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之下,你必须知道的8件事

Java技术迷

共 5529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4-06-16 17:21


K哥总结了8条职场真相,看看有没有一条能戳中你。



01

谈钱不丢人,要会给自己定价

职场谈钱,一点也不俗气;不谈钱,满口情怀道德,才是真正的耍流氓。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刚入社会的新鲜人,总是过不去这一关,总觉得谈钱没面子,伤感情。于是类似“薪资不是我最关心的,我更想多学点东西”、“相信咱们公司一定有完善的薪酬体系,我都愿意接受”一类的话,总容易从稚嫩的年轻人嘴里说出。

K哥想说的是,年轻人能这样回答、有这样的格局,很好;但这和你坦坦荡荡跟老板、HR明确谈钱,并不矛盾。而且好的领导,好的公司,都会和你开诚布公的谈钱。职场人的薪资,本质上是由这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决定的。而什么样的岗位、什么样的贡献,匹配什么样的对价,都是经过缜密精算的,也有市场行情价“指导”,有什么不好谈的?不仅要谈,有些情况下还要主动谈。

读者小Q在私信里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她本来是人事,但公司前台怀孕请长假后,老板就让她兼起了前台的工作。而且还告诉她公司效益不好,不想再招前台,准备让她长期“兼”下去。这让她又忙又累又委屈,甚至有了辞职的打算。K哥给她的建议是,如果手头上的工作还能应付得过来,就先不急着辞职,没有什么委屈是加工资解决不了的。可以先去找老板谈谈加薪的事,毕竟你现在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如果这样的要求都被拒绝,再考虑其他的事也不迟。

另外,只有谈钱的勇气还不够,还要客观清醒地了解,自己在老板心中值多少钱?也就是要知道该怎么给自己“定价”。以上面的小Q为例,她可以找老板谈“加钱”,但加多少更合适,她又有多少主动权?衡量自己在公司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做一次深度灵魂拷问:

我能为公司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价值有多大?(意义和价值)

这些事是不是只有我能干,或者只有我做得更好?(可替代)

像我这样的人还好找吗,如果找到成本会比我高吗?(稀缺性/性价比)

除了本职工作,我对公司还有哪些隐性价值(比如稳定团队,充当救火队员等)?(附加价值)

当这些问题有了答案,该不该找老板加钱,该加多少钱,用什么态度谈加钱,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数了。



02

你被利用了?巧了,大家都是!

不少人可能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这样抱怨“我算是看透了,我们就是老板的赚钱工具,利用我们为自己买豪车住豪宅”。K哥年轻的时候也这么想过,每次看领导换新车,总想着其中哪个轮子是从我身上“榨取”的。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慢慢明白,职场最正常、最稳定的关系,其实就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杜月笙曾有句名言:“不要担心被人利用,能被人利用,那说明你还有价值。”这话放在职场,同样合适。

《西游记》中,孙大圣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一路降妖捉怪,保着唐僧西天取经。算不算是唐僧“利用”了孙悟空?孙悟空在和妖魔斗法不利的时候,又常常以救师父的名义,求神仙帮忙过关,又算不算是孙悟空“利用”了唐僧。最终求取真经后,唐僧、悟空都成了佛,从结果上看,他们之间到底是谁“利用”了谁?

就像上面K哥所说,以前看到老板换新车,我会认为他的车有我的“贡献”。后来,还是在他手底下做事,我也赚钱买了车,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也“利用”了他,才有条件买上了车?也许“利用”这个词有点刺耳,如果换成“价值交换”也许会更容易接受一些,要是换成“互相成就”那就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了。

领导通过下属的努力表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声望;下属通过为领导尽心做事,获得向上晋升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正是职场中本就该存在交换和交易,根本无需加上某种情绪滤镜来看待,更不需要因此自怨自艾。相反,你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那些利用你且有价值的人,觉得你很好用、很喜欢用。相信K哥,总有一天,你也一定有机会利用到他,这就是互相受益的价值交换。

当然,K哥这里所说的都是正常、合理范围的“利用”,如果不属此类的利用,则另当别论,你可以拒绝,也可以参考上文,找老板“谈钱”。



03

公司是家,员工是兄弟?职场最尴尬骗局

从进入职场第一天起,打工人就要有一个基本觉悟:公司不是聚义厅,员工不是到梁山泊做兄弟的;而是来上班做事赚钱的。公司对员工要的,也只是理念认同、价值认同,而绝不是情感认同。

把员工当兄弟,最著名的代表就是京东的强哥。实话实话,强哥确实挺有义薄云天的范儿,整天把兄弟挂在嘴边,是不少快递小哥心中的好大哥。但前几年,京东商城开展组织改革,取消近18万名快递员的底薪制,快递员人均每月收入减少近2000元,公积金也从原来的12%降至7%。

这时候原来的兄弟们不干了,在网上大加讨伐,说好的公司就是家,强东是哥呢?对家人可不该这么刻薄啊…但在商言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强哥对某些政策加以调整,是非常正常的,但为啥出现了很多不理解,甚至道德绑架的声音?关键就是很多人,在东哥的一声声“兄弟”中入戏太深,给企业和老板搞起来了情感认同。

过分美好的预期,往往是让自己痛苦不堪的根源。拿掉想象中的滤镜,把职场看的现实一点,对所有打工人都没坏处。公司就是公司,不是家;员工就是员工、老板就是老板,从来不是什么家人。大家是来共事、搞钱、分蛋糕的,不是来博感情、套交情的。我们可以聊工作谈绩效,但大可不必称兄道弟,整天把感情挂嘴边。关系单纯一点,预期合理一点,不把今后好聚好散的路堵死,才是职场人该有的本分。



04

职场可以交朋友?还是聊聊情感投资吧

职场适不适合交朋友?先看美国的一份长期调查研究:在1985年,有一半的美国人,认为可以在职场上交到好朋友。但2004年这个比例只有不到30%。K哥不清楚这份调查有没最近几年的数据,如果有,我相信这个比例不会超过10%。K哥不是说职场完全不能交朋友,只是说职场中的诸多现实因素,对交友都不算太友好。

交朋友,首先要能建立信任,要敢于互相分享(自己的爱好、心事、情绪等)。但办公室同事之间,掺杂太多或明或暗,或现在就又有或将来会有的利益纠葛和相互竞争,这种土壤下,很难成活信任的种子。

K哥就曾见过两个非常要好的女同事,几乎每天同时进公司,同时下班,中午同时外出就餐,被视为公司最好的闺蜜二人组。在某次考勤考核中,这对好朋友,一位过关,另一位却被扣钱。那位被扣钱的女同事就觉得不公平,认为两人考勤情况差不多,为什么会有不同对待,后来不知咋的,这两位好闺蜜竟然大吵起来。当天晚上,其中一位竟把另一位当小三的隐私聊天记录,通过邮件发给了全部门。

其次,交朋友还要有充分的时间沉淀,让大家真正有条件做到“沉浸式”交往。但现在的现实情况,往往是“铁打的办公室,流水的打工人”,有些人刚和大家混个脸熟就又离开了,这种蜻蜓点水的关系,显然很难称之为朋友。当然,也不是说办公室里绝对交不到朋友,万一你运气好呢。

但,能成为同事,也是一种缘分。即使不能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彼此之间多少也有一定的认识,还是可以保持适当的接触,维护好大家的关系,互相留个联系方式之类。因为说不定这些同事将来会去哪里,会做什么职位,做些起码的关系维护和感情投资,万一哪天大家能互相帮衬一把呢。不要觉得这样是功利,恰恰相反,这更是一种善良,对己对人都是。



05

想要绝对公平?抱歉,职场欠奉

读者小M在给K哥的私信里抱怨,自己刚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本来对新东家的薪水、环境都比较满意,但在一次偶尔的饭后闲聊中得知,自己的工资竟然比另一位同岗同工的同事少2千块钱。这让他极其郁闷,做事也不上心了,看同事和领导也不顺眼了,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非常糟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亚当斯,有一个著名的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所关心的不只是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得到的报酬跟他人相比,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甚至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职场江湖水深,不管是绝对不公平的事,还是相对不公平的事,都很常遇到。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老板给的资源,要比给我的好?事情做的都没差,为什么领导对他满意,却对我不满意…

遇到这样的场景,K哥给的建议是,先要深入了解问题,多做反思,看看事情是不是真如你所见的那般“不公平”,有没有自己一叶障目,忽略或忽视的地方。如果有,就多做自我改进,争取被同等对待;如果没有,也无需过分抱怨懊恼,努力调整好心态,继续做好自己,人生本就如此,何况职场?实在熬不过,可以试着另寻明主,但一定要擦亮眼睛,尽量不要重蹈覆辙。



06

老板都很难搞?因为他们想“我都要”

《延禧攻略》中高贵妃有句经典台词:“皇上是既希望我们贤良淑德,又要美貌出众,又要俭朴持家,又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他这要的是女人还是神人哪”。套用一句常见的网梗,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都要”。这样的“成年人”,除了皇帝,还有老板。

并不是所有老板,都像世界500强老板一样,家里有矿。很多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的老板,除了名片拿出去好看,其实日子并一定好过,尤其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做公司更要精打细算,如履薄冰。有时候做些“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也不难理解。比如只给你5000块钱的预算,却想让你策划一场高端的活动;比如,你出差一星期回来,找他报销1000块差旅费,他还要东问西问…

面临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态度:第一,当成对自己的一种能力倒逼,既锻炼自己和领导沟通、谈判的能力,也可以让自己学会带着枷锁跳舞,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到极致,做得更有性价比。第二种态度,就是在判定自己无法忍受后,选择新的去向,这时候下家的档次和规模最好要比目前这家好些,不然除非你运气好,否则很容易遇到同款问题。不管选择哪种都可以理解,唯独不要什么都不肯做,就会出一张嘴抱怨,这才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07

跳槽不是坏事,频繁跳槽才是

没错,职场中非常看重忠诚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打工人必须要无原则地耗在一个地方。尤其是在这个地方已经对你的成长不能带来更多的帮助了,就更要敢于跳槽,敢于迎接新的挑战。跳槽不是坏事,频繁跳槽才是。所以不用担心你的简历,更要看重人生有意义的经历。

当然,跳槽不能是一时冲动之举,那样是不明智的,而是要从3个客观维度加以考虑:

1、对当前的工作还有没有动力和激情?如果天天上班如上坟,痛苦万分,那就别坚持了,万一哪天人抑郁了,得不偿失。

2、当前的工作还能不能让自己成长?如果已经沦为”1年工作经验x N年”的模式,一天天一年年,毫无生机的重复着,那就赶紧找机会换吧,不然你迟早会毁在那里。

3、在当前平台还有多大晋升空间,并想象晋升后的场景能不能让自己满意。不要悲观,也不要妄想,尽量让自己的评估实事求是,做出的选择才更有意义。

另外,跳槽的时机也有讲究,最好在30岁之前跳(1-2次为宜,不要太频繁),通过跳槽有了对比,有了不同的见识和体验,对你今天职场中的成熟和稳定,会有很大帮助。当过了30岁之后,最好要专注在一个平台、一个赛道,要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技能穿透,和职务岗位的向上突破。这样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更主动、更从容。



08

职场怎么才能更美好?让自己变强!

黄渤在某次采访中曾说,以前自己是无名小卒的时候,身边能看到各式各样耍心机的人,但现在(成名后),身边全是好人。一句话概括,当你强大了,美好会主动与你相遇。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职场。

但你自身不够强大,没有主动权和议价权的时候,先不要急着“遇见美好”,而是要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良好心态,遇到的挫折、不公的事;围绕的刻薄、心机的人,都是让你将来变得光芒万丈的磨刀石,都是你在职场中本该遇到的修行。然后抓紧一切机会,让自己变得强大、优秀,具有足够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那时候,你只管盛开,清风自会徐来。


作者| Mr.K   编辑| Emma


END

右下角,您点+在看


小编工资蹭蹭涨1毛


    

往期推荐

➤推荐干货:

百度Comate,大爆发!动嘴就能编程

iPhone严重问题:几年前删除的果照被恢复

Google 如果把 Go 团队给裁了会怎么样?

这才是程序员最好的简历

中国人有鸿蒙,凭什么要用美国的安卓?

docker 和传统虚拟机有什么区别?

不建议BeanUtils.copyProperties 拷贝数据

微软Windows这波操作,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浏览 344
1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1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