让很多人以为陆奇加入拼多多任职,但在8月15日上午,全球知名创业投资及加速器Y Combinator(简称YC)宣布正式入华,并成立Y Combinator中国(简称YC中国)。作为在美国市场外展开业务的首个国家,中国是YC迈向全球化的第一步。更重磅的是,YC同时宣布由陆奇出任YC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全权负责YC在华业务发展,并担任YC全球研究院院长,领导YC全球研究院的前沿科学研究。

很多人对YC并不熟悉,实际上它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孵化器,在十几年过程中,已经孵化了1906个项目,创业者人群4109名,总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16家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87家估值超过1亿美元。

陆奇与YC创始人Paul Graham早年间就是雅虎的同事。2005年,Paul给陆奇写了一封邮件,大意是自己想创办一个专门教工程师如何成功创业的机构,这就是YC的前身,希望陆奇来做一些分享。

在随后的那次分享上,他认识了目前担任YC总裁的Sam Altman,当时Altman还不到20岁,但陆奇评价对他的第一印象时说,“有才华、思想的高度和胸怀”是“不同凡响”的。
“我和Paul 以及 Sam 的理念100%契合,“陆奇说,”就是技术驱动创新,让最广大的人群受益。”

有媒体采访陆奇,询问为何没有自立门户,而选择在YC这一大品牌下开启自己一段新的职业生涯时,陆奇说,一个简单的想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十多年的运营,让YC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和做法,陆奇将其称之为方法论。

在YC宣布陆奇担任YC中国创始人的一周后,陆奇来到硅谷YC总部所在地的山景城,参加YC每年最重要的活动—夏季路演,在两天时间里,134个入选YC的创业项目将迎来“大考”,他们将用最短的时间向投资者介绍自己,争取获得下一阶段发展的资金。

接下来他将往返于北京、西雅图和硅谷三地,长途旅行甚至会比过去担任微软、百度高管期间更为频繁。

打造由中国的人才组建(By China)、为中国的创业者和经济发展服务(For China)、以及成为中国社会的组成部分(Of China)的YC中国,是他的目标。

相较于在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几次工作经历,YC中国创始人的工作内容对于陆奇来说相对陌生,他还需要一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陆奇全程参与了YC2019年冬季的创业加速营——参与面试了一千多个项目,录取了其中的200个团队,YC经典的会面时间(Office Hour)、集体晚餐会、路演日,一一参与。作为“新人”,陆奇还获得了更多“特权”,随时跨组到其他导师的小组,近距离观察其他合伙人的做法。

借助YC美国的招募活动与加速营资源,YC中国也完成了第一期项目的招募与孵化。YC中国收到五十多份项目申请,最终选出了6个项目。这期间,YC在美国的合伙人也飞到北京,一起参与了项目的面试。

陆奇请来了复星全球合伙人王怀南,拼多多黄峥,给到项目更适合中国创业环境的培训。令陆奇满意的是,这6个项目在YC路演中取得了超过平均水平的成绩,而YC中国也收到了创业者的好评反馈。

YC中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将服务价值标准化、扩大化,同时陆奇也希望将YC中国做的更本土化,做符合中国市场规律的事情,更好地赋能创业者,而2019秋季创业营正式招生是YC中国迈出的第一步。

对于YC中国的团队,陆奇希望团队成员来自一线,有创业的经验或者做过很多产品的经验;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对创业和创业者充满执着的热情;有永无止境地努力进取精神。

很快陆奇找到了让他满意的新团队成员,YC中国创始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栾运明(前联想、美团高管)、YC中国初级合伙人曹勖文(师从吴恩达,创办的Echo Lockscreen被微软收购。)、YC中国投资经理董科含(逆旅环球体验,非营利机构“爱的代码”创始人),法务合伙人郭锐;财务负责人景鹏。

YC中国初具雏形,小考正式到来。

19年5月9日,YC中国正式宣布,为中国创业者和中国创新生态而建立的YC创业加速器本地化工作已基本就绪,YC中国官网、创业营中文招生通道已经上线。2019年YC中国秋季创业营即日开始招生。

此次创业营共收到超过1700份申请,最终入选22家,录取率仅有1.29%,涉及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中台管理、无人机、农业、水产、动漫、教育、母婴、旅游、健康等。入选企业中,超过80%是技术驱动型企业,9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000万元,创始人平均年龄为34.6岁,接近26%的创始人拥有博士学位。

经过为期几个月的创业辅导,11月17日下午,这22家企业站在了YC中国首场路演日的舞台上。

现场一千多平方米的会场中,挤满了投资人,又开了一个转播会场同样爆满。官方给出的统计数据是:有数百家投资机构的1000多名投资人到场。

这可能是中国投资人密度最高的一场活动了,这和陆奇的努力以及陆奇的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陆奇在路演结束后接受媒体群访时,进一步谈到了为什么会选择这些项目。

他说,在YC中国看项目,并不是看BP(商业计划书),而是看团队。具体的量化指标为,是不是由技术驱动,是不是有远大的抱负,有足够的动力把事情做好。这样最终选出来的赛道,才是对社会有价值的赛道。

本次路演的22家项目也在后续积极和资本接触,获得大额融资的消息也不断传出。

YC中国第一个路演日的大获成功给了陆奇很大信心,同时投资圈对于陆奇,对于陆奇投资项目的讨论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着,但不到一周后的变故也让很多人始料未及。

2019 年11 月21 日,陆奇宣布成立新品牌「奇绩创坛」(MiraclePlus),由他所带领的原 YC 中国团队独立运营,该基金的美元基金募资已基本完成,人民币基金还在进行。YC 美国则全面战略回归,聚焦硅谷,不再单独设立外海分支。

早在 2019 年 5 月初,YC就正式提出了撤出中国的想法,当时YC中国正在进行秋季营招生。

当时YC总裁变动,Sam Altman退任,Geoff Ralston升任。后者在对待扩张和中国市场都相对保守,而且Geoff的很多理念与价值观与YC中国团队并不一致。

陆奇在接受到这个信息之后,很快就行动起来,花了6个月的时间募集资金,并且把YC模式最核心的东西充分本土化。

对于YC的决定,陆奇并没有太多抱怨。在接受《晚点》采访时,陆奇说道:“YC现在的负责人针对这个大环境做了他认为是最理性、最好的判断。”

而选择在秋季营路演结束后宣布这个消息,是因为不希望在 22 家创业团队孵化的过程中出现干扰他们信心的事情,希望能把对他们的影响降到最小。

路的尽头,还是路,只要你愿意走,就会有方向。

陆奇依然马不停蹄,在为创业者赋能,辅导的路上一往无前。

2020年11月21-22日,YC中国更名为奇绩创坛首届路演日,总共录取了30家创业公司,其中87%都是超前沿技术驱动型企业,包括芯片、传感器、脑机、生物科技等。录取项目的创始人平均年龄33岁,最小的19岁,且其中73%都有研究生或以上学位。

2021年6月6日,奇绩创坛2021春季路演日现场,陆奇表示,有3494家创业公司申请2021春季创业营,比上届增长60%,其中有33家被录取,录取率仅0.94%,全部为技术驱动型企业。

奇绩出品,必是精品。投资人们对于企业孵化的项目青睐有加,奇迹也推动了投资圈内的评价体系,创业者会对投资机构打分,分数直接影响投资机构的口碑。

除了孵化企业,早在2020年,奇绩创坛就发起了创业者见面会,陆奇会奔赴北京、杭州。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与当地创业者分享自己的一些观察、对于创业、技术、未来科技的看法和见解,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人。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虽然陆奇的年龄早已不是少年,但是陆奇的初心和信念却丝毫未减。

他也一直在用行动践行 “在源头最大化地驱动创新” 的使命。


06

多面陆奇:忠诚、谦和、低调...

陆奇是个忠诚度特别高的人,《晚点》记者采访时曾问陆奇:“看着雅虎一步步走向衰落,为什么没有更早离开?”

他答道:“因为我答应杨致远做10年。当时雅虎进入了一个危机,杨致远找我说,中国有一个传统,朋友有难的时候朋友不应该离开。我说那我就不离开了。”

他在雅虎工作的最后一天,数据库出了点问题,于是他同其他工程师一道试图解决这个故障。陆奇是在午夜离开的,当时他的电子邮箱和局域网网络接入都被自动切断了。

除此之外,陆奇还是一个十分谦和的人,丝毫没有领导架子,这也让他广受好评。

新浪科技曾报道过陆奇在微软时期的一则轶闻:据一位前微软中国区公关部门女士回忆,多年前陆奇来中国出差时,由其负责安排具体行程和媒体采访;陆奇结束行程回到西雅图总部后,她本人意外收到了陆奇本人写来的感谢信——微软全球最高级别的高管亲自写信感谢微软中国区的一位普通公关,这让她迄今记忆犹新。

在奇绩创坛的一次线下活动中,被邀请上台的创业者根本讲不清楚自己要做的项目,即便台下观众都已经听不下去纷纷起哄的时候,他依然在耐心地理解创业者的表述,并尝试帮助其理清思路,解答问题。

但是对于自己辅导的创业者,在辅导过程中就会比较严苛,陆奇会深究每一个技术问题,每一个禁不住拷问的问题。奇绩创坛的校友也曾在奇绩线下的创业者见面会的现场大倒苦水。

当然,温文尔雅的陆奇也有被逼急的时候。

2017年中,在百度的一次总经理会上,陆奇用力地把本子摔在桌上。异常愤怒。

因为发生了一件他无法容忍的事——有人把陆奇在总经理会议上说的关于百度贴吧会否关停的讨论泄露给媒体,引发轩然大波。

一位在场人士回忆,陆奇面色严厉地说:“如果你们不能follow‘绿色围墙’的规则,我没办法信任你们,跟你们讲这些东西。”

对于很多事情,他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晚点》在采访陆奇的时候,提到过一个问题:比如问“回头来看,加入百度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吗?”,陆奇回答:“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想讲百度”。

记者追问“你可以谈微软,但是避免谈百度,为什么?”陆奇回答“是职业道德,我不想为它带来任何Distraction(干扰)”。

跟罗永浩在线下演讲不同,陆奇登台演讲时,台下没有瞬间爆发掌声和欢呼声,陆奇也并不在乎,没有自我介绍,没有太多开场白,单刀直入,直接进入今日的演讲主题。

即便是演讲结束之后,他也是一个人离开会场,没有前簇后拥,没有助理,没有人围观,只有他自己坐上网约车,悄悄离开。

你很难想象一个早就财富自由,且在科技圈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行事居然如此低调。

陆奇在离开百度的时候已经57岁,当时的他早已名利双收,完全可以就此退休,但依然还在折腾,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归根结底还是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

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部分参考内容列举:
斗士陆奇:一直向前 从未停歇 | 人物
陆奇:科技界最有权势的华人
他不在江湖,但江湖处处都有他
陆奇离场 李彦宏如何刷新百度 
复旦校友陆奇离任微软副总裁,他是第一个留学卡耐基梅隆的人 2016年9月
对话陆奇:做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不被人理解是必然的
《陆奇和YC中国的八个月》
晚点独家|YC撤回中国分支,陆奇成立新基金,全面本地化独立运营



↘好文推荐:

干货 | B端产品如何设计权限系统?

一篇看懂促销系统的底层逻辑

你不能准时下班的根本原因是……


点个“在看”吧
浏览 5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